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物质消耗疋额:是指在一疋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或兀成单
位工作量所必须消耗的物资数量标准。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或2、
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标准。
3、经济批量:是指将合批后所节约的订购成本正好等于合批增加的保管成本时的
订货批量设为临界批量。
4、5S活动:是指对生产现场各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
洁、和提咼素养的活动。
5、生产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批相同制品投入或出产的间隔时间。
6、设备的技术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技术上
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的新型设备,使原有设备使用不经济合理而被淘汰所经
历的时间。
简答题
1、影响物质消耗水平定额的因素
(1)生产技术水平
(2)生产管理水平
(3)生产的自然条件
(4)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积极性
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2、
(1)经验估计法
(2)统计分析法
(3)类推比较法
(4)技术测量法
3、生产能力平衡措施
平衡生产能力的措施包括短期措施和长期措施。
长期措施:新增设备设施、实施设备技术改造。
短期措施:利用库存调节、利用劳动时间调节、利用工人数调节、利用转包调
节、通过推迟交货期调节、通过新增订单调节。
4、间断流水生产线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
(1)确定看管期
(2)分配轮班任务
(3)明确各工序的单件工时定额
(4)根据各工序单件工时定额和轮班任务计算各工序的工作地需要量和各工作地的负荷率
(5)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落实各工作地的工作人员
(6)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流水线标准计划工作指示图表
5、确定物料需求计划批量的方法
(1)直接批量法
(2)固定订货量法
(3)固定订货间隔期法
(4)经济批量法
6、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
(1)节约原材料
(2)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3)节约动能
(4)提高设备利用率
(5)搞好均衡生产
(6)压缩非生产性开支
判断题
1、对生产形成的边角余料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属于服务生产过程(X)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的各工艺阶段、各工序之间,再生产能力和生产数
量上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V)
3、成组加工单元就是使用成组技术,以“组”为对象,按照对象专业化布局方式,在
一个生产单元内配备不用类型的加工设备,完成一组或几组零件的全部工艺的组织形式。
(V)
4、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是保持生产连续而有比例。
(V)
5、一般情况下,劳动定额和物资消耗定额水平均应逐步下降(V)
6、制定的定额应经适当人员批准后才能正式发布实施(V)
7、定额水平直接受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影响(V)
8、物资消耗定额是企业编制物资供应技术和计算物资需要量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进
行用料管理、定额用料、考核材料消耗指标,以及加强经济核算、确定产品计划成本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V)
9、工艺消耗定额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本着节约的原则制定(V)
10、生产负荷就是对生产能力的占用量(V)
11、对于同一批零件,采用平行移动方式时的加工周期最长。
(X)
12、生产提前期是指生产相对于计划期而言应提前的时间(X)
13、以期定量法是指先确定生产间隔期,然后根据生产间隔期确定生产批量的一种批量
确定方法。
(X)
14、定置管理就是把物品放在规定的地方。
(V)
15、清扫活动就是打扫现场卫生(X)
16、清洁活动就是通过打扫让现场整洁。
(X)
17、5S活动既是一种现场管理方法,也是一种现场管理思想。
(V)
18、物料需求计划是用来确定非独立需求构件订货情况的信息系统。
(X)19、看管期是指工人进行巡视的间隔时间(V)
19、为防随机需求和生产波动,企业往往需要选择持有最终产品的安全存货,而不宜
选择各构件的安全存货。
(V)
20、相关需求上各企业所不能控制的,是一种外生变量。
(X)
21、进行生产现场物料盘点时,应根据实际台账数量调整物料盘点表。
(X)
22、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开
展全员安全教育与生产安全检查等。
因此,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由他们承担主要责任。
(X)
23、安全生产是企业自己的事,是否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应由企业自己决定
(X)
24、生产是由员工实施的工作,能否实现安全生产关键在于员工的思想与工作行为,
与企业高层领导无关(X)
25、在面对伤亡事故时,首先应是报告,然后是积极求援。
(X)
26、设备在运行和闲置过程中,由于摩擦、腐蚀、自然力等原因造成的设备实体的磨
损称为无形磨损。
(X)
27、设备保养根据其工作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一级保养、二级保
养、三级保养。
(X)
28、设备的物质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到由于继续使用不经济而被淘汰所经历时间
(X)
29、网络图中的虚箭线通常用来表示特殊活动。
(X)
30、时差为零的作业一定在关键路线上°(X)
31、甘特图不太适合运用于复杂的项目管理(V)
32、时间一成本优化的原则之一是关键路线不转移。
(V)
33、生产成本的产生涉及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生产成本控制需要生产系统全
员全过程参加。
(V)
34、为维护经济责任制的严肃性,在实施经济责任考核时必须坚持原则不动摇。
(X)
35、原始记录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最初数字或文字记载,它是经济核算的起点
和依据。
(V)
36、企业法人是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全权指挥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所以对他不必用经
济责任制考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