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的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一、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过程广义的纺织服装业生产链1. 纺织品的生产天然纤维包括棉、亚麻、黄麻和其他有纤维质的植物纤维以及动物纤维(如羊毛)。
人工(合成)纤维包括尼龙、聚酯纤维和丙烯酸类纤维等。
合成纤维的生产一般需要更多资本和知识,因而此类企业数量不多,但规模大、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
2. 服装的生产一般来说,服装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对资本和知识的要求比较低。
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
服装生产可分为一般成衣、高级成衣、高级时装3. 服装的销售服装销售系统不仅包括各种形式的零售商,而且包括批发商和代理商等。
服装的零售形式大体可以分为商店零售、无商店零售和零售组织三种。
二、纺织服装业的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的网络组织,它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全球价值链包括采购商驱动(Buyer-driven)和生产商驱动(Producer-driven)的价值链。
二、纺织服装业的全球价值链Gary Gereffi (2003)认为服装产业是一种典型的买方驱动型生产网络。
在东亚早期出口贸易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比如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日本,70年代到9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以及90年代的中国,均在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贸易产业实现了较大的飞跃。
全球服装生产网络理论,将服装贸易的研究角扩大化,并且更深刻化。
它将服装贸易产业链条上,所有的参与者联系起来,并且确立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归纳出服装贸易是突出的买方驱动型的产业。
二、纺织服装业的全球价值链全球服装生产网络包含五个组成部分:原材料供应商(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纺织材料供应商(纱线和纺织纤维等)服装制造商贸易中间商建立的出口渠道营销零售网络。
二、纺织服装业的全球价值链●全球服装生产网络理论是基于一个重要的理论假设之上:产业的发展与其产业内的领导厂商密切相关。
●服装业的全球价值链有三种全球采购商:大零售商、品牌运营商和品牌制造商。
●大零售商,如沃尔玛(Wal-Mart)、西尔斯(Sears)等。
●品牌运营商(brand marketer)是指那些拥有著名品牌,但没有工厂的制造商。
品牌制造商(brand manufacturer)指那些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制造商。
品牌运营商耐克锐步耐克公司是世界头号运动鞋生产公司,创建于1964年。
每年销售价值20亿美元以上的篮球鞋、田径鞋、跑鞋等,产品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的俄勒冈,总部只是一些低矮的楼房,每栋楼房都以一名著名的运动员的名字命名,如大名鼎鼎的乔丹、约翰·迈肯罗,这些体育运动明星的广告效应对耐克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迈克尔·乔丹为耐克所作的电视广告在世界许多国家同时播放.而就生产而言,耐克公司总部并不“生产”运动鞋,只保留对产品设计和广告营销环节的控制权,而将价值链的其他环节分散到全球各个国家。
例如97% 以上的耐克运动鞋采取在第三世界国家合同承包、加工返销的形式进行,其中相当一部分在韩国和印尼生产,由耐克公司收购,再销往世界各地。
90年代,由于人力成本的上升,耐克公司关闭了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20多家工厂;在工资更为低廉的印尼、中国内地、泰国新设35家工厂。
一双印尼生产的耐克鞋的生产成本不超过10美元,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售价为73—135美元。
08年金融危机后,耐克公司把中国内地的工厂分批转移到了越南等成本更低的亚洲其他国家。
三、世界纺织服装业的生产分布1、生产中心的转移世界服装工业就业人数的分布2、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区域生产网络●亚洲纺织服装业生产网络亚洲服装生产是全球联系最明显的地区,亚洲国家与美国和欧洲的服装贸易比重高。
2、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区域生产网络●亚洲纺织服装业生产网络欧美采购商------ NIE制造商------中国内地、印尼、孟加拉、越南的工厂,产品直接运往欧美。
最终亚洲服装生产的空间组织形成了一个三角制造网络。
2、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区域生产网络●亚洲纺织服装业生产网络近十年来,欧美采购商跳过了中间环节,直接与低工资国家的制造商或工厂直接联系。
不过应该注意到这些工厂大多是亚洲四小龙对外直接投资所建立的子公司或附属工厂。
2、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区域生产网络●亚洲纺织服装业生产网络近十年来,亚洲区内的服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占其贸易总额的30%。
2、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区域生产网络●亚洲服装业的产业升级●例如佐丹奴,在内地和香港共有200多家专卖店,在韩国和东南亚有300多个零售店,成为一个品牌制造商。
2、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区域生产网络●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生产网络由于美国服装市场日益受亚洲国家影响,美国开始通过“采购商—零售商—供应商”这一复杂供应链进口。
一般来说,美国的时尚商店主要从欧洲和NIE国家采购,而折扣商店主要从低成本国家采购。
2、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区域生产网络90年代,中国是美国主要的服装供货国,现在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墨西哥目前是美国最主要的服装供货国,加勒比海国家的供应量也在增加。
美国采购服装的来源80年代为亚洲四小龙,90年代为中国内地及东南亚,而目前墨西哥及加勒比海国家增长迅速。
●传统的服装供应链是以大批量产品订货和厂商间不需要频繁联系为特征的。
●精益零售业以数量较少的频繁订单和与零售商不断的信息交流为特征。
通过快速反应系统可以把零售店实时的销售信息和最新订单传递给供应商,供应商则必须在短时间内及时为零售商补货。
精益零售业使不同地点甚至不同国家的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间的信息联系更通畅,同时为灵活组织生产和布局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条件。
在高级成衣的生产和销售方面,精益生产或精益零售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四、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的贸易格局●纺织服装贸易的三大消费市场是:●以欧盟为中心的欧洲●以美国、加拿大为中心的北美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四、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的贸易格局●纺织服装贸易的三大贸易圈是:●欧盟及周边国家(如土耳其、地中海沿岸国家、中东欧国家)和北美国家组成的欧洲贸易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组成的美洲贸易圈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及东南亚国家与日本、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组成的亚洲-欧盟-北美贸易圈我国服装贸易的形式,最初仅仅从事来料加工和简单装配。
发展至今,我国服装产业不断融入全球服装生产网络,扮演的角色主要为服装供应商,即为领导厂商的海外外包商。
面临的领导厂商主要来自于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
参与全球服装生产网络的形式,以OEM 为主,并结合少量的ODM和OBM。
幻灯片29近十年的服装统计可以明确体现出,中国服装出口的方向,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的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和英国)。
但是就单个国家而言,中国服装对美国的出口,,据了中国总出口额的最大比重,达到了 16.7%。
日本紧跟其次,出口份额为16.3%。
中国服装出口额占据世界的比例从2005年到2007年,集中在30%左右。
2008年到2010年占据世界的份额不断增长,于2010年达到38%,居于世界服装出口市场第一位。
2014年,2015年服装出口下降。
1973年12月由4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多种纤维协定》即The Multi-Fibre Arrangement (MFA),该协定旨在帮助发达国家暂时性地限制纺织品进口,或由发展中国家自动限制纺织品出口,为发达国家竞争力遭受到削弱的纺织业的结构性调整提供了一个契机和法律依据。
由于《多种纤维协定》过渡阶段的存在,对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和诸多欧洲国家的纺织品,实行贸易限额和歧视性关税。
WTO《纺织品和服装协定》规定,通过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过渡时间,逐步取消《多种纤维协定》下的贸易配额和限制。
五、高级时装与世界时装中心●1、高级时装的诞生和发展●“时装之父”的英国设计师沃斯(Worth)●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人们称之为“沃斯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成为高级时装发展重要转折期,之前为“贵族化高级时装”时期,之后为“平民化高级时装”时期。
2、世界时装中心巴黎米兰纽约巴黎是世界公认的全球时装的领导。
巴黎时装融历史、艺术和文化于一体,主题相当广泛。
米兰米兰的时装样式与巴黎完全不同,她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将高级时装平民化、成衣化。
纺织服装业是意大利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意大利纺织服装业主要分布于北部的伦巴第大区(主要在米兰等)、威尼托大区、托斯卡纳大区(主要在普拉托)、皮埃蒙特大区。
小企业是意大利纺织服装业的主力军。
产业区是意大利纺织服装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意大利纺织服装业就有人数的分布纽约纽约时装设计讲究实用,特点是大众化、平民化。
3、时装中心形成的条件●依托区域文化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汇集了众多世界级设计师●高水平的专业化服务业六、电子商务对一般成衣贸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