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
一、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
时间: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日变化、
空间:水平--纬度(南北)、海陆(东西);垂直
二、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方法:
1、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描述角度:①位置、疏密(多少)。
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
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布等;③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内涵:(1)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反应的规律
(2)点的疏密——沿什么线(或面)密集,沿什么线(或面)稀疏
(3)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
例1.读图6,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我国汽车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
(8分)
参考答案:
多数分布在季风区内,沿河近海的平原地区,
多数分布在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的人口、城市密集地区
2、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
方向、走向(延伸方向)等值线类的还需说明量的大小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
等值线等。
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
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
读图时要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
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
内涵:水平分布图
(1)分布的趋势——看延伸方向、看增减方向(2)分布的范围——看数值
(3)分布的疏密——看疏密(4)分布的凸变——看弯曲
(5)分布的极值——看闭合(6)其他:分布的发展变化等(用动态的眼光看)垂直剖面图
(1)看数值最大的点、数值最小的点和转折
点(“拐点”)
(2)看变化的趋势:上升或下降、陡或缓、
波动变化
例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
其原因。
参考答案:
东段:大致东西走向,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西段: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地形)
3、面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描述角度:位置、形状、面积大小、延伸方向
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
①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范围。
②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
③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
读图时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
例3.根据图6分别说明西北内陆和东南沿
海地区风能分布的异同及成因。
相同点:
都为风能丰富区原因:①西北内陆地处中高
纬,接近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风速大;且为冬
季风主要侵袭路径。
②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和台风
影响较大,风速大;
不同点:
①西北内陆区风能分布面积广且变化梯度
不大;原因主要是冬季风势力强,影响面积大。
②东南沿海区面积狭窄且变化梯度较大。
原
因为经过丘陵地形区,冬季风和夏季风及台风影
响减弱。
三、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
1、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的描述:面状分布:平原,线状分布:沿河流、海岸线、交通线分布,斑点状分布:沙漠中绿洲。
2、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描述典例:
(1)如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说明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的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典型即可。
(2)上海市分布在哪里?——上海市分布在长江三角洲,黄浦江畔两岸。
(3)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
(4)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5)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
(6)“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不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7)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8)我国地理环境问题分布:西北的地理主要是荒漠化、盐碱化问题;西南的地理问题主要是石漠化、滑坡、泥石流、酸雨问题;东北主要是黑土肥力保持和湿地保护问题;江南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的立体利用问题。
而近海主要是海洋污染、生态破坏、休渔问题。
城市主要是城市环境保护问题及城市化问题。
1.指出图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试从分布范围、变化趋势、分布凸变方面分析分布特征)
2.下图分别为我国某区域简图,根据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试分析黄河下游等温线向东北凸出的原因。
3.比较图7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异同点。
4.下图为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简要说明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⑵简要分析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空间不均的主要原因。
⑴农业灌溉抽水量西部与中部、西南部地区大,东部广
大地区小。
⑵西部与西南部地区地表水量小(河流较少),地下水较
丰富,东部广大地区降水量较大,地表水与河流较多。
1.指出图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试从分布范围、变化趋势、分布凸变方面分析分布特征)
分布范围: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
变化趋势: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分布凸变:北部山区(等降水量向西凸出)降水相对较多
原因:距海(太平洋)较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年降水量较小;从西向东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北部山区多地形雨。
2.下图分别为我国某区域简图,根据所给信
息回答问题:试分析黄河下游等温线向东北凸
出的原因。
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水位高;②下游河段
由低纬流向高纬,水温高;③沿途经济较发达,
人口稠密。
3.比较图7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
布的异同点。
相同点: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不同点:
A东西延伸至内陆,面积大;
a南北狭长,面积小,仅分
布在沿海;接近赤道。
4.下图为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简要说明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特
点。
⑵简要分析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空间不均的主要
原因。
⑴农业灌溉抽水量西部与中部、西南部地区大,东部广大地区小。
⑵西部与西南部地区地表水量小(河流较少),地下水较丰富,东部广大地区降水量较大,地表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