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一上学期地理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读某品牌汽车说明书,我们能感觉到当今世界()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B.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C.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D.金融危机促进经济走向分裂2.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是()A.东亚B.南亚C.东南亚D.西亚3.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的三亚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势的影响4.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一般说来,黑人多分布在()A.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B.气候比较温和的温带地区C.寒冷的极地地区D.季风气候区5.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大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高原6.下列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图的上方总是表示北方B.等高线闭合的地区都是山地C.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平原D.等高线图上的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7.下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全球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B.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C.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8.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9.某大学学生于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搭乘中国科考船“雪龙号”远赴南极,登陆难言岛参与第5个南极考察站建设工作,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科考队从中山站到难言岛需要经过大西洋B.难言岛经纬度位置大约在(164°W,75°S)C.2018年2月7日,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在难言岛奠基,此时菏泽市昼短夜长D.图中箭头指示了正确的地球自转方向10.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大洲()A.B.C.D.11.下图是某平原及其近海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判断正确的是A.本地正处在冬季B.B点气温低于同纬度D点气温C.本地区位于北半球D.本地区位于南半球12.“二十四节气”是我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纽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的运动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形状D.地球的大小13.地图三要素是指:()A.图名、比例尺、注记B.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C.地图名称、比例尺、方向D.地图名称、方向、注记14.图是东南亚的高脚屋,其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高寒B.冷湿C.干旱D.湿热15.世界上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大陆分别是( )A.亚洲、非洲B.非洲、大洋洲C.非洲、南极洲D.南美洲、南极洲16.读世界两区域轮廓图及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气温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四季如春B.气温最低月为12月C.终年严寒D.夏季高温,冬季低温2、乙地降水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全年降水均匀B.降水集中在冬季C.降水集中在夏季D.年降水量稀少17.亚洲文明大会于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召开。
今天的亚洲,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在一起,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
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题。
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跨寒、温、热三带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③从发展水平看,全部是发展中国家④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均发源于亚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8.根据下面“气候资料图”,判断其气候特点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终年炎热多雨C.终年温和湿润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9.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的变动④海平面的升降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0.读六安市某日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约是A.15.7℃B.16.2℃C.14.6℃D.21℃2、图中数据哪一个可能是午后2时测得的数据?A.8.7℃B.13.2℃C.23.6℃D.17.4℃21.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①②两地降水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①②处于同一纬度,降水相同B.①地降水比②地多C.①地降水比②地少D.无法判断两地降水多少2、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A.纬度位置B.季节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位置22.2017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爆发,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危害。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阿贡火山爆发有关的板块是A.非洲板块B.欧亚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2、当火山爆发时,下列自救行为错误的是A.迅速跑出熔岩流的路线范围B.头戴坚硬的保护头盔C.近距离欣赏火山喷发的奇观D.用湿布护住嘴和鼻子23.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对上图反映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B.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C.亚洲缺少此气候类型D.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2、该图可能反映了下列哪个区域的气候特点()A.我国东部季风区B.英国某区域C.法国南部某区域D.美国东部某区域24.下图是微信启动画面,图中的地球照片是宇航员1972年12月7日在太空中拍摄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正对我们的大洲是(),拍摄时该大洲南部处于()季。
A.亚洲,冬B.北美洲,夏C.非洲,夏D.亚洲,秋2、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①云层越薄②云层越厚③可能是晴朗天气④可能是阴雨天气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5.读洛杉矶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气温变化特点可推测,洛杉矶位于()A.东半球B.西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2、洛杉矶所在的南加州地区发生森林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森林火灾发生的气象环境是()A.干燥、大风B.大风、阴雨C.温和、微风D.寒冷、干燥3、洛杉矶属于()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26.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小河汇流后的大致流向是()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2、图中,水电站到农机站的图上距离约为2cm,实地距离大约为()A.200km B.40kmC.60km D.80km27.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亚洲东临太平洋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D.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2、关于图中P点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地处中纬度地区C.有极昼、极夜现象D.经纬度是(23.5°S、60°E)3、日月东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A.日月自东向西绕地球转B.地球公转C.地球自转D.日月自西向东绕地球转28.小李以优异的成绩升入某中学,在入学通知书上,学校提供了两幅地图供参考,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两幅图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的内容比乙图详细B.甲图表示的范围小C.乙图中校门在教学楼的东北方向D.乙图的比例尺大2、家住医院附近的小李骑自行车去学校报到,他在公路上的行驶方向是()A.自东北向西南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西南向东北3、在比例尺为1:10000的乙图上,测量田径场的长度为4厘米,那么田径场在地面上的长度为()A.0.4千米B.4千米C.40千米D.400千米29.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冰洋变暖,北极航线日益显露出巨大的航运价值。
2017年7月中俄领导人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 )A.15°E, 23.5°N B.45°W, 23.5°SC.15°E, 23.5°S D.45°W, 23.5°N2、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B.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C.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30.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分别是A.非洲和欧洲B.亚洲和北美洲C.北美洲和拉丁美洲D.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二、综合题31.读图并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材料二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材料三欧洲的荷兰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多扩大.(1)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我国海底位于图中A 洋,荷兰濒临图中B 洋.(2)就大陆而言,甲地属于大陆;就板块而言,甲地属于板块;就大洲而言,甲地属于洲.(3)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或“陆地”);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或“陆地”).(4)材料一、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材料三说明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32.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的部和部,欧洲的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2)从图中看出人口的分布状况与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稠密区分布在_______纬度的_______地带。
(3)图中A、B、C、D四地均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请将这些地区与之人口稀疏的原因连线。
(4)图中B地以东至沿海地区的主要人种是,C地的主要人种是。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市某校初一学生利用暑假组织“探究祖国生态美”的实践活动.下图是同学们实地测量并绘制的该区域示意图和基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
(1)图示区域聚落类型是(乡村/城市)。
请说出判断的依据。
(一条即可)(2)根据图文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图示区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②甲地森林面积广,环境优美。
()③图示区域农田分布呈条带状,说明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带。
()④依图判断,该基地曾经是海洋,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3)甲、乙、丙、丁四地需要搬迁合并,你认为最佳位置是,请说明此位置的优势有哪些?(至少写出三条理由)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0中A、B、C三大建筑分别是________教、_________教、________教的建筑,人们习惯上把A、B、C三种建筑叫_________、________、寺庙(庙宇)。
(2)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流传最广泛的宗教是_______。
三大宗教都发源于______洲。
(3)A建筑物代表的宗教其教徒被称为____________,讲________语,主要分布于亚洲的________部和东南部、非洲的西部和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