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新颖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要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在每一个主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的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励、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再从乐中引趣,从乐中悟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7、经过培训,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情分析。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如何密切地配合好,与老师对学生情况是否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一般来说上课的时候学生不会自己主动举起手来,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想学习什么,您教我们得了,那个同学,老师我想学习那个知识,您教给我们得了,一般来说是不会的,对吧,小学生还是习惯于老师这节课学习什么知识,我们大家就学习什么,是吧,这是很正常的。
那么我在这时候谈的知识需求,就是我们在进行知识教学当中,从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可能会有些什么样的需求,老师要有一定的预见,并且把这种预见纳入到我们的备课过程当中去,然后在课堂教育当中给予体现,我觉得也是对同学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的知识需求的一种满足。
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
我在上课时候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课属于思维反响过低的话,那么这节课您最好先别上,您好好再备备课。
关注认知误区,避免造成隐患。
关注解决问题的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育家说“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
这次的学习让我如沐春雨,使我明白了许多:学生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有动力的、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会学、会用的学习,总体来讲应该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管理能力,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爱为动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