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83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介 本单元共有3篇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课文包括《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小蝌蚪找妈妈》向学生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以及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我是什么》让学生感受到水的变化,了解水的不同形态;《植物妈妈有办法》侧重于让学生探究植物的奥秘,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五个栏目组成。“快乐读书吧”让学生从童话故事里感受读书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情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清小学生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把握好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教师要认清小学生自主朗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另一方面要注意借助图画、视频和生活经验等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尽量让学生乐学、乐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适当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学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的过程,认识水的不同形态和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3、积累字词,并掌握字词的基本应用。 4、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态。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83 5、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课时安排 《小蝌蚪找妈妈》 2课时 《那是什么》 2课时 《植物妈妈有办法》 2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单元/模块 第一单元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83 课 题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1、兴趣激发法、情景教学法 2、小组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2课时 累计课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自主回答 自由读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83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提问:课文中写小蝌蚪找妈妈,写了几个小节?(二、三两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同桌互读 小组读
带着问题读课文 自由读
边听边观察插图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83 二、讲读课文。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 提问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这叫多少蝌蚪呢? 3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 4.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 第二段。 1、叙述: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 3、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4、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5、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乌龟又怎么说的? 6、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
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
观察变化 学生自由回答
指名读,齐读 分角色朗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83 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 4、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比较。 5、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 6、这是写青蛙的动作。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7、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8、讲述:因为青蛙是益虫。 三、朗读全文。 四、简要复述。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分角色朗读 圈画词语 进行比较 学生思考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83 单元/模块 第一单元 课 题 2、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冰、冷、江、坏、极、常、冬”7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 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4.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 教具学具 投影片、声母卡片
教法学法 1、兴趣激发法、情景教学法 2、小组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2课时 累计课时 4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条谜语,你能猜出谜底吗? 师说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学生猜。 二、通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带着问题“我是什么”试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生字,多读几遍。 2.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样把每一个字读准确的,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3. 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借助拼
猜谜语
指名读、当小老师读、齐读、打乱读
交流识字方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83 音读准生字。 4. 小组分别交流识字方法。 5. 分小组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三、指导写字 1. 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 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 4. 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检测巩固识字 1.点名读课后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2. 分小组比赛读,加强记忆。 第二课时 一、言语激趣,引入课文学习. 小朋友,聪明的你知道“我”是什么了吗?请你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抓重点段进行朗读感悟. 1. 自己练读,评议指导: 你的朗读很流利,你想听听“水”自己是怎么说的吗? 2.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3.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 生自由放声朗读 (2). 出示课件:小朋友,我的性格是多变的,你能把我的各种变化找出来吗?
观察 占格 范写 描红
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自由读 同桌互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83 (3). 出示课件:你最喜欢我的哪种样子啊,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5. 学习第四自然段 水听到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棒,都想与你们交朋友了。可是他说作为朋友,还想把他的脾气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吗? (1引导学生在反复练读中体会水“温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2)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水不同的状态和温和、暴躁的双面性。 三、反馈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 四、拓展思维 1. 水是我们亲密的朋友,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水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好事吗? 2. 说话练习 用“假如我是水”结合课文中介绍的知识说一段话。 赛读 点评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单元/模块 第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