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白河县城关小学德育工作纪实近年来,白河县城关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展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气氛日益浓厚。

几年来,我们经历了一个摸索与尝试、学习与借鉴、开拓与创新的过程,逐步形成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德育工作模式。

“以德立校”是学校的根本,基础教育要培育的是身心健康的、个性健全的高尚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白河县城关小学创造性的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导向、动力作用,总结经验,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创建德育特色上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学校德育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城关小学“文明,进取,诚实,活泼”的良好校风,“乐学,善思,探究,合作”的优良学风,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赞誉。

近年来,学校领导对学校德育工作高度重视,真正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校长书记亲自抓,学校形成了校长负责,党支部为核心,政教处为龙头,少先队辅导员、年级主任、班主任及品德与生活课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德育组织系统,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计划性、一贯性和实效性。

一、重视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创办德育特色学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关键。

我校非常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培养。

我们提出,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教师要高定位、创特色、献爱心。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学生只有看到优秀的品行在自己的老师身上活生生地体现出来,他们才会信服,才会效仿,才会激发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因此我们要求班主任,必须是受教育者的楷模,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知识基础,进而升华为具有感召力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做到五落实:德育计划落实,培训工作落实,学习制度落实,教育科研落实,总结考评落实。

在教育方法上要求教师要变一变过于严肃的面孔,改一改刻板的管理模式;多一些热情的表扬,少一些严厉的批评。

尽量以高尚的人格感化人,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近年来,一批思想过硬,业务素质强的优秀班主任不断涌现出来,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流砥柱。

我校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培训,提高班主任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学校始终把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和能力放在首位。

针对队伍的整体情况,学校每学年安排培训内容各有侧重,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分别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成功教育与教育改革”、“教育法律法规”等问题进行专题讲座;校长就“班主任工作艺术”、“家庭教育指导”做专题讲座;请校内外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班主任谈德育工作体会等,以更新班主任观念,提高班主任的理论认识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

学校订阅《德育报》、《班主任》等报刊杂志,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

2、实行例会制,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每月召开一次年级主任、班主任例会已成制度。

会上政教处要对上月的班主任工作做详细的总结分析,对班级量化成绩的排名进行通报,安排布置指导学校下个月的德育工作,并对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提示;会上广泛听取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大家学习一些报刊杂志上的有关德育工作的优秀文章,使大家借鉴。

每次例会校长、分管副校长都亲自参加,在教育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如何做学生思想工作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每次班主任会都能使班主任们受益匪浅。

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为了充分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发挥班主任的职能作用,强化班级教育和管理,提高育人质量,全面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完善班主任评价机制,学校对班主任实行量化考核评价管理。

对班主任的考核评价坚持“三性”的原则:①全面性:包括班级的日常管理:清洁区卫生、教室卫生、学生课间操、眼保健操、公物保管、常规检查;还包括班主任家访、主题班会、班主任培训、学期学生评价、班主任获奖等各个方面。

②及时性:对班级和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反馈,班级量化成绩实行每天一公布,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

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对成绩及时肯定,对经验及时总结,在每月的班主任例会上及时交流和推广。

③客观性:在实施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公正、客观、透明。

通过对班主任工作的量化考核,促进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考评,政教处及时发现、肯定、总结、交流、推广班主任工作的先进思想、经验和方法;通过考评,及时发现和纠正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误县,消除消极影响,指导培养班主任做好学生工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考评,为学校评选校、市级优秀班主任、文明班集体以及班主任津贴资金的发放提供详细的依据。

通过量化评价,充分调动了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涌现出一大批管理水平高、教育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有创新意识的优秀班主任。

二、抓好基础教育阵地,强化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我校在德育工作中遵循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依据,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和重点,狠抓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在建设优良校风方面突出了德育实效性。

1、依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白河县城关小学德育实施细则》和《班级文明公约》等一系列德育管理要求和规章制度。

2、强化入学教育。

每学年开学的第一个月,通过师生大会、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对全校学生特别是新生,进行遵守校规校纪的集中强化教育和爱校教育。

3、选准突破口,从小事入手,陶冶学生个体的道德情操,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通过培训,建立学生“文明监督岗”和行政领导值周制度,使全校学生从每天一进校门就受到良好的礼仪规范的熏陶和训练,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的习惯等。

4、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制度。

建立由优秀学生组成的国旗手,根据政教处的主题教育月的活动内容安排,少先队组织学生代表每周一进行国旗下讲话,充分发挥学校升旗台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作用。

5、建立健全检查监督评价体系。

按照《白河县城关小学一日常规检查评分细则》和《白河县城关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政教处在各职能部门以及大队部的共同参与下,坚持做到日检查周总结月评比,把各项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年级和班级,使各班能及时弥补不足,赶超先进。

三、活动支撑多管齐下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它需要通过日常具体的生活、学习、活动来体现。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寓教育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近年来,城关小学开展了特色德育工作。

组织开展“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等活动,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

(一)养成教育有实效长期以来,学校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制度,严明纪律,力争使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校思想教育的核心。

1、用制度来规范学生行为。

每学期开学要求各位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白河县城关小学学生一日常规》《三严禁、三落实》等各项规章制度,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安全等方面,使学生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同时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学校集中加强对全校学生进行校规校纪、“一日常规”等行为规范的要求。

同时发放行为习惯知识测试。

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2、用管理来引导学生行为。

常规工作要“严抓严管,常抓不懈”。

各班要抓紧、抓实学生一日常规,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政教处加强督促与检查,对学生卫生、仪容仪表、课间操、眼保健操等情况坚持每天检查评比并及时公布。

同时加大对校园不文明行为的检查力度,如在校园内乱扔垃圾、迟到旷课、吃蛋奶不文明行为、携带手机等各种不文明和违纪的行为,要“严要求,严管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监督并通报批评。

学校做好对违纪学生教育、监督和追踪工作,帮助他们改正不足之处,引导其成长。

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让学生受益一生。

3、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学生迈好小学第一步。

学校一直很重视一年级新生的入学教育,做好详细安排。

在一年级新生开学前,要进行为期两天的入学教育,学校就校情校史、校规校纪、学习方法介绍、队列训练、新生家长会等6个方面进行专题要求。

让学生对学校有进一步了解,明确校规校纪,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好“迈好小学生活第一步的准备”,提高新生适应能力,使同学们能尽快融入新的环境,增强集体归属感。

(二)做好感恩教育1、报答社会、报效祖国。

以建国周年为契机,组织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河县烈士陵园、白河县狮子山新县等参观学习,接受教育。

制作“师生笑脸图”,开办“书画展”,开展“中国梦”主题的手抄报展览活动,利用壁报、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节假日要求学生自觉参加“社县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这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2、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1)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全校各班开展以“学会感恩,让生活充满爱”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加强家长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以各种形式表达力对母亲的爱和感谢。

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有所提高,同时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关爱意识;倡导学生从我做起,从感谢身边的亲人做起,体会人间最为浓厚的情感。

(2)鼓励和动员学生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帮助父母干家务和父母多沟通与交流,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3、感激老师的谆谆教诲。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通过国旗下演讲,以及召开以“感谢师恩”为主题的班会,校园广播送祝福、制作教师节展板、开展“师恩难忘”演讲、献一束鲜花等活动,营造感恩老师的氛围,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法制安全教育时时抓学校始终把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贯穿在学校各项活动之中,常抓不懈。

1、法制教育。

多年来,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以法制教育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制素质,始终把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作为依法治校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校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的同时,先后通过国旗下讲话、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法制板报、“法律知识讲座”、“争做遵纪守法小公民”征文活动、“知心姐姐进校园”、“法制教育图片展”、普法校园广播等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让普法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中,营造浓厚的“学法用法守法”的宣传氛围,提高了全校师生对“五五”普法、“六五”普法、“依法治校”的认识,增强了普法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