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委考试黄河知识试题1、我们黄河母亲出生于青藏高原巴颜克拉山被麓海拔 4500米的雅拉达泽山以东约古宗列盆地呀。
冰川时期造山运动诞生了黄河母亲,至今已有120多万岁了。
从 1972年以来,黄河母亲26次连续断奶,当时饿得你是嗷嗷直哭啊。
2、2003年在郑州召开的《首届黄河国际论坛大会》,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相处”的新理念,使我们的治黄事业进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
3、数字黄河的原理:就是把黄河转换成4S信息数据输入计算机,想了解黄河一点便知。
4S是数字黄河的专业术语RS、GCS、GPS、GIS,分别代表遥感测量、地理定位、数据处理、定量分析四大系统。
4、这1493是什么意思?这可是三条黄河的缩写。
1493是数字黄河新设想,概括地讲就是围绕一个终极目标实现“四不”标准,采取九条措施,建设“三条黄河”啊。
5、标准化堤防三线建设,“绿树抱大堤,碧水映翠柳”,我们黄河的山是绿的,堤是绿的。
6、黄河风光:具有代表性的就有十五大名山,九大胜水和八大奇观。
十五大名山——阿尼玛卿山、巴颜克拉山、白云山、六盘山、贺兰山、祁连山、太白山、吕梁山、太行山、秦岭、阴山、邙山、嵩山、华山、泰山。
7、九大胜水:有五湖四海,有姊妹湖、青海湖、东平湖、大明湖啊。
四海——乌良素海、星宿海、青海和渤海八大奇观有黄河石林、龙门石窟、壶口瀑布、墩皇莫高窟、白石崖溶洞、三门峡、小浪底、黄河水体纪念馆。
8.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 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
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关于黄河的神话:1、、人们说黄河是“铜头铁尾豆腐腰”。
啥是豆腐腰?即是说从花园口向下到台前县孙口,这一段黄河经常决堤泛滥,大堤像豆腐一样松软,经不起风浪。
9.黄河断流始自1972年山东省利津,后来日趋严重。
1972~1998年的27年间,下游有21次断流,特别是90年代,年年断流,且首次断流的时间提前、断流时间和距离不断延长。
断流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 26天,330天无黄河水入海,断流起点已上延到开封柳园口附近,全长704公里,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
不仅如此,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继出现断流。
黄河源头1997年开始出现断流,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1999年春也出现了首次断流,完全暴露的河段达8公里。
10从水文上看,黄河断流属于水量季节性变化。
但实质上,断流是人类对水资源用量超过其自然限度,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
用水量剧增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特别是90年代以来,降雨、径流偏少,人均和亩均水量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干旱是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
11,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每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这些沟壑。
每年流失的 16亿吨泥土,绝不仅仅是把一条河染成触目惊心的黄色。
它随水而下,淤塞了湖泊,冲决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涤荡了平原。
12. 我国以占全球6%的径流量、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21%人口的温饱和经济社会发展。
资料三黄河长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2.76平方公里,流经9个省区,呈巨大的“几”字型。
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渠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于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1.5米。
主要支流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
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
干流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市交界处,1960年投入使用* 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磴口,1966年投入使用* 青铜峡水利枢纽:宁夏青铜峡市,1968年投入使用* 刘家峡水电站:甘肃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盐锅峡水利枢纽:甘肃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天桥水利枢纽: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交界处,1977年投入使用* 八盘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80年投入使用* 龙羊峡水电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大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98年投入使用* 李峡水利枢纽: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万家寨水利枢纽:山西偏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交界处,1999年投入使用* 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南济源和孟津交界处,2001年投入使用桥梁* 济南黄河斜拉桥:山东省济南市北侧。
1978年12月开工,1981年底建成。
曾更换几次钢索。
* 济南黄河公路桥:山东省济南市北郊。
1978年12月开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 济南黄河浮桥: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于市北洛口渡口,免费使用。
* 兰州黄河铁桥:甘肃省兰州市城北。
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竣工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
* 郑州黄河桥:河南省郑州市以北5.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四个不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试题一1、在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中,黄河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是洪水威胁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和(B )。
A、水污染加剧B、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C、管理落后2、黄河治理的4个指标是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和(D)。
A、环境不恶化B、水土不流失C、大堤不加高D、河床不抬高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A )干支流调水进入黄河上游,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解决黄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
A、上游B、中游C、下游4、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C)。
A、黄河河口管理办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C、黄河水量管理调度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5、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黄河水利科研发展,根据治黄发展的需求,(B)年成立了黄委会泥沙研究所,1991年更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重点开展以河流泥沙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水利科研工作。
A、1949B、1950C、1951D、19526、实体模型试验在治黄发展和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已相继建成了包括( D )、小浪底库区模型、三门峡库区模型、部分概化模型、基础研究试验水槽和土壤侵蚀土槽等在内的诸多实体模型。
A、河口河段模型B、宁蒙河段模型C、黑山峡河段模型D、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模型7、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A )标志水位。
A、树木B、石头C、浮竹排8、在黄河干流上游最早进行固定位置和水位定量观测与记载的地点是( D)。
A、今刘家峡水库坝址B、今龙羊峡水库坝址C、今沙坡头水库坝址D、今青铜峡水库坝址9、从民国时期开始按近代水文科学知识布设水文测站和进行水文观测。
黄河干流最早的水文站是陕县水文站和( B )A、陆浑水文站B、泺口水文站C、五龙口水文站D、小浪底水文站10、因为泥沙问题,世界很多水文测验仪器在黄河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黄委经过近两年的协同攻关,黄河水文泥沙测验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河流泥沙含沙量在线连续施测。
这种在线泥沙测验仪器名称是(C)。
A、雷达测速枪B、电波流速仪C、振动式测沙仪D、声学流速仪11、黄河流域的灾害主要有洪灾和( D )。
A、虫灾B、地质灾害C、涝灾D、旱灾12、黄河各河段的特点是:水主要来自上游,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历史上灾害主要发生在(C )。
A、上游B、中游C、下游D、上中下游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三大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A)。
A、耕作措施B、管理措施C、治沙措施D、经济措施14、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总体上分为三类不同区域,即:重点治理区、重点预防保护区和(B )。
A、重点禁牧区B、重点监督区C、重点生态移民区D、重点监测区15、黄河流域用水大户是( B)。
A、工业B、农业C、生活用水16、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入河排污量迅速增加,主要污染物是( D )和氨氮。
A、BODB、重金属C、氯气D、COD17、目前,入黄排污口排放达标率低,污染源主要为( A )。
A、工业点源污染B、工业面源污染C、农业点源污染D、农业面源污染18、黄河支流众多,直接入黄的一级主要支流有( D )条。
A、206B、304C、276D、11119、我委获得水利部重点实验室的是(C)。
A、黄河水文重点实验B、黄河堤防重点实验室C、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D、黄河河床演变重点实验室20、黄河下游滩区是下游河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防洪治河方面,滩区具有行洪、滞洪和( D )三种功能。
A、居住B、保安全C、抗洪D、沉沙21、黄河下游滩区居住大量群众,截止2007年底,下游滩区总人口是( B )万人。
A150B、189.5C、210 D、502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下游日渐开发,为了发展生产的需要,沿河诸侯先后筑堤。
黄河下游堤防始建于( A )。
A、春秋B、元朝C、明朝D、唐朝23、民国22年(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决口数十处,洪水泛及5省,灾民数十万,当年9月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委员长是( C )。
A、王化云B、张瑞瑾C、李仪祉D、张含英24、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多次改道,(D)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现行河道。
A、1911 B、1898C、1937 D、185525、黄河下游河道具有河道上宽下窄、( A )、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特点。
A、比降上陡下B、用水上多下少C、滩区地多人少26、在“96.8”洪水期间,花园口站最高洪水位94.73m,为该站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
在这次洪水中,花园口站出现的洪峰流量是(C)m3/s。
A、9200B、10260C、7860D、870027、黄河自然断流始于1972年,自1972年至1998年的28年中,黄河下游共发生22年断流。
黄河断流历时最长的年份是1997年,利津断流时间长达(A)天。
A、226B、145C、158D、21228、经国务院同意,授权黄委负责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工作。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始于(B)年。
A、1997B、1999C、2000D、200129、2002~2010年汛前,进行了以小浪底水库为主的调水调沙试验和生产运行,共进行( D )次调水调沙。
A、7 B、8 C、9D、1030、为了使黄河中游两岸滩地有限的容积发挥更大的减淤作用,2004年,开展了黄河小北干流连伯滩放淤试验,基本实现了( C )的试验目标,为今后大规模放淤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