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8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技术与方法
8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技术与方法
Cp=技术要求/工序能力
PPT文档演模板
控制图是画有控制界限的一种图。它是用来区分质 量波动究竟是偶然原因引起的还是由于系统原因引 起的,可以提供系统原因存在的信息,从而判断生 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图。从这个意义上讲, 控制图是发现系统原因的“信号图”、“温度计”。
PPT文档演模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控制图的主要用途:
➢ ①分析质量形成过程的状态,看工序或质量形成过程 是否处于稳定。如不稳定,应找出其原因,采取措施, 控制4M1E,使工序或过程达到稳定。
这类因素有工人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操作规程有重大缺点, 工人过度疲劳,原材料规格不符,材质不对,机床振动过 大,刀具过度磨损或损坏,夹具严重松动,刀具的安装和 调整不当,定位基准改变,马达运转异常,润滑油牌号不 对,使用未经检定过的测量工具,测试错误,测量读值带 一种偏向等等。
一般来说,这类影响因素较少,容易识别,其大小和作用 方向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表现为一定的或周期性的或 倾向性的有规律的变化。
1. 费鹤良教授讲座材料 2. 肖诗唐,王毓芳,郝风主编,质量检验试验与统计技术,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 质量过程控制(图)
周纪芗,茆诗松,质量管理统计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
PPT文档演模板
质量控制图简介
现代质量管理强调以预防为主。要求在质量形成的整个生 产过程中,尽量少出或不出不合格品,这就需要研究两个 问题:
➢ ②预防不良品的产生等。
PPT文档演模板
质量波动及其原因分析
1.质量特性值的波动性
某个工人,用同一批原材料在同一台机器设备上所生产 出来的同一种零件,其质量特性值不会完全一样。这就是 我们常说的产品质量特性值有波动(或称分散、差异)的 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这个特点。
PPT文档演模板
8-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技 术与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0/29
6 - 质量管理中 的
统计技术与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6.4 质量管理的数理统计方法
1) 工序质量控制方法 2) 质量管制图(SPC)
PPT文档演模板
(数理)统计方法包括
➢ 参考资料 ➢ 试验(实验)设计 ➢ 方差分析 ➢ 回归分析 ➢ 假设检验 ➢ 抽样检验-见
➢ 对大多数日常产品来说,工序能力(p)达到6σ(即 ±3σ)则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了。
PPT文档演模板
3. 工序能力指数
➢ 工序能力是描述质量形成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 数。此外,还要引进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 品质量标准(规格、公差等)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 工序能力指数,一般记为Cp。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 的比值,即:
2.引起质量波动的4M1E
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 ①人(Man) : 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 ②机器(Machine): 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 ③材料(Material): 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 ④方法(Method): 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测
一般来说,这类影响因素很多,不易识别,其大小和作用 方向都不固定,也难以确定。它们对质量特性值波动的影 响较小,使质量特性值的波动呈现典型的分布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 (2)系统性原因
系统性原因在生产过程中少量存在的,并且对产品质量不 经常起作用的影响因素。
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这类因素,就必然使产品质量发生 显著的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工序质量控制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1. 工序质量
➢ 产品可分割的工序——产品质量特性(尺寸、强度等) ➢ 产品不可分割的工序——工艺质量特性(温度、浓度等) ➢ 属于制造质量的范畴 ➢ 优劣判断:符合性质量
PPT文档演模板
2. 工序能力
➢ 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下的 实际加工能力。工序能力又叫过程能力,在机械加工业 中又叫加工精度。
➢ 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特性值总是分散的,如果 工序能力越高,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越小;反之, 如果工序能力越低,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越大。
➢ 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加工过程造成的总分 散呢?一般都用6倍的标准偏差,即6σ来描述。
PPT文档演模板
➢ 当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时,在μ±3σ范围内产品占 了整个产品的99.73%,即基本包括了所有的产品。当 然,范围取得更大一些,比如取μ±4σ,可包括整个 产品的99.994%;取μ±5σ,可包括整个产品的99.999 4%;μ±6σ则控制的合格产品达99.999 97%即达到 3.4×10-6水平,以接近零缺陷的水平。
➢ 1. 如何使生产过程具有保证不出不合格品的能力; ➢ 2. 如何把这种保证不出不合格品的能力保持下去,一旦这种保
证质量的能力不能维持下去,应能尽早发现,及时得到情报, 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使这种保证质量的能力继续稳定下来, 保持下去,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前一个问题一般称为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能力分析,后一个 问题一般称为生产过程的控制。这两个问题都与控制图有 着密切的联系。
量方法等; ➢ ⑤环境(Enviromen): 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PPT文档演模板
3.偶然性原因和系统性原因
➢ (l)偶然性原因 :
偶然性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又可以说是正 常原因。如原材料性能、成分的微小差异,机床的轻微振 动,刀具承受压力的微小差异,切削用量、润滑油、冷却 液及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化,刀具的正常磨损,夹具的微小 松动,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工人操作中的微小变化,测 试手段的微小误差,检查员读值的微小差异等等。
PPT文档演模板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应地也能制造出更精密的零部件和产品。过去无法 控制和管理的偶然性因素,可以通过精密的机器设备 和测试手段来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产品高质量的要 求。另外也应该看到,这两类原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 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它们的区别是相对的。关键问 题是我们要加强对它们尤其是系统性原因的预测和控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