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前场任意球进攻战术分析摘要:对19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的任意球进攻战术运用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一区是任意球进攻得分的最佳区域;任意球进攻方法以简练实用为宜,尽可能直接破门。
关键词:世界杯;任意球;进攻战术The 19th World Cup football championships frontcourt free-kick attack tactics analysisAbstract:It gave us som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offensive tactics of the free kick in the forearen about 64 matches in the 19th World Cup.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first area is the best place for players to score a goal in free kicking.It’s better to be succinct and practical about ways off offensive tactics in free kicking ,trying best to shoot directly.Key words: The World Cup ;free kick;offensive tactics1前言世界杯每场比赛各队所展现出来的基本打法特征和本届比赛所呈现出来的技战术发展趋势在某种意义上预示着足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现代足球比赛首先是建立在完整的防守基础上全面进攻,比赛中由于个人防守技术和整体防守战术水平的提高,进攻的空间越来越小,射门难度越来越大,致使比赛进球更加困难,同时由于攻守双方拼抢对抗激烈,犯规次数不断增多,使进攻方获得和利用任意球创造射门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任意球作为进攻得分的重要手段,愈加显示出它应有的威力。
本文通过对第十九届世界杯64场比赛的统计和分析,了解本届任意球技战术运用特点,探索其中的规律,为日后训练和竞赛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第19届南非世界杯32支球队,共64场比赛中的前场任意球破门范例为主要研究对象。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第16、17、18届世界杯比赛相关战术统计资料,以及国内部分体育类核心期刊中有关前几届世界杯的研究论文10余篇。
2.2.2观察统计法:采用常规的录像观察统计法,对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各队任意球进攻情况,包括踢罚任意球的场区分布、组织形式、战术的运用效果等相关因素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2.3 统计指标(l)前场任意球:前场守方犯规地点距球门线30m以内的任意球。
(2)任意球区域划分,见图1。
图1注:①罚球弧区域:两侧罚球区角区之间的区域(A区)②罚球区角区域:罚球区上角两线交点向两边延伸1.5。
的夹角区域(B区)③罚球区两侧区域:罚球区两侧距球门线15m的区域(C区)(3)本文将比赛中运用两次以上的列为一种战术方法,仅运用一次的任意球列入其它栏内。
3 结果与分析3.1 前场任意球进攻战术方法从本届世界杯赛64场比赛中观察,统计到865次任意球进攻。
经过对所绘图示分类整理显示,本届杯赛各队所采用的任意球进攻战术方法,可分为6种,后三种为仅在各区域中运用的具有各区域特点的战术方法。
3.1.1弧线球直接射门任意球距球门较近,特别是射门角度较大的罚球弧区。
罚球队员采用踢弧线球绕过人墙直接射门的战术方法,见图2。
(以罚球弧区为例)图2 弧线球直接射门注: 1、x任意球所在位置(下同)2、O进攻队员(下同)3、△防守队员(下同)4、实线箭头~为传球或射门路线(下同)3.1.2长传门前头顶抢射攻门任意球距球门较远,射门角度较偏,在罚球区角区及罚球区两侧运用居多。
罚球队员将球长传到门前,由门前同伴抢点顶射。
见图3(以罚球区角区为例)。
图3长传门前头顶抢射攻门3.1.3轻推横传、斜前传直接射门为了增大射门角度与避开人墙的封挡,罚球队员将球轻推横传或斜前传,由同伴跟上大力直射。
见图4(以罚球区角区为例)。
图4轻推横传、斜前传直接射门注:l、虚线……~为队员跑动路线,具有各区域特点的战术方法有以下三种:3.1.4横传、踩定位球、直射应用于罚球弧区。
罚球队员将球轻推横传以避开“人墙”封挡,增大射门角度,同伴将球踩成定位球,射门队员快速跟上大力直射。
见图5。
图5横传、踩定位球、直射3.1.5长传门前头顶摆渡攻门应用于两侧罚球区角区。
罚球队员将球长传到门前。
在射门角度不佳和防守紧逼不利攻门时,将球头顶摆渡到另一侧,由同伴抢射攻门。
见图6。
图6 长传门前头顶摆渡攻门3.1.6短传外侧再长传门前射门应用于罚球区两侧。
在射门角度小,“人墙”封挡不利射门时,罚球队员将球向外侧短传,同伴接球后斜长传门前,由门前队员抢点射门。
图7 短传外侧再长传门前射门3.2掌握和运用弧线球技术据查阅资料,本届杯赛,进行了64场比赛,射进了145球(决定胜负的点球未记在内),其中前场任意球直接射进和罚前场任意球创造得分机会的共有4个球(有3个是直接由弧线罚进的)。
此外,据部分比赛录像观察记录,射中球门框和射中球门死角后,被守门员扑掉的,以及紧贴球门框外侧出界的有10多个球。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本届杯赛前场任意球进球率下降了,但就弧线球而言,有些队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造成进球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各队防守能力加强了,防守任意球时,总是组织四至五个队员.甚至六至七个队员排成人墙封挡,这就造成射门的难度。
本届杯赛有多次罚前场任意球被人墙挡回的现象,因而造成一了弧线球进球率低。
3.3任意球组织形式的基本特征从统计结果来看,任意球大多数以配合为主现代足球比赛对任意球防守很重视,一般在能封挡直线角度的人墙外还增排一两个队员,而且防守队员封堵勇猛快速,使任意球攻门困难。
本届杯赛中,虽然任意球进攻进球不多,但队员之间灵活运用简单有效的配合,也对球门造成了不少威胁。
各队运用任意球进攻战术的组织形式较多,可分为两种类型:1)直接射门形式的任意球(任直射)2)配合形式进攻的任意球(表1)两种类型的任意球运用次数之间P= 0.001< 0.01或t= 8.9543 > 2.6575 =t0.01,说明两者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表2)。
由统计结果可知,本届杯赛配合形式的任意球运用次数较多,且明显高于直接形式任意球的运用次数,在成功率上直接形式高于配合形式,但在命中率指标上配合形式的任意球高于直接形式。
从表1中可知:任意球直接射门172次,成功54次,成功率31.39%,进球4个;通过配合形式射门347次,成功43次,进球12个。
这说明了,在任意球进攻时使用的手段越直接、越简单,就越实效。
由于直接射门是在“死球”状态下进行的,主罚队员不受其它因素干扰,可以根据场上的不同情况,考虑用何种方法入球,且防守距球9.15米外,这就使得主罚队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攻击对手。
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的配合形式,在任意球进攻中所占百分比是不同的,传入罚球区配合形式和直接射门是战术进攻的主要方式,一拨一射和一传一射形式则次之。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组织形式与不同区域运用的关系,我们又对其场区分布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传入罚球区配合形式主要分布在外围区域和边路区域,直接射门、一拨一射和一传一射形式的任意球主要分布在中路区域。
由此可知,运用场区的不同,任意球进攻战术的组织形式也有所变化。
3.4运用效果在519次任意球进攻战术的运用中,进球16个,占各项运用效果的4.07%,射正66次,占13.44%,射偏射高106次,占21.59%,直接被防守人墙挡出71次,占14.46%,因越位犯规、踢罚球出界(传球)被防守者破坏228次,占46.43%。
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在世界高水平的比赛中,任意球进攻战术的运用还未达到理想的水平,但从中可以窥见到任意球进攻战术的发展前景及潜力是非常可观的。
这是因为在运用此战术时,进攻者可以有效地利用规则(防守者须退出9.15 m),避开直接对抗,从容组织,密切配合,使得进球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3.5要重视任意球训练和得分机会世界足球日趋全攻全守,对抗越来越激烈,强行进攻和破坏性的防守增多,有的甚至采用犯规战术,这使前场任意球明显增多。
本届杯赛尤为明显,冠军队几乎每人都有黄牌在身,还有几个核心人物累计两张黄牌。
现代足球比赛任意球机会不少,的确是攻门的好机会,相比之下,我国任意球得分不多。
我国的任意球在防守人墙远不如本届杯赛严密的情况下,罚球的功夫和威力还都不如人家。
足球比赛的目的是千方百计组织力量将球踢进对方球门,现在世界优秀足球运动员都非常重视任意球的训练,我国任意球差的原因是对任意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多数队员认为罚球有人墙封挡,不可能得分,还有相当一部分认为自己队没有罚球人才,因此,对任意球很少进行研究和训练,致使许多任意球攻而无术,错失良机。
3.6重点抓罚球脚法训练我国任意球主要差在技术上,本届杯赛虽然任意球进球较少,但一些队员掌握了能控制球弧度的准确性的高超脚法,这是我国球员所少有的。
国内球员罚任意球弧度小,准确性差的重要原因是脚法差,因此,我们应重点抓罚任意球脚法的训练。
练就几手配合简单、进攻准确的罚任意球方法并灵活运用。
现代足球比赛中防守任意球的人墙较开阔,因此,罚任意球必须掌握两、三种配合简单、进攻准确的打法,灵活运用,才能使对手顾此失彼,为同伴创造更多、更好的射门得分机会。
本届标赛一拔即射,转移打门,以及配合其它假动作,分散对方人墙等几手有效的打法,是值得我国球员借鉴的,在上述几种打法中,掌握高超的弧度大,球速快,准确性高的弧线球技术,又是关键所在,必须引起我国球员的重视。
4 结论1)此次杯赛来看配合射门数高于直接射门数,直接射门所占比例随射门角度增加而增加。
随着射门角度改变,各区域任意球直接射门进攻组织出现相应变化。
2)前场任意球的区域中,主要采用三种战术方法,罚球弧区采用弧线球直接射门,罚球区角区与罚球区两侧以采用长传门前抢点攻门的战术方法为主,显示出简练、实效的特点。
3)任意球距球门的距离、射门角度和射门脚法是影响任意球效果的重要因素,射门脚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射门角度最大的罚球弧区对球门最有威胁。
4)应加强任意球二次进攻战术意识的培养和远射脚法技术提高。
射门前虚跑或交叉跑动未见有对射门效果起到实质性影响。
5)通过本文介绍第十九届世界杯前场任意球战术特点,以供我国球员学习与吸取。
6)希望我国球员就本届世界杯杯赛中的一些前场任意球运用战术特点同我国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提高我国足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