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地形特征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处于内蒙古高原向沿海平原过渡的阶梯分界地带,属于山地丘陵区。
朝阳市以低山、丘陵为主要地形特征,地势为北及北西、西南偏高,向东变低,形如一个向东开口的簸箕。
努鲁儿虎山脉呈北东南西向斜卧于建平县东部、凌源市西北部;大青山脉亦为北东南西走向,经北票市西北,穿过喀左县西北和凌源县中部,在凌源境内与努鲁儿虎山脉靠拢;松岭山脉亦以北东南西方向,经过朝阳县中部、喀左县南部后,入建昌县境与黑山山脉会拢。
群山相连呈环抱之势,形成以喀左县、朝阳县为主体的山间盆地。
本市东部的低山丘陵区,由于河流的冲积作用形成几个小型冲积平原。
这些小型平原和山间盆地地势较平坦,土层较厚,是朝阳市的主要耕作区。
在各山脉之间发育着4条河流,即大凌河、小凌河、青龙河、老哈河。
朝阳市北、西、南三面环山,如同一道天然屏障伫立在边界附近,对于抵御来自西北的冷风,部分改变本区的干冷气候起一定作用。
低处的盆地、平原、坡谷堆积着来自四周高处的坡、洪积物和开阔河床不断承受的新鲜冲积物,也都因为朝阳市四周高、中间低的特有地形而不致使风化剥蚀物等冲得太远,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
东部低山丘陵区,大部分为300~500米的自然地形,其间水系比较发育,且大多为中生代地层,岩性也较松软,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搬运,造成了一系列大小不等并与水系紧密相依的带状平原。
低山、丘陵、平原相间伴生,是朝阳市东部地形的一个发育特点。
朝阳境内山区地形,由于风化和冲刷作用,切割十分强烈,往往造成比高相差很大的“V”字型峡谷,地形较陡峻。
而低山丘陵区则多形成“U”字型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