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一.铁路1、城市交通的含义:是城市内部及城市与外部之间人员和物资实现空间位移的载体。
2、城市对外交通的主要形式: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
3、城市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1)交通发展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2)交通发展要与经济增长相互适应3)交通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4)交通发展要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4、铁路的分类:一般可分为干线、支线、专用线干线---组成全国铁路网的线路,具有全国性的意义,如京广、陇海等。
支线---一般是地方性的,如胶济铁路上的张博线。
专用线---通向工矿企业、仓库、码头、机场等专用的铁路线。
5、铁路线路的等级:铁路线路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分为三级:一级铁路:在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20Mt者二级铁路:在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20Mt者,或在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10Mt者三级铁路:是为某一区域、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10Mt者6、铁路线路的一般技术要求:1)轨距:一条线路两钢轨轨头内侧之间的距离。
标准规矩为1435mm。
误差+6—2。
窄轨铁路轨距有1067、1000、762、600mm几种。
宽轨轨距为1524mm。
2)路基:是支承铁路线路上部建筑(钢轨、轨枕与道床)的基础。
一般单线铁路(黏土性土质)路基面宽度在6—7m 左右,如系双线,则需再加4m。
3)限界:为了行车列车的安全,规定了机动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以保证邻近线路的设备或建筑与机车、车辆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般为7.5m—8m。
4)线间距:指两条铁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5)最大限制坡度在我国铁路网中,大致可分为4‰、6‰、9‰、12‰四个系统,其中6‰、12‰占大部分。
6)我国铁路平曲线半径有:10000、8000、6000、4000、3000、2500、2000、1800、1600、1400、1200、1000、800、700、600、550、500、450、400和350m等尺寸。
从有利于行车速度和平稳度来讲,平曲线半径越大越好,一般应按有大到小的原则,尽量采用较大的半径。
7)当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3%(I 、II级铁路)或4‰(III级铁路)时,应以竖曲线连接。
竖曲线半径一般用10000m(I 、II级铁路)或5000m(III级铁路)。
7、铁路车站的类型:因其工作性质不同,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客运站及客车整备所、货运站、编组站等。
8、各车站的功能:1)中间站:办理列车的交会、越行和沿零摘挂列车的调车作业;办理客、或运作业,在某些中间站还要办理机车加水及部分检修作业。
2)区段站:办理中间站的作业;更换机车、乘务组以及机车的整备、修理、检查和车辆的修理。
3)客运站主要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的收发和邮件的装卸。
4)货运站是专门办理接发货物列车、装卸货物以及编组选配货物列车等作业。
5)编组站办理大量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并设有完善的专门调车设备的车站。
9、车站布置的基本形式:横列式、纵列式、半纵列式。
10、站场的用地规模:(详见表1-2-1、1-2-2)11、客运站的位置:客运站距市中心在2-3km以内是比较方便的。
12、大中城市客运站多为多客站模式。
13、货运站的位置应满足:货物运输的经济合理性要求,即加快装卸速度,缩短运输距离。
另一方面也要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14、铁路枢纽的布置形式:一站枢纽、三角形、十字形枢纽、顺列式枢纽、枢纽的环线布置、跨越江河城市的铁路枢纽布局、尽端式枢纽布局。
15、铁路枢纽的环线布置:环线能提高枢纽的通过能力,增加运营的灵活性,便于更好的为城市客、货运服务。
有的环线可利用专用线作为其组成部分。
二.港口1、港口:是指具有供船舶进出、停泊、靠泊。
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贮存等功能和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
2、港口分类:河港、海港。
1)河港按装卸货物种类分:河港:综合港:(普通港)装卸各种不同包装的货物(包装、袋装、困装)件货(五金、机械、农具)、散堆货物(煤、矿石、粮食、肥料)、木材及溶体、油类等的港口。
)专业港:(装卸某种单一货物的港口。
如矿石港、煤港、油港)、客运港(专门停泊客轮和转运快件货物的港口)其他港口:(如军港、渔港)2)按着置地点分类:河港:(沿河修建的港口,如武汉港、南京港等)运河港:(沿人工开挖的河流修建的港口,如京杭运河上的苏州港、常州港等)湖港:(沿湖边或水库边修建的港口,如岳阳港、丹江港等)3)按修建形式分类:顺岸式河港、挖入式河港顺岸式河港:码头线沿河布置,靠船构筑物采用岸壁,特殊的水工结构形成或浮码头,停泊区位于河道中。
优点:形式简单,工程量小,是常用的一种码头形式。
缺点:由于码头沿河道设置,占用沿岸线较长,作业区分散,经营管理不便。
挖入式河港:当河道宽度可供利用的岸线长度不够时,可利用天然河汊或开挖人工运河修建港池。
优点:停泊区布置在独立的港池内,可利用天然河的出口通向航道,可在较短的岸线内获得需要的码头线长度,港区布置紧凑,分区合理。
缺点:工程量较大,出入口船舶进出不便,易淤积,港池内船舶掉头较困难,遇火灾,船只不能很快疏散,港池内水易发臭影响卫生等。
海港:1)海港按用途分类:商港:供客货运输的港口,一般商港兼运各种货物军港:供军事需要的港口。
专供舰艇停泊、补给、修理或制造,以及沿岸防守之用,如旅顺港等。
渔港:供渔船停泊、卸鱼、冷藏、加工、转运或渔具修理等用而设的港口,如大连渔港,浙江沈家门等。
工业港:工矿企业专用的原料或产品装卸的港口,如宁波的北仑港等。
避风港:供船舶在航行途中躲避突然遇到的风暴、海浪和取得补给、进行小修等用途的港口。
2)按修建地区分类:海港:沿海修建为远洋和各种海船服务的港口河口港:一般位于通航河道的入海口或受潮汐影响的近海河段。
这类海港可兼为内河船舶服务,与腹地联系方便,天然掩护也往往比较好,常发展成为大港,如天津、上海、广州等。
3、港口的组成与技术要求:1)航道:在河流和海中有一定的水深和宽度,可供船队行驶的水道。
内河航道等级(表2-1-1)2)水深:不同吨位的船舶所要求的水深船舶吨位(万t) 1 4 5 10 20 30吃水深度(m)9 12 13 16 19 213、港口路域:由港口岸线边缘至后方交通线之间的范围。
陆域有货物装卸、贮存和疏运三大系统,相应的建筑及设备有码头、库场、装卸运输机械、道路、铁路以及配合港口生产作业的各种辅助生产设备等。
4、港址选择的基本要求:①船舶航行要求②港口经营管理的要求③城市建设要求④港口工程建设要求三.公路1、公路的分类分级:1)根据作用和使用性质划分:国家干线公路: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
省级干线公路:具有全省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连接首府与省内各地市县、交通枢纽和重要生产基地的公路。
县级干线公路:具有全县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
乡级公路:主要为乡镇村经济、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以及乡与外部联系的道路。
专用公路: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
2)根据公路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划分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25000—55000辆六车道:45000—80000辆八车道:60000—100000辆一级公路: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
3000—7500辆二级公路:3000—7500辆三级公路:1000—4000辆四级公路: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2、车道宽度表设计车速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车道宽度m 3.75 3.75 3.75 3.50 3.50 3.25 3.003、公路路线编号规则:国道按首都放射、北南纵线、东西横线分别顺序编号。
首都放射由一位标识码1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北南纵线由一位标识码2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东西横线由一位标识码3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省道编码顺序参照国道。
县道、乡道、专用公路及其他公路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管理区域为基础分别顺序编制。
4、公路客运站的等级一般划分为: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四级站。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一级站:旅客日发送折算量在7000—10000人次的客运站;2)二级站:旅客日发送折算量在3000—6999人次的客运站;3)三级站:旅客日发送折算量在500—2999人次的客运站;4)四级站:旅客日发送折算量在500人次以下的客运站。
5、公路客运站用地规模参考表日客运量(人次日)项目10000 7000 5000 3000 1500 500生产服务建筑占地面积7000—75005300—58004200—47002900—31001700—1900 800—850停车场占地面积15000 10000 7500 4000 2000 500 站前广场占地面积1600 1260 1050 750 420 150占地面积总计(不包括生活区)23600—2410016560—1706012750—132507650—7850 4120—4320 1450—1500四.航空港规划1、机场的等级机场等级是按飞行区的等级划分的,它用两个指标:1)指标I是根据机场飞行区使用的最大飞机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分为1、2、3、4这四个等级;2)飞行区等级指标II是根据该机场飞行区所使用最大飞机的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的距离,由大到小分为A、B、C、D、E五个等级。
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指标I 指标II等级飞机基准飞行场地长度(m)等级翼展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m)1 <800 A <15 <4.52 800—<1200 B 15—<24 4.5—<63 1200—<1800 C 24—<36 6—<94 ≥1800 D 36—<52 9—<14E 52—<65 ≥142、跑道的方位1)飞机的起降必须逆风进行。
逆风风速愈大,起降滑跑的距离愈短,并增加安全性,而侧风则对起降安全有影响。
2)跑道方位选定的主要因素有:(1)机型(2)风向频率(3)风速3、机场净空1)影响机场净空要求的因素:(1)飞机的起落性能(2)气象条件(3)航道设备(4)飞行程序2)净空限制面的组成:进近面、过度面、内水平面、锥形面、复飞面、内进近面、内过度面4、机场在城市中的选址—使用上的要求1)尽量使跑道两端、两侧净空良好;2)相邻两个机场的飞机起飞着陆不会互相干扰;3)飞机起飞着陆不穿越国境线和禁区;4)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5)便于设置引导飞机着陆的导航设施;6)飞机起飞着陆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少;7)跑道不被洪水淹没和飞行区不内涝;8)远离候鸟群习惯迁徙的路线和吸引鸟类聚集的地区;9)场地便于机场发展;10)机场与城市距离适中,且便于联系;1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