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军事思想

第二章 军事思想


三、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军事思想及其代表

古代军事思想,主要是指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 思想。主要国家是古罗马、古希腊、古中国。 代表国家:中国。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在 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便是 一朵绚烂的奇葩。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 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堪称为世界之最,其军 事思想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营口
淮海战役示意图
第三阶段 又歼杜聿明集团
滕县

第一阶段
首歼黄伯韬兵团
砀山
商丘
徐州
碾庄
新安镇 河
连云港
陈官庄
宿县
双堆集 蚌埠
再歼黄维兵团
吃一个 夹一个 看一个

江 南京
第二阶段
(五)关于国防现代化建设思想
1.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2.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 3.发展现代化国防科学技术。 4.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 5.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6.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杰出代表:
《孙子兵法》
▲孙子生平:孙武,字长卿,春秋末齐国乐安人。
陈妫满··陈他—陈完— 0 — 0 — 0—田无宇 ·· ·· (厉公) (田)
田桓(已) —田乞—田常 田穰苴—田豹
田书(孙)
—孙凭—孙武—0—孙膑
功绩: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孙子兵法》的主要贡献
4.国防建设理论
(1)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 略转变 (2)建设现代化国防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 从国际战略全局和国家发展大局谋划国防 和军队建设 (1)新形势下国际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总体和 平,局部战乱。 (2)正确把握和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大 战略任务的关系。 (3)切实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法国
资产阶级杰出的统帅和军事家。 地位:被后人称为“真正的军事艺术的 巨匠”,一代“军事巨人”。 拿破仑一生没有写过长篇的军事理论专 著,他的军事思想被收录在龙尼阿所著 的《军事学术论》和布尔诺摘编出版的 《拿破仑军事语录》。
拿破仑的军事思想
①强调要积极采取攻势行动,为达到消灭敌人的目 的,把积极发动进攻作为自己的主要手段; ②要善于集中兵力,即在必要的时候,在必要的地 点,集中比敌人在此时此地更为强大的兵力; ③强调快速机动,认为行动的迅速可以弥补军队的 不足,快速的行军,能够提高军队的士气,增加 取胜的机会; ④强调突然性,注重出奇制胜; ⑤重视国家军事组织的完善和军队骨干力量的培养; ⑥重视赞扬,强调统帅的素质。

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开始了全然不同于核武 器时代的质的飞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 掀起了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变革的浪潮,逐 渐形成信息化战争思想。 目前,世界军事正处于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 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3.努力提升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 史使命的能力
(1)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2)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 安全保障 (3)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4)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4.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战略目标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战略步骤是分三个阶段,至21世纪中叶实现国 防和军队的信息化 发展方式是努力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双 重历史任务 发展动力是科技进步与改革创新
(三)现代军事思想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人类文明进入了现代历史 阶段。 一战结束后,出现了新的军、兵种;出现了陆、海、 空三位一体的战场空间;坦克兵、防空兵、化学兵 开始出现于战场中;坦克成为20世纪的主战兵器; 出现了许多新的军事理论。 “二战”中,空军得到了全面发展,出现了侦察机、 战斗机、轰炸机等飞机家族;出现了航空母舰、雷 达、导弹和原子弹等远距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二战”后期开始,出现了崭新的军兵种:战略导 弹部队;崭新的战争样式:核战争;出现了核战争 理论和核威慑理论。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2)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3)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 准备状态,转到和平时期正常建设的轨 道上来。
战争与革命
和平与发展
中国对世界形势的基本估计:
20世纪70年代以前 ——“战争迫在眉睫”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 “战争不 可避免,但可推迟” 80年代以后 —— “虽然战争危险依然 存在,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阐发了重战慎战的贵和思想。 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 胜因素 。 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 全胜战略目标。 阐发了以“致人而不致于人” 为核心的战争指导原则。

▲孙子兵法的影响
“兵学经典” 、“世界第一兵书”、 “百世兵家之师” 、“东方兵学的鼻祖” 文学家:“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 哲学家:“人生的哲学” 政治家:“政治秘诀、外交教科书” 医学家:“治病之法尽之矣” 商人和管理学家:必读教材
官兵一致 军民一致 瓦解敌军
(三)人民战争思想
1. 人民战争思想的含义 2. 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根据 3. 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
4. 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毛泽东:“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 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毛泽东:“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 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 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 来进行的战争。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 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 中国革命战争与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具体实践 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现代化军事实践经验 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 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战争观
▲私有制是战争的起源,阶级的产生和存
(4)科学合理地推进体制编制改革
4.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实质:不断推进军队建设,实现由数量规模 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 型的根本转变 重心是实施科技强军战略 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 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


5.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学
(1)先进的军事理论,历来是军队建设 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创新军事理论和作战思想
2.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
▲能够打赢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
局部战争 ▲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 ▲“五句话”的总要求:政治合格、军事过 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3.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1)大力加强装备建设 (2)大力强化部队军事训练
(3)从战略高度上培养和造就大批军事人才
(2)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积极防御是“攻势防御”,“决战防御”是 “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其基本内容,一是坚 持自卫立场,后发制人。二是把战略上的防御与战 役战术上的进攻相统一。三是对待强敌,持久取胜 在新时期,强调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问题 必须把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可能发生 的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以美国军事思想为代表,主要表现在:一是“总 体战争”和“联盟战争”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二是发 展火箭战略思想,大力发展核武器,研究核战略; 三是综合运用国家政治、经济、精神和军事力量的 “大战略”思想;四是重点准备“核威慑条件下的常 规战争”。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在世 界范围内取得蓬勃发展: 列宁军事思想;斯大林军 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
3.军队建设理论
(1)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是人民 军队的神圣使命 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 规化革命军队,是新时期军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实现两个转变 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 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 效能型转变 提高五种能力
协同作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 电子对抗能力、野战生存能力、 综合保障能力
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只有美、苏两个超 级 大国,别人没有资格 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 增长 国际竞争的重点已由军事竞争转向以经 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核威慑下 的和平
2.军事战略理论
(1)坚持和打赢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
1.我国有雄厚的战争潜力
2.有震慑敌人的“杀手锏” 3.高技术武器有一定的局限性 4.有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 5.有先进的军事理论作指导
基本特征: ——战争的正义性 ——战争的群众性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2.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3. 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 歼灭战是基本的作战方针 5.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6. 三种作战形式密切配合并适时转换
7.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
(1)历史悠久,著述丰厚 :中国古代军事思 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 (2)舍事言理,思辨深邃:从哲学高度进行观 察分析的思维传统,因而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和较高的理论概括性。 (3)崇尚道义,以和为贵:中华民族是一个爱 好和平的民族,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 以战止战。 (4)注重谋略,以智使力:讲究谋略,力求智 取 ,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
1.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
作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
2.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
深刻的影响。 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 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理论源泉。
第三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 的新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