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速率 第一课时
浓度
工业上合成氨采用高温高压条件
高炉炼铁时,矿石粉碎,且与
空气逆向进料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活动与探究 完成下列实验,分析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1 取两只大试管,各加入5 ml 12%的H2O2溶液(即双氧 水),将其中一支用水浴加热,观察并比较两只试管的变化 实验现象:水浴加热的试管有明显气泡放出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你学会了吗? 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开 始时N2浓度8mol/L,H2浓度20mol/L,5min后N2浓 度变为 6mol/L,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ν(N2) ν(H2) ν(NH3)
0.4 mol·(L·min)-1 1.2mol ·(L·min)-1 0.8mol·(L·min)-1
多的是___t1~__t2____时间段。
(局2)部原溶因液(该温反度应升是高放,热速反率应)。
加快,一段时间后浓度减少对速 率的影响占主导因素,速率减慢
盐酸消 耗完毕, 二氧化 碳的体 积不在
增多
(3)在t4后,为什么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不再增加?
结论: 其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的速率也越大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实验2 取两只大试管,各加入5 ml 4%的双氧水,用药匙向其中一 支试管内加入少量MnO2粉末,观察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加入MnO2的试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 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加入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
实验3 取两只大试管,各加入5 ml 4%、 5 ml 12%的双氧水,各 加入几滴0.2mol/LFeCl3溶液,观察气泡生成的快慢。
结论: 放入镁条的试管产生气泡快!
镁比锌活泼
物质本身的性质是影响速率的主要原因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主)
夏天将饭菜放入冰箱 温度
外因:外界条件(次)
用KClO3制备氧气时加入MnO2 催化剂 Na2CO3和NaHCO3鉴别时用相同
浓度的盐酸
表示反应速率必 须指明物质
V(B):指定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Δc(B):浓度的变化量 Δt :时间
3 、单位 : mol·(L·min) -1或mol ·(L·s) -1 或
注意
mol·L-1·min-1 或 mol·L-1·s-1
(1)必须是 “浓度” 的 “变化量”,取正值 (2)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定值,不能用此算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实验现象: 12%的H2O2溶液的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类似于增加浓度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实验4 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等质量的块状CaCO3和粉末,在 各加入5ml 0.5mol/L的HCl,观察现象
现象:装有粉末的试管产生气泡快
(3)一小块白磷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自燃。 温度
(4)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要使用催化剂
加快反应速率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2、为了研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一位同学通
过实验测定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
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绘制如图曲
线。请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在0~t1、t1~t2、t2~t3各相同 的时间段里,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____t1_~_t2____时间段,收集到气体最
授课人:元济高级中学——支伶娜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爆 炸
化 学
反
极快 应
较快 食物霉变
很慢 溶洞形成
较慢 铁桥生锈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2、表达式:
△c(B) v (B)= △t
注意:
三者 之比 与计 量系 数关
系
同一反应可以用不同的反应物或者生成物来表示反应速率, 其数值可能不同但是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观察与思考 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并比较两个反应放出氢气的快慢。 取两只试管,各加入5ml 0.5mol/LHCl,再剪取相同大 小的镁条和锌片,用砂纸打磨后,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问题解决
1、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氢气能在氧气中安静的燃烧,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为什么会发生爆炸?
混合程度,接触面积
(2)燃烧硫矿石(如黄铁矿)制备SO2气体时,要把矿石粉碎 成颗粒状,在沸腾炉内鼓入强大空气流,把矿粒吹得剧烈翻腾。
颗粒变小,增大结触面积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课堂小结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 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2、计算公式: v (B)=Δc(B)/Δt
3、单位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外因——温度、催化剂、浓度、固体的表面积、压强、 反应物的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