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学段(期末)考试高一级物理科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和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2s内的位移为-9m B.前2s内的位移为4mC.最后3s内的位移为5m D.前5s内的路程为31m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会改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可能会增加3.图1为甲、乙两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甲向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高一级物理科试题第1页(共7页)4.如下图2所示,细线悬挂的物体重力均为G,对A、B两弹簧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示数为0,B的示数为0 B.A的示数为G,B的示数为0 C.A的示数为0,B的示数为G D.A的示数为G,B的示数为G图25.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6.某时刻,质量为2.0kg的物体甲受到的合外力为8.0N,速度为10.0m/s,质量为5.0kg的物体乙受到的合外力为4.0N,速度为10.0m/s,则()A.甲和乙的惯性一样大B.甲的惯性比乙的大C.甲的惯性比乙的小D.无法判定哪个物体的惯性大7.物体静止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t/s21-1-2B高一级物理科试题第2页(共7页)8.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如图3,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 ,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8N .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 2B .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 2C .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 2D .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 29.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4所示.图5是描述该足球在向右上方飞行过程中的某时刻的受力分析图,其中正确的是(G 为重力,F 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 为空气阻力) ( )10.停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内,用绳子AB 、BC 栓住一个重球,绳BC 呈水平状态,绳AB 的拉力为T 1,绳BC 的拉力为T 2。
若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向左运动,但重球相对小车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两绳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 A .T 1变大,T 2变小 B .T 1变大,T 2变大 C .T 1不变,T 2变小 D .T 1变大,T 2不变高一级物理科试题第3页(共7页)图3G图2图4图5 图6vABC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作图6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特别注意:本卷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方为有效。
11.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7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s .则小球在4位置的瞬时速度约为 m/s ,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为 m/s212.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如图8所示)程序如下: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请按程序先后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的号码)A .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B .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C .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D .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高一级物理科试题第4页(共7页)13.1999年11月20日,我国发射了“神舟”号载人飞船,次日载人舱着陆,实验获得成功。
载人舱在将要着陆之前,由于空气阻力作用有一段匀速下落过程,若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载人舱的总质量为m ,则此过程中载人舱的速度为v =___ _。
1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活动中:(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10所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①; ② .(2)改正好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在实验中保持拉力不变,得到了小车加速度随质量变化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1 2463图7小车打点计时器图8请你在右则方格纸中建立合适坐标并画出能直观..反映出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曲线.高一级物理科试题第5页(共7页)三、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本题9分)如图10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以下h处,有一长为b 的无底圆筒CD,若将悬线剪断,求:(1)经过多长时间直杆下端B开始穿圆筒?(2)直杆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3)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16.(本题10分)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只重力为G的光滑小球,如图11所示,现用一块光滑的挡板来阻止它下滑.(1)当档板与斜面垂直时,挡板所受的压力是多大?(2)当档板竖直放置时,挡板所受的压力又是多大?高一级物理科试题第6页(共7页)17.(本题10分)如图12所示,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º斜向上的拉力拉雪橇,力的大小为100N,雪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sin37º=0.6,cos37º=0.8)(2)雪橇运动的加速度大小.18.(本题11分)如图13所示,固定的斜面与水平面相连接,斜面的倾角为53º,一物体从距地面1.2m的斜面上的某点由静止滑下,若物体与斜面及地面的动摩擦因数都为0.5,不考虑物体在斜面与地面交接处对物体运动的影响,g取10m/s2,求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sin53º四、附加题(供同学们选做)(本题2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弹簧秤(弹簧秤的质量可不计),弹簧秤下挂一个光滑小球.将木板连同小球一起放在足够长的斜面上,如图14所示.木板固定时,弹簧秤的示数为θθ图11ABCDahb图10图121.2m53º图13F 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弹簧秤示数稳定时读出示数为F 2.测得斜面的倾角为θ.由测量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小木板跟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高一级物理科试题第7页(共7页)长沙市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高一级物理科试卷参考答案一、题号 1 234 5 6 7 8 9 10 答案ACBCD ADDCBBCBC11. 9.0×10-2 7.5×10-2 3.0×10-212. D 13.kmg14.答对以下任意两项均给分(1) ①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用了干电池(应该用交流电源) ;② 实验中没有平衡小车的摩擦力 . ③小车初始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远(2)15.解: (1)由2121gt h = ① 2′ 解得:ght 21= 1′ (2)由2221gt b h =+ ② 1′ 12t t t -=∆ ③ 1′ 解得:-+=∆g b h t )(2gh2 1′ (3)由=++a b h 2321gt ④ 1′ 13't t t -=∆ ⑤ 1′ 解得g b a h t )(2'++=∆gh2-1′ 16.解:(1)F 1=Gsin θ 3′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 1′= F 1=Gsin θ 1′(2)F 3=Gtan θ 3′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 3′= F 3=Gtan θ 1′ 17.解:F 1=Fcos37º=80N ① F 2=Fsin37º=60N ②θ图14O-1-1a /(m/s 2)0.50 0.400.30 0.20 0.10 θ θ图11GGF 1F 2FF 1′F 3F 3′F 4 FfF N GF 1F 2竖直方向:F N + F 2=G ③ 2′ 水平方向:F 1- f =m a ④ 2′ 又f =μF N ⑤2′ 由以上五式解得:F N =340N 1′ a =0.3m/s 2 1′18.解:下滑过程中:F N = F 2=mgcos53º ① 1′ f =μF N ② 1′F 1=mgsin53º ③ F 1- f =m a ④ 1′解得: a =0.3m/s 2 ⑤l =︒53sin h⑥ 1′物体刚下滑到地面的速度为:al v 22= ⑦ 1′ 在水平地面上:f ′=μF N ′=μmg ⑧ 1′f ′=m a ′ ⑨ 1′x a v '22= ⑩ 1′解得:x=1.5m 1′附加题: 解:小球静止时有:F 1=F 3=mgsin θ ①2′小球与木板共同下滑时,对整体: Mgsin θ-f =M a ②4′ f =μF N ③4′ F N = F 4′=Mgcos θ ④4′ 对小球:F 3-F 2=m a ⑤4′θμtan 12F F= 2′图14MgF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