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西游记》五十一至六十回练习一、填空题1.第五十三回中,唐僧和八戒喝了的水,结果怀有身孕。
一老婆婆说过了三日,在照胎泉边照出双影就是要生小孩子;只有喝解阳山的水才能解去胎气,而守此泉的是如意真仙,必须才能给水。
后来悟空前往索水,如意真仙因其侄被悟空所降而生恨。
悟空教趁自己诱开守井人之机,取走泉水,唐僧、八戒饮水解胎。
2.在西梁女国,遇有男子来如果说不和她们结婚,就要作香袋,因此悟空设下脱身计谋。
3.悟空、八戒抵不过毒敌山琵琶洞女妖,经观音指点去请,原来这女妖是个,兵器三股叉是,扎人痛者是,唤作“倒马毒”,如来也曾被她扎了一下,观音也近她不得。
4.唐僧过了西梁女国,又遇到一座高山,遇一伙强盗劫路,被悟空打跑,前行一庄院投宿,却原来这家人家的儿子就是,夜晚师徒被主人好心放走,却被强盗们追上,悟空一怒打死了那家人的,唐僧气恼悟空杀人太多,,又撵走悟空。
5.真假悟空到冥府中去分辨,生死簿中没有那妖怪的名字,派谛听,但谛听说:“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不说是因为,说明阴间诸神也是的。
后来如来认出假悟空是。
6.第五十九回中,悟空向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罗刹女盛怒下,一扇把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菩萨处。
悟空得到,再到索战,被扇不动;悟空变做小虫,钻到铁扇公主肚里,却得假扇,火没有熄灭,却把毫毛烧着了。
之后,找到入赘的牛魔王借扇;两人斗经百十回合,不分胜负,而牛魔王被请走赴宴。
二、选择题7.《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中()把悟空和其他天将的武器套走A、太上老君的金银小童B、太白金星的牛C、弥勒佛的黄眉童D、观音的金毛犼8.假悟空的真身是()A.六耳猕猴B.通臂猿猴C.灵明石猴9.最终是谁降服了假悟空?()A.如来佛祖B.观世音菩萨C.孙悟空10.假猴王是谁变的?()A.黑牛精B.鼠精C.六耳猕猴D:玉兔精11.火焰山是怎样形成的?()A.牛魔王夫妇放的火B.孙悟空打翻炼丹炉造成的C.太上老君捉孙悟空时踢的D.天然形成的12.在《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中,孙行者向()借定风丹A.观世音菩萨B.文殊菩萨C.灵吉菩萨D.太上老君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游记》“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铁扇公主不肯借出芭蕉扇,其原因是孙悟空坑害了她的丈夫牛魔王B.《西游记》中观世音菩萨查唐僧所受之灾,见尚缺其一,故令再生一难。
金刚依照观音法旨而行,唐僧师徒遭遇通天河水最后一难,然后才顺利回到东土14.火焰山的火是谁放的?()A.牛魔王B.齐天大圣C.罗刹D.土地公公15.在五十八回里,有个六耳猕猴冒充悟空,那么,悟空和六耳猕猴先后去了哪些地方辨认真假?()A.花果山南海天宫阴曹西天B.花果山天宫阴曹南海西天C.南海天宫西天花果山阴曹D.西天花果山天宫南海阴曹三、判断题16.《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玉帝命令十八罗汉帮助悟空捉拿金(山兜)山的妖怪。
()17.在西梁女国,是一成精母蝎弄风摄走唐僧。
()18.唐僧和沙僧喝了西梁女国子母河的水。
()19.《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中,孙悟空毫不留情地将一伙强盗逐除尽,师父决然将他逐走。
()20.孙悟空一借芭蕉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不愿借扇给悟空,并且一扇将他扇到九万里外的小须弥山灵吉菩萨处。
()四、理解分析21.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你从下面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什么“人情世故”?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
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见得一面?”五、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一)且不说这家子供奉唐僧加倍,却说那行者霎时径到翠云山,按住祥光,正自找寻洞口,忽然闻得丁丁之声,乃是山林内一个樵夫伐木。
行者即趋步至前,又闻得他道:“云际依依认旧林,断崖荒草路难寻。
西山望见朝来雨,南涧归时渡处深。
”行者近前作礼道:“樵哥,问讯了。
”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礼道:“长老何往?”行者道:“敢问樵哥,这可是翠云山?”樵子道:“正是。
”行者道:“有个铁扇仙的芭蕉洞在何处?”樵子笑道:“这芭蕉洞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
”行者道:“人言他有一柄芭蕉扇,能熄得火焰山,敢是他么?”樵子道:“正是正是,这圣贤有这件宝贝,善能熄火,保护那方人家,故此称为铁扇仙。
我这里人家用不着他,只知他叫做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妻也。
”22.文中所说的“圣贤”是谁?这件“宝贝”是什么宝贝?他借“宝贝”干什么?23.铁扇公主为什么不肯借芭蕉扇给孙悟空?孙悟空为什么称铁山公主为嫂嫂?24.孙悟空后来是如何一步步借得这件宝贝的?(二)又只见那洞外跳出几个小妖,在外边吆吆喝喝,伸拳逻袖,弄棒拈枪,依旧喜喜欢欢耍子。
天王道:“这水原来不曾灌入洞内,枉费一场之功也!”行者忍不住心中怒发,双手轮拳,闯至妖魔门首,喝道:“那里走!看打!”唬得那几个小妖,丢了枪棒,跑入洞里,战兢兢的报道:“大王,打将来了!”魔王挺长枪,迎出门前道:“这泼猴老大惫懒!你几番家敌不过我,纵水火亦不能近,怎么又踵将来送命?”行者道:“这儿子反说了哩!不知是我送命,是你送命!走过来,吃老外公一拳!”那妖魔笑道:“这猴儿强勉缠帐!我倒使枪,他却使拳。
那般一个筋骷子拳头,只好有个核桃儿大小,怎么称得个锤子起也?罢!罢!罢!我且把枪放下,与你走一路拳看看!”行者笑道:“说得是!走上来!”那妖撩衣进步,丢了个架子,举起两个拳来,真似打油的铁锤模样。
这大圣展足挪身,摆开解数,在那洞门前,与那魔王递走拳势。
这一场好打!咦!25.“魔怪”的名字是什么?它的本相是什么?26.“魔怪”偷走了太上老君的什么宝贝?太上老君如何使它现出原形的?27.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三)“有一事特来朝见菩萨,烦为引见引见。
”木叉情知是寻行者,更不提起,即先进去对菩萨道:“外有唐僧的小徒弟沙悟净朝拜。
”孙行者在台下听见,笑道:“这定是唐僧有难,沙僧来请菩萨的。
”菩萨即命木叉门外叫进。
这沙僧倒身下拜,拜罢抬头正欲告诉前事,忽见孙行者站在旁边,等不得说话,就掣降妖杖望行者劈脸便打。
这行者更不回手,彻身躲过。
沙僧口里乱骂道;“我把你个犯十恶造反的泼猴!你又来影瞒菩萨哩!”28.此片段是《西游记》中哪一回合的内容?()A.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B.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C.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D.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29.请简要概括此回合的主要内容。
(四)大众举目看之,果是两个行者,吆天喝地,打至雷音胜境。
慌得那八大金刚上前挡住道:“汝等欲往那里去?”这大圣道:“妖精变作我的模样,欲至宝莲台下,烦如来为我辨个虚实也。
”众金刚抵挡不住,直嚷至台下,跪于佛祖之前拜告道:“弟子保护唐僧,来造宝山,求取真经,一路上炼魔缚怪,不知费了多少精神。
前至中途,偶遇强徒劫掳,委是弟子二次打伤几人,师父怪我赶回,不容同拜如来金身。
弟子无奈,只得投奔南海,见观音诉苦。
不期这个妖精,假变弟子声音相貌,将师父打倒,把行李抢去。
师弟悟净寻至我山,被这妖假捏巧言,说有真僧取经之故。
悟净脱身至南海,备说详细。
观音知之,遂令弟子同悟净再至我山。
因此,两人比并真假,打至南海,又打到天宫,又曾打见唐僧,打见冥府,俱莫能辨认。
故此大胆轻造,千乞大开方便之门,广垂慈悯之念,与弟子辨明邪正,庶好保护唐僧亲拜金身,取经回东土,永扬大教。
”大众听他两张口一样声俱说一遍,众亦莫辨,惟如来则通知之。
30.真假猴王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等都不能辨认真假,后来它们到哪里,被谁说出本相?猕猴精最后的下场是什么?31.唐僧驱逐孙悟空之后,出现了“真假美猴王”一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美猴王”?(五)须臾,A抬起头来,对地藏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A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
”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A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
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
”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A言:“佛法无边。
”地藏早已省悟。
(西游记五十八回)32.A是谁?在到达地府之前,“真假美猴王”已经先后经过哪些神仙辨认都无法分出真假?“地藏早已省悟”,地藏“省悟”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行者道:“老孙只怪你躲避不来,却不知有甚话说。
”罗汉道:“如来吩咐我两个说,那妖魔神通广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孙悟空上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处寻他的踪迹,庶几可一鼓而擒也。
”(西游记五十二回)33.那妖怪是谁?如来遣十八罗汉下金丹砂,为什么还斗不过妖怪?行者他们是如何制服妖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行者道:“今日允了亲事,他一定以皇帝礼,摆驾出城接你。
你更不要推辞,就坐他凤辇龙车,登宝殿,面南坐下,问女王取出御宝印信来,宣我们兄弟进朝,把通关文牒用了印,再请女王写个手字花押,佥押了交付与我们。
(五十四回)34.行者身处何国说的这般话?该计谋的名为什么?简述该计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你看那两个行者,且行且斗,直嚷到南海,径至落伽山,打打骂骂,喊声不绝。
早惊动护法诸天,即报入潮音洞里道:“菩萨,果然两个孙悟空打将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