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信息表第三课公共设施情系大众第二框自觉爱护公共设施(A)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懂得爱护公共设施是爱护公物的表现,是尊重劳动成果的表现,也是公民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了解国家有关保护公共设施的相关法律法规,懂得与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案例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课前社会实践调查,以及利用网络查找政府对大型公共设施投入的相关数据,理解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通过法制报道、法律之窗等环节层层推进,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通过“小小法官学校”尝试简单运用法律知识,最终学会运用课知识在探究与合作中完成课外的拓展实践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觉增强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培养爱护公共设施的优良品德,养成保护公共设施好习惯,同时增强依法保护公共设施的法律意识,明确爱护公共设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对学校的公共设施的现状进行调查,并采访相关的负责老师2.指导学生网上查找政府对某些公共设施的投入情况3.指导学生网上搜集资料以及下载公益广告4.指导学生查找、收集有关保护公共设施的相关法律和案例、图片5.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媒体播放录像】广告片“我为奥运添光彩”(书p54《阅读天地》)师:这段录像中我们看到首都市民为迎接奥运都在做什么?生:他们在开展擦洗护栏、公交站牌、公告栏、垃圾箱等形式的环境保洁活动。
师:很好,市民们正通过自觉爱护公共设施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的奥运会添光彩。
【媒体出示课题】自觉爱护公共设施(板书)师:课前我们对学校的公共设施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师:置物箱、课桌椅都是学校的公共财物,是什么原因使原本为学生服务的公共设施受到那么多的破坏呢?为此我们访问主要公共教室的管理教师,了解同学在使用公共设施时存在的问题。
【媒体出示】1、计算机房老师:新换的计算机塑料盖板40%损坏,私拆鼠标,在软驱里塞口香糖,私自修改计算机设置,加密吗.更换屏保等2、图书馆老师:杂志破损情况较多,常有扉页、书面被撕的情况,借阅书刊不爱惜,每周修补书刊二三十本3、教工师傅:每天都要修理十几个,每年寒暑假都要大修。
有些损坏是恶意人为踢箱子造成的。
课桌椅经常有同学乱涂乱画,把它当成了草稿纸,有的甚至在课桌椅上写一些恶作剧的言语,每学期清理这些字迹,我们都要花很多的精力。
师:大家应该都知道,学校的公共设施是学校的公物,是为了方便同学们的学习的,作为学生在使用时,应该加倍地爱护他们。
可是我们身边的部分同学,在使用学校的公共设施的过程中,没有做到这点。
所以,希望大家要改正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人主动积极地爱护着我们的公共设施,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自觉坚持每天清洗小区健身器械的庄阿姨。
(书上p55《阅读天地》)【媒体出示故事】“健身器械的保洁员”(请一个学生朗读)师:为什么庄阿姨能想到并自觉坚持每天清洗健身器械?生1:她注意到不干净的健身器械给居民的锻炼带来了不便,她希望这些器械能真正更好的为居民服务。
生2:庄阿姨意识到“小区的健身器械是大家的东西”,是社区的公物,作为社区的一员,有义务要爱护这些公物。
生3:庄阿姨有着良好的社会公德,爱护公物,如同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师:健身器械是社区的公共财物,为我们每个人服务的,爱护公物每个居民都责无旁贷。
庄阿姨更是自觉、积极地主动承担起了这份责任。
可见爱护公共设施是爱护公物的表现,是有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
【出示标题】1、爱护公共设施是爱护公物的表现(板书)教师:我们的同学除了在校开展了公共设施使用情况的调查,还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他们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调查时,看到了这样一份资料【媒体出示】美丽的雕塑成了“残疾”——多伦路雕塑屡被损坏丁玲雕塑断指5次记者昨天来到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两侧风格迥异的海派建筑间,或坐或站的铜像栩栩如生,不少游客驻足拍照留影。
据多伦路管委会介绍,5年来这批雕塑命途多舛。
管委会办公室黄主任告诉记者,最早雕塑用的是玻璃钢材质。
也许是出于好奇或恶作剧心理,安置在长椅旁的丁玲坐像,手指被折断有5次之多;而雪峰塑像中的马车,拉杆数次被踩断,马头也不翼而飞。
后来换成较硬的铜像,又有人偷刮铜粉。
“其实铜粉不值什么钱,但是这么一弄,加上自然生成的铜锈,雕塑就看不下去了。
”黄主任说。
师:看了这则报道,大家肯定明白了为什么美丽的雕塑变成了“残疾”,那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的行为的?生1:这些人的个人素质比较低生2:这些人的行为破坏了城市的形象生3:这些行为应该加以严惩,否则会破坏城市的四化建设师:对,这些不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都是不文明的行为,是我们的社会公德所不容的。
能不能请大家再说说在社会生活中你们还看到了哪些不爱护公共设施的不文明行为?生:略【媒体出示】师生共同归纳:1.街头的公益广告被损坏2.宣传橱窗的玻璃被人砸碎3.一些人喜欢在公园、文物古迹“信手题词”;将公共设施作为发财的源泉,偷盗窨进盖5.在单位,对“长明灯、长流水”满不在乎6.化公为私,侵占公家财产师:这些损害公共设施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
只有当每一个人都爱护公共设施,大家的生活才会更方便、舒适、高质量,同时也能体现公民个人较高的文明程度,树立城市良好的形象可见,公共设施的完好与否,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实际上就是折射出这个城市公民的文明程度。
【出示标题】爱护公共设施是公民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板书)师:除了我们每个市民在努力,我们的政府也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城市的形象,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我们的公共设施,课前同学们查找了一些容:【媒体显示】政府对大型公共设施的投入师:这些具体的数字,说明了国家在公共设施方面的投入相当巨大,通过上表,你们知道这些公共设施的经费从何而来?生:略【媒体显示上图“来源”一栏】教师:从调查来看,大多来自于政府的税收,可见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且每一项设施,都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可见,公共设施实际上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所以,爱护公共设施实质上就是尊重所有为建设和维护公共设施作贡献的人,就是爱护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的表现。
【出示标题】爱护公共设施是尊重劳动成果的表现。
(板书)师:学校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政府为了城市、国家的建设投入了巨资,进行各方面的建设与完善,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当格外小心,轻拿轻放,轻击轻按,防止损坏;其次对于受到破坏的公共设施,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加以修复,有些公共设施破坏较轻,只要力所能及,自己也可以想些办法来修复。
自觉做到爱护公共设施师:如果你看到他人有损坏或恶意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使,你会怎么做?生:加以劝阻,批评教育或者严惩他们师:非常好,面对这样的行为,我们应该敢于同侵占、损害、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作斗争,保护公共财物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在制止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严重的行为,我们甚至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媒体出示】依法惩处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媒体出示法制报道】近年来,亭被毁、路灯和站牌被偷、电缆被割、井盖被撬……各种破坏、损毁公共设施的行为,在全国时有发生,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市就丢失井盖 2.4 万个,直接经济损失近三千万。
,平均每天有 12 只井盖被窃,每周要补20垃圾桶,每天5部亭受损。
小小的井盖不仅给国家财产带来损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公民的人身安全,许多因公共设施遭破坏而造成的悲剧更是屡屡发生。
师:对于这些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我们必须要用法律加以惩处,那我们如何用法律知识加以制裁呢?生:罚款、判刑、警告等师:非常好,让我们一起进一步学习《法律之窗》【媒体出示法律之窗】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师:可见公共设施是受法律保护的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其根据情节轻重可以分为犯罪和行为两大类。
请大家看大屏幕:师:构成犯罪的可依据《刑法》有关规定进行刑事处罚,如情节轻微的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依据相关条例处以罚款、警告、或拘留师: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我们来做一次小小法官,用刚刚学到的相关法律知识讨论一下如何判决书上p62的《打少女神秘失踪案》(要求:前后四人一组讨论,随后选取一名代表发言,谈谈经讨论后的处理结果及理由。
)生:略师:同学们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非常不错!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我们真正的法官是怎么判的【媒体显示】判决结果该案被告人盗窃、收购、销售“打少女”雕像的许国兴、俊、朝明被卢湾区法院一审按盗窃罪、收购销售赃物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0年、12年和1年6个月,并分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2万元和5000元。
师:失踪了六年的“打少女案”最终能被侦破固然是因为公安机关的日夜追查,但是在这背后离不开许多热心的市民的关心和帮助,许多市民自发为警方提供线索,甚至爱屋及乌,一发现公共设施有被破坏或偷盗的情况就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使用公共设施是我们的权利,同时我们也有依法保护公共设施的义务。
每个公民都应该挺身而出依法制止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人么?生:有师:对,请大家看书上p57页的《社区设施的监护员》学生阅读材料师:他们自发组建了一支什么队伍?职责是什么?生:小区设施的监护队,主要职责是维护社区的设施。
师:这些老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青少年为维护公共设施能做点什么呢?【学生活动】:亮出你的金点子——活动要求:结合本课所学的容,前后四人为一组讨论在保护公共设施方面有哪些建议?提示:从个人或法律角度都可。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进一步引导)生:略【多媒体显示】师生共同归纳: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有效遏制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
2.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进行严惩。
3.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从知法、懂法发展到自觉守法。
4.通过科技创新,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部分公共设施,使公共设施没有被偷盗的价值或加固防盗装置。
5.增强广大市民的社会责任心,对于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能及时、勇敢的制止或举报,决不能坐视不管。
6.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的氛围。
7.对于一些积极制止破坏公共设施的市民可给予重奖或表扬,提高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觉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也了解了许多保护公共设施的法律法规,明确了依法保护公共设施也是我们的义务,在本节课临近结束之际,老师要布置给大家两个任务,请看任务书:【媒体显示】:拓展实践任务书——1.采访学校总务处了解学校每年维修各类公共设施的费用有多少,并列出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