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改革》PPT课件
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 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 他行政职责,负责拟订铁路技 术标准,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生 产、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工程 质量等。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 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负责 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经营
•
将卫生部的职责、国家人口和 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育管 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国家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国 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 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 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
机构改革
•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 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 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
机构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多,以下列 举两个我们组认为比较重要的
• 实行铁路政企分开 • 组建国家卫生和计
• 将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
11/14/2020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 职能转变方案
•方案简介 •机构改革 •职能转变 •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特点
方案简介
•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是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 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方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草案)》于2013年3月14 日批准通过。
铁路客货运输业务,承担专运、
特运任务,负责铁路建设,承
担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
职能转变
• 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国务院机构职能,必须处理 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以充分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 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该加强的加强,改善和加强 宏观管理,注重完善制度机制,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 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真正做到该管的管住管好,不 该管的不管不干预,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11/14/2020
第五,注重政府行为规范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提 高,以争取民众的广泛参与、理解和支持,以 巩固改革成果。
从1988年改革起,都要对各级机构实行职能、 机构、人员"三定",三定方案以政府规范性文 件的形式下发使其具有了广泛的约束力,此后 的历次改革还强调依法行政,实行执法责任制 和评议考核制,这些都以制度的形式加强和巩 固了改革成果。改革还避免只是在政府内部进 行,通过广泛宣传,使民众对机构设置中的弊 端产生共鸣,从而争取其支持和参与。
11/14/2020
政府职能
•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 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 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 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 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 共行政的本质表现。
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
• 1.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 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 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中国政府主要有四大 政治职能 :①军事保卫职能 ; ②外交职能 ; ③ 治安职能 ④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
• 体制,通常指体制制度,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经 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例如国家领导体制、 经济体制、军事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 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一种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体 制表现出来。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可以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也 可以采取市场经济体制的做法。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基本制度、具 体规章制度和体制可以互相转化
受到制度这样或那样的制约。
• (二)体制受制于制度,又对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作 用
•
体制作为制度的表现形式,其形成和发展受制度的
规定和制约,并服从和服务于制度。但是体制一旦建立起
来,又对制度的实施和完善起重要作用。
职能转变
•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 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 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包 括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对哪些事物负有管理权责,管什么,管多宽,管 到什么程度),管理角色(主角、配角等)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 模式的转变等
11/14/2020
六次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坚持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为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 历次改革都是为应对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改变而对上层建筑进行
的调整,同时也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表现在机构更替上, 改革重点总是经济管理部门。 第二,坚持以精兵简政、优化组织结构为主要任务。
原有行政机构体系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于组织结构不完善,部门间界 限不明、职能重叠,以至冗员过多、政出多门,滋生官僚主义,这正 是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发展的症结之一。因此历次改革都着力精简 机构和人员,以达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目 标。从1981年到2003年,国务院组成部门就由52个减到了28个。2003 年的改革在机构数上只是微幅调整,这表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政府机构体系已初步建立,以后的改革将更多的是"健美"而非"瘦身"。
3、1993年,第三次改革开始。国务院 直属部门由86个减少到59个,人员 减少20%。
4、1998年,为了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 基础,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0个减少 到29个。
11/14/2020
5、2003年的这次机构改革,当时我国加入了世 界贸易组织,政府职能急需转变。为此,一批 新的部委蕴育而出。国家成立了国资委、银监 会,组建了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安监总局,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组成部门变为28个。
制度与体制之间的关系
• (一)制度决定体制,并通过体制表现出来
•
制度与体制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内容和形式
的关系。按照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制度对体制具有基础
性、根本性和决定性,它规定着相应体制的基本内容、根
本性质和主要特点。一个社会究竟选择和采取什么样的社 会体制,首先是由其基本制度决定的,其作用的发挥也会
• 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 • 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 • 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 • 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 • 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 •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 • 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 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 • 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 • 加强依法行政
具 体 内 容
11/14/2020
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特点
11/14/2020
3、力度较大。这次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机构改革、特别是上一轮大部门制 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根据十七大的部署,2008年机构改革在实行大部门制方 面迈出坚实步伐,组建4个大部门,减少4个正部级机构,涉及调整机构15个, 大部门制轮廓初现。这次机构改革,突出重点,不失时机地迈出改革步伐, 组建包括铁路在内的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 国家能源局等。通过改革,组建2个大部门,减少正部级机构4个,其中组成 部门减少2个为25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大部门制更加健全。这 次改革针对性强,力度较大,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解决了一些事关重 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这次改 革是与职能转变紧密结合、同步推进,许多问题通过职能转变来解决,比单 纯的机构调整更有意义。而且,今后随着实践发展,机构改革还将不断推进。
2、成熟先行。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注重改革的连续性、系 统性和前瞻性,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而是适应经济社会的发 展,循序渐进,成熟先行。这次机构改革,一方面抓住重点问题,对条件比 较成熟的就先推进,坚定改革,如铁路政企分开、调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 制等,着力破解重大难题。另一方面,对条件尚不成熟、还需研究探索的, 在进一步创造条件、累积共识后,适时加以推进,保持机构总体相对稳定。
• 2.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 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随着中国计划经济体 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政府主 要有三大经济职能: ①宏观调控职能 ;②提供 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 ;③市场监管职能 。
• 3.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 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它 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 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有一 下四类: ①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 ;②发展教育 的职能 ;③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④发展卫生 体育的职能。
• 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指除政治、经济、文化 职能以外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政府的社会 职能主要有: ①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 的职能。 ②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 ③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 ④提高人 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
体制改革与制度改革
• 制度,通常是指社会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 展水平基础上,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由行 为主体(国家或国家机关)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 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制 度按照性质和范围总体可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与具体 规章制度三个基本层次。根本制度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 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如政治、经 济、文化制度等。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具体组织机构,如外 交、金融、税收、政党、军事、司法、教育、科技、保障 制度等。具体规章制度是各种社会组织和具体工作部门规 定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规则,如公务员考试制度、学位 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等。
只有坚持统一协调,才能保证改革不走样,才能保证改革后新设机 构的正常运转。上世纪80年代进行的县级机构改革试点所以成效不大, 重要原因就在于"下动上不动,越动越被动"。因此改革中必须强调统 一领导,明确一些自上而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要求。如地方改革中 1993年的明确规定"必设机构"、1999年的规定机构限额。现有的中央 和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已基本一致(如国土资源、发展计划等部门的设 立)。如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刚一提出,广东即表示将对口设 立省国资委、商务厅及食品药品监管局等机构。这样做不但有利于促 进上下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和和政令畅通,也有利于从宏观上控制机构 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