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微信看腾讯的创新和进步

从微信看腾讯的创新和进步

从微信看腾讯的创新与进步
2011年1月21日,腾讯推出一款通过移动互联网发送语音短信、图片和文字,实现多人群聊的简单手机聊天软件——微信。

由于在腾讯QQ好友关系链之上又叠加了手机通讯录关系链,用户可以在广泛的社交关系链之中,以非常低廉的成本,互相发送形式丰富多样的信息。

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原有腾讯用户的欢迎。

在微信投入市场之前,国内外已经有多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语音聊天软件。

可是仅仅经历了一年时间,微信就远远超越了该领域的所有对手。

2013年1月15日,腾讯微信宣布用户已达3亿。

在功能体验、用户规模等方面,微信把众多的同类应用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虽然这种语音聊天软件并不是腾讯的首创,但是微信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成为最后的赢家,绝对不是靠着简单的抄袭就能做到的。

在微信的发展中,腾讯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在许多细节方面进行了创新,而这些微创新,正是微信取得成功的关键。

微信的第一个版本没有受到市场的太多关注,然而这个最早版本积攒下来的少数尝试性用户却给产品带来很多宝贵的建议和反馈。

微信团队根据这些用户提供的线索不断优化程序,持续改进包括收发信息速度、流量节省等产品细节内容,在基础语音功能上进行技术追赶。

微信 2.5 版本,在国内率先推出“查看附近的人”功能,QQ邮箱的漂流瓶功能也延伸至微信上。

微信借助这两个应用突破熟人沟通的边界,直接进入陌生人交友的应用区间。

把不认识的人圈到一起,成为微信用户增长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微信3.0版本率先采用摇一摇功能,借助动作的一致性匹配找到同时晃动手机的人,形成新的随机社交关系。

2011年底,推出的微信3.5版本采用了一个极具战略价值的功能——二维码,通过扫描或在其他平台上发布二维码名片,用户可以不断拓展微信好友。

摇一摇和二维码功能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微信实现绝杀竞争对手的微创新。

而且在3.5版本中,微信在中文版基础之上叠加了英文、法语、德文等12种外文的国际版。

除了语言,微信在用户体验上也跟随语种一并做出诸多微调,以适应当地市场的用户偏好。

凭借这些创新,微信在2012年一举拿下15个国际市场的社交类苹果商店应用下载第一位。

目前,微信的海外用户已经超过4000万。

微信4.0版本精妙地构建了一个允许用户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资讯内容基于个人的私密关系链实现小范围流转的模块,微信团队将此模块命名为“朋友圈”。

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发掘微信“朋友圈”里蕴藏着的创新,也看不到这是在QQ关系链上做社交网络服务的尝试。

当业界其他竞争者只是对其他产品的关键功能进行单纯的复制抄袭时,微信与竞争者的距离正在不断拉大。

其实,腾讯的创新和复制一直饱受大家争议。

曾有人说,腾讯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而如今看来,腾讯并不只是单纯的复制抄袭,它在许多细小的环节有着自己的创新,微信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一个证明。

也正是依靠这些创新,腾讯才能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

在未来的发展中,腾讯还应带头创新,走出“模仿者”的行列,创造出真正有自己独特概念的产品。

进而成为业内创新型企业的榜样,带动中国互联网的兴旺和良性发展。

希望腾讯能坚持创新、坚持开放,而不是被创新、被开放,我们不能走进被时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