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_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_适应分量表的编制
_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_适应分量表的编制
0.488
0.618
0.639
0.605
0.614
生活适应 0.576
4 讨论
本研究从理论分析出发,结合专家咨询意见, 参考有关成熟量表,并结合青少年的实际,从青少 年适应的内容方面进行问卷设计,因此所编制问卷 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对量表的信度分析表明了量表
在结构维度构建上的有效性;探索性因素分析表 明,量表结构合理,基本保证了量表的可靠性和稳 定性;效度检验也证实了量表的有效性。
收稿日期:2006- 5- 10 *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 03JZD0029 项目的资助。 作者简介:张大均,男,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zhangdj@swu.edu.cn。
81
82
心理与行为研究
第4卷
理适应能力,即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 围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行为积极地反 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平衡的心理能力。 [11]”樊 富珉指出, “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应该对环境 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 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 状态。 [12]”许峰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适应性 是 “个体为完成某种社会生活适应过程,形成相应 的心理—行为模式的能力。 [13]”这些解释主要从 适应发生的主客观条件、适应的功能和适应的机制 出发对适应性做出分析。它们揭示了适应性在个体 社会化过程中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揭示了适应性 的社会性和个体性双重属性,但没有对适应性本身 结构特征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致使在对适应性进 行定义或做出描述时,显得过于抽象,缺乏操作 性。同时对适应性的模糊界定也必然导致歧义丛 生。张大均等认为, “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 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协调的能 力。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个体 ‘适应—发 展—创造’行为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 中必要的心理因素之一。 [14]”卢春莉把大学生心 理适应能力划分为 5 个维度:人际关系、学业适 应、自我统合、社会适应和集体适应 [5]。综合以上 观点,本文认为,适应指个体对环境及身心变化引 起的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适应性是指个体对环 境及身心变化引起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中 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或品质。青少年的适应主要包 括: (1)生理适应,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 为反应状态; (2)情绪适应,由情绪变化引起的 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 (3)人际适应,由人际关 系变化引起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状态; (4)学习适 应,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 (5) 社会适应,由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状态; (6)生活适应,由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心 理和行为反应状态。根据此操作定义和对青少年适 应的理论建构,编制了青少年适应量表并考察了该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2.2 量表编制
制针对整个青少年时期的心理适应性的标准化量表。
2 青少年适应分量表的编制与施测
2.1 适应及适应性的界定 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
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和行为上的改变, 心理学上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 [7]。心理 学研究中关于适应的概念很多。由于心理学研究具 有从简单的感知觉、认知学习、行为习惯、人格到 社会性等研究对象的复杂的层次性,因此,心理学 领域对适应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也存在生理、心理和 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三种不同的层次 [8]。综合现有 观点,可以看出,适应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 (1) 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适应现 象伴随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没有环境的变化 就无所谓适应或不适应; (2)适应的目的是达到 或恢复主客体之间的平衡,因此,适应就是主体不 断建立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 (3)适应是在主体 自我意识作用下的自我调节过程,其中同化和顺应 是主要的自我调节方式。车文博认为适应性是指 “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社会文化经济因素 的变化中,其生存功能、发展和目标的实现相应地 变化的能力。 [9]”陈会昌等认为,适应性指 “个体 在这种使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适应环境要求时表 现出来的特征。 [10]”郑日昌认为: “适应性就是心
3 结果与分析
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所得的有效问卷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 (PC)
和正交极大方差旋转法 (varimax),根据陡阶图及 碎石图显示,保留 6 个因素较为适宜。对问卷进行 筛选,共剔除了 12 个条目,保留了 24 个条目构成 正式问卷,结果见表 1、表 2。
题项 A1 A67 A13 A37 A19 A43 A49 A79 A190 A180 A195 A185 A55 A139 A133 A127 A109 A175 A165 A170 A97 A91 A121 A103
表 3 适应分量表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因素
!系数
生理适应
0.601
情绪适应
0.526
人际适应
0.587学习适应源自0.722社会适应
0.513
生活适应
0.579
适应分量表
0.827
3.2.2 结构效度 本问卷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0.084 ̄0.418
之间,呈现中低程度相关。各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 的相关在 0.488 ̄0.639 之间,呈现出中等程度相关, 结果见表 4。说明本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
5 结论
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 (1)青少年适应包括:生理适应、情绪适应、 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等 6 种 成分,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该 6 因素共同解释着 青少年适应。 (2)所研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 以作为青少年心理适应性的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 徐韬园等. AAMD 适应行为量表在我国的应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 2000, 14 (3): 156 ̄160
维度,虽然吸纳了一个学习适应的条目,但主要 表达个体由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状态,所以,仍命名为生活适应。 3.2 适应分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3.2.1 信度分析
考虑到 2004 年数据测查后,对问卷条目作出 了一定的修改,因此,对重庆市某校初中二年级 3 个班 153 名同学进行测试,并对该次测量进行信度 估计,结果见表 3。该结果说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 信度。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4(2):81~84 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
张大均 江 琦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5)
摘 要 在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构建了青少年适应的基本结构,并编制了青少年适应量表。结果发 现:青少年适应包括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等 6 种成分,探索性因素 分析表明,该 6 因素共同解释着青少年适应。所编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青少年心理适应性的 测量工具。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分量表。 分类号 B848.9
因素
特征值
贡献率
累积贡献率%
生理适应
4.836
19.345
19.345
情绪适应
2.288
9.152
28.497
人际适应
1.385
5.541
34.039
学习适应
1.137
4.549
38.588
社会适应
1.037
4.148
42.736
生活适应
1.006
4.025
46.761
结合表 1 和表 2 可以发现,6 个因素解释了总 方差的 46.761%。条目的最高负荷为 0.795,最低 负荷为 0.381。因素一的条目主要来自生理适应维 度,虽然吸纳了一个情绪适应的条目,但主要表 达个体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 所以,仍命名为生理适应。因素二的条目主要来 自情绪适应维度,虽然吸纳了一个生活适应的条 目,但主要表达个体由情绪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 为反应状态,所以,仍命名为情绪适应。因素三 的条目主要来自人际适应维度,主要表达个体由 人际关系变化引起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状态,所以, 仍命名为人际适应。因素四的条目主要来自学习 适应维度,主要表达个体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 和行为反应状态,所以,仍命名为学习适应。因 素五的条目主要来自社会适应维度,虽然吸纳了 一个人际适应的条目,但主要表达个体由社会环 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所以,仍命 名为社会适应。因素六的条目主要来自生活适应
2 陈建绩, 陈会昌. 对中小学生的气质、心理适应性和意志品质的 测试与分析.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8, 3: 26 ̄30
3 韦小满.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12 (4): 23 ̄30
4 袁立新, 张厚粲. 初中学生学校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 北京师范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6, 32 (增刊) : 90
在参考国内相关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对青少年 适应性的调查研究,按照拟订的青少年适应结构及 其维度,编制出 36 个条目的青少年适应初试问卷。 问卷采用 4 点量表形式作答,从 “完全不符合”到 “完全符合”,依次记为 1 到 4 分。
2.3 实施测量 初试问卷于 2004 年 12 月在全国抽取了 2000 名
中小学生进行抽样实施测量,并进行因素分析,在此 基础上对所获得的问卷条目进行适当的修改,于 2005 年 9 月对重庆市一所中学初二年级 153 名学生 进行测量,以考察问卷的信效度。在抽样人群中,被 试的性别比例基本相当。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2.0 for Windows200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情绪适应 人际适应 学习适应 社会适应 生活适应 适应分量表
表 4 适应分量表各因素之间及各因素与总分的相关矩阵
生理适应
情绪适应
人际适应
学习适应
社会适应
0.172
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