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克隆技术

浅谈克隆技术

2011年《现代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论文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学校:所在院、所、中心:年级: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目录摘要 2 引言 21.克隆技术 22.“多利”羊特别之处 23.“多利”羊成功诞生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34.克隆技术是否应用于复制人类 35.人类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4 5.1赞成者的理由 45.2不赞成者的理由 56.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和应用克隆技术克隆绵羊“多利”的问世 5 参考文献 6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摘要:本文分析克隆技术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科技进步对伦理学提出了哪些挑战,讨论如何正确看待和应用克隆技术。

关键词:克隆技术,克隆人,克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伦理挑战,正确看待和应用克隆技术引言:1997 年2 月23 日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羊“多利”(Dolly)诞生在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以来,有关克隆技术及克隆人的讨论一直沸沸扬扬,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克隆技术不断成熟完善,继克隆羊之后克隆兔、克隆猪、克隆猴等不断获得成功。

照这样的速度下去,过不了多久人类将很有可能“遭遇”克隆人。

但是,是否应将克隆技术引向人类自身却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讨论。

1. 克隆”技术何为“克隆”技术,何为克隆克隆是英文“clone”一词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即人工操作动物的繁殖过程。

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郑昌学说,克隆通俗地讲就是“复制”、“拷贝”生物,而不是靠父母繁育。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克隆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大,只要是从一个细胞得到两个以上的细胞、细胞群或生物体,就可以称为克隆。

由此分化所得到的细胞、生物体就是克隆细胞、克隆体。

2.“多利”羊特别之处“多利”羊特别之处何在多利早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末,英国科学家戈德就运用克隆技术成功培育出了青蛙,自1986年以来,科学家又成功培育出了兔子、猪、牛、羊、猴,都从未引起过轰动,而克隆羊“多利”却引起了巨大反响,这是为什么呢?无性繁殖的手段有多种。

其中的细胞核移植,就是用机械的办法,把一个称之为“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个被称之为“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生命科学导论论文中。

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一种是胚胎细胞,一种是体细胞,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动物的下一代,而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复制,“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

严格的说,只有基因组全都来自于单亲的体细胞克隆,才是真正的无性繁殖。

另外,从技术操作的难度考虑,前者难度小,后者难度大。

因为胚胎细胞是有全能性的,而体细胞却失去了全能性,只有用特殊方法处理后才能恢复其全能性。

“多利”是世界上第一只由成年动物的体细胞——而不是胚胎细胞——“复制”出来的动物,其特别之处正在于此。

3. “多利”羊成功诞生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多利就科学意义而言,多利的问世无疑是“本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

它证明了一个完全分化成熟了的体细胞,还能完全恢复到早期的原始细胞状态,还能像胚胎细胞一样完整地保存全部遗传信息。

这同过去的科学结论是不一样的,这对胚胎学、发育遗传学等的意义重大。

这一技术在生产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十分巨大:首先,在动物杂交优势利用方面具有明显优点,不仅费时少,而且选育的种畜性状稳定:其次,它在抢救濒危珍稀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涛认为,这项研究首先能够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同罗斯林研究所有关的英国PPL公司,是最早成功用转基因羊生产药物的公司。

这种转基因羊的羊奶可以用来治疗肺气肿,因而每升羊奶售价6000美元。

目前,各国科学家还培育出了生产人乳铁蛋白、抗凝血酶、血清蛋白等药物的转基因牛、羊,若能用无性繁殖技术繁衍这些转基因家畜,其经济意义十分巨大。

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医学遗传学家傅继梁说,无性繁殖对建立医学模型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假如高血压与100个基因有关,通过无性繁殖技术就可以把这100个基因都拷贝下来。

这是我们现在的转基因技术所不能做到的。

上海农科院副研究员畜牧专家朱恒顺说,多利羊对畜牧业应用来说有两个突出作用,一是能够大大加快育种步伐,提高育种质量;二是利于保种。

我国的品种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动物种有260多个,每年国家要花相当多的钱用于保种,效果还不理想。

如果应用无性繁殖技术,保种的数量就可少些,必要时再复制。

扬州大学农学院徐少甫教授认为,无性复制技术在基础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中,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他甚至断言,在未来5~20年内,将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和引起一场新的生物技术产业革命。

4..克隆技术是否应用于复制人类英国绵羊多利的出世,展示了这一技术最终有可能用于复制人类自身的前景。

对此,人们一方面惊讶这一技术的神奇,另一方面则更多地是担忧。

如担心它可能带来的伦理危机和可怕的灾难性后果,害怕日后有人会滥用这一技术再造出像希特勒那样的独裁者,或用工厂流水线生产出大批追随者等等。

那么,人类能否用这一技术来复制自身呢?(图2 克隆人类婴儿预想图)5. 人类不同的态度和看法5.1 赞成者的理由是:1.克隆技术符合自然规律,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运用克隆技术,揭示了人类产生的另一种途径,为人类的未来增加一种新的可能。

人类的生殖不应受宗教和信仰支配。

人们在这一技术面前应该重新认识生命的本质和定义,正确地理解遗传、发育、进化的统一性。

2.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的宽容密不可分。

科学进步的历史反复证明:人类正是在不断挑战自然中突破自身的局限,摆脱上帝的恩赐。

输血技术、人体试验、器官移植、试管婴儿、安乐死一开始无不被视为异端,但最终被人类逐步理解和接受。

3.克隆技术有助于包括白血病、癌症、艾滋病和帕金森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治疗。

“迄今为止,已知人类基因病约在5000 种以上,其中单基因病约占30%,多基因病约占70%” 1。

美国33 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联名向国会上书“那些试图阻止利用干细胞带来的医疗进步的人将要对那些饱受可怕疾病折磨的病人和他们的家庭负道义上的责任……”。

5.2 反对者的意见是:1.“知识就是力量”的理性主义哲学给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

大自然的选择和上帝的安排是最完美的。

在实验室里制造的生命,完全抛弃了上帝。

2.生命的价值重于生命现象。

克隆人技术诱发的道德风险足以摧毁现有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伦理秩序。

有悖于由血缘确定的秩序及由此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家庭观念和家庭制度将被动摇,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将重新调整。

人类即便不会面对生存危机,也要时时面对秩序危机。

克隆技术难保不会被滥用或用于制造“优秀人种”。

3.克隆技术费用昂贵,成功率低。

治疗一位病人的费用至少在10 万美元以上。

同时,以现有的技术克隆人的成功率不5%,当年的“多利羊”也是在277 次试验后才取得成功的。

即便个体存活下来,也会产生其他诸如失明、耳聋、早衰等缺陷。

4、从遗传学的角度看,克隆人破坏了人拥有独特基因型的权利,不利于人种的进化。

“整个自然界的物种进化是个自然过程,从物种进化看,进化靠变异,靠基因突变,突变积累了才能分叉,分化出新物种,这样才有物种的多样性。

但克隆技术的基因完全来自同一个个体,来自单亲,克隆的物种完全是单纯的、保守的,形成不了物种的多样性,克隆技术不是进化的手段,它是反进化的,人类必须靠正常的婚姻,正常的两性结合才能发展,正是人类进行不断的男女婚配、组合,这样发展下来,人类才越来越聪明。

5、克隆人会造成人类性别的单一化。

目前,“单亲无精生殖技术”已经可以使女人生孩子不需要男人的贡献,女同性恋者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拥有自己的孩子,而不需要男人的精子。

当然,由于缺乏男性基因,她们的孩子都是清一色的女孩。

这样,势必会造成人类性别单一化,带来社会问题。

6.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应用克隆技术克隆绵羊“多利”的问世同样引起了我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如何正确看待和应用这一技术,专家们的意见主要有:1、不能因噎废食,要继续进行我国克隆技术的研究。

不能因为看到克隆人、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在伦理道德上的不利影响就禁止克隆技术的研究,那样就会重演科学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悲剧。

我国的克隆技术也很先进,我国科学家已用胚胎细胞成功克隆出了兔、羊、牛、猪等哺乳动物,如有适当经费,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是完全可能的。

因而,有关专家认为,我们一定要在原有克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步伐,争取在生物高技术领域作出更多的贡献。

2、坚持正确的宣传引导。

工程院院士曾溢涛指出,不少传媒过多地渲染“人、坚持正确的宣传引导。

类“复制”问题,使人们的兴趣都集中到了这一方面。

他认为,首先要弄清“多利”羊的科学意义,不要误导。

国际上权威科学家对此的评估,同现在新闻界、政界发表的言论差别很大。

有一位科学家最近警告道:“放任对克隆技术不懂的新闻媒介对公众进行片面宣传,可以导致哥白尼式的悲剧,从而使伟大的科学发现停滞。

”应该让科学家直接出来向大众宣传,要把这件事本身的科学价值宣传够。

3、提高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科学的社会应用虽然不取决于科学家,但总、提高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要通过科学家。

因此,科学家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品格素养,要努力使科学成果为人类造福而不要为祸害,对于克隆技术的应用应采取慎而不慎的态度。

4、加强伦理制约。

如试管婴儿、器官移植等新技术出来了,应有许多严格、加强伦理制约。

的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其造福人类。

克隆技术的应用也同样如此。

5、通过立法制约。

一些人士认为,无论从伦理道德还是从社会发展来说,、通过立法制约。

我国都没有克隆人的需求,不仅如此,对于一些用生物工程培育出的新品种也应加以限制。

近日,中国人类基因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委员会成立,对可能进行的人体无性繁殖将尽快宣布予以禁止。

总之,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并抑制其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1 倪慧芳:《基因与生殖干预中的伦理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 年第1 期,第51 页。

2 /research/王迁《胚胎干细胞研究:法律的犹豫和选择》3 裘石:《克隆人对现时法律的冲击》4 《克隆:潘多拉的魔盒?》《科学世界杂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