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思考题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思考题

先秦两汉六朝文学思考题1.神话是怎样产生的?2.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神话故事,反映了一些什么社会问题?3.什么叫《诗经》的六义?国风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是怎样的?4.《左传》和《战国策》都是什么样的?它们的思想倾向和文章风格各有什么特点?5.《孟子》与《庄子》的文章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两篇作品加以比较说明。

6.屈原都写了些什么作品?《离骚》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对它任何评价?7.贾谊和晁错都有哪些代表作?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文章风格又有什么不同?8.枚乘与司马相如都有什么代表作?对他们的作品如何评价?试结合两篇作品加以说明。

9.《史记》的体例是怎样的?各种体例之间的关系如何?司马迁写《史记》的动机是什么?10.《史记》在人物描写上有什么突出的成就?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如何?11.汉代乐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12.《孔雀东南飞》主题的社会意义。

13.什么叫建安风骨?曹氏父子对诗歌发展的贡献,14.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15.左思、鲍照都有些什么代表作?各举出一篇来加以分析。

16.南、北朝的民歌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上有什么显著差异,试结合作品予以说明。

17.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什么著名的文学批评论著?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唐代文学习题:第一章:1、沈宋和文章四友对五律定型做出了什么贡献。

2、初唐四杰的创作有哪些新变化。

第二章:1、试比较李白和王昌龄绝句的不同之处。

2、王维山水诗和社会风气的关系。

第三章:1、杜甫律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第四章:1、大历诗人的心态与诗风之间的关系。

2、韩愈诗歌的险怪表现在哪些方面。

3、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第五章:1、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是什么?2、韩愈的记叙文有些什么特点。

第六章:1、唐传奇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有哪些?2、什么是变文?第七章:1、李商隐诗歌中的意境美表现在哪些方面?2、杜牧的诗歌有哪些特点。

第八章:1、什么是花间词人?2、为什么王国维是李后主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宋代文学习题:第一章:1、宋型文化与唐型文化的区别在哪里?2、宋代文学在总体上有些什么成就?第二章:1、宋初三体分别是指什么?2、王禹偁的诗风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第三章:1、柳永词的俗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赏析晏殊《浣溪沙》。

第四章:1、简述欧阳修革新诗文的过程。

2、王安石散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第五章:1、苏轼以诗为词表现在哪些方面。

2、苏轼的诗歌有哪些特点。

第六章:1、黄庭坚诗歌的瘦硬生新表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江西诗派的特征。

第七章:1、为什么王国维说周邦彦是创调之才多而创意之才少。

2、秦观词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第八章:1、李清照词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第九章:1、陆游诗风的主要风格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诚斋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十章:1、请结合作品说明辛弃疾的运刚为柔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十一章:1、姜夔词的清空骚雅表现在哪些方面?2、为什么有人批评吴文英的词风是“七宝楼台拆开来不成片段?”第十二章:1、什么是江湖诗派?第十三章:1、金代诗歌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2、元好问的诗歌是怎样反映时代悲剧的?元明清诗文习题一、填空1. 元代前期有较高成就的诗文作家是著有《静修集》。

《伯牙琴》的著作是。

号称元代四大家是、、、。

2. 元代后期出身农家,苦学成名的诗人是。

萨都剌的词颇有成就,代表作有《》等。

元未据有诗坛领袖地们的是,他的诗号为。

3. 被正史推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文学家是。

4. 刘基寓言体散文集集名是《》。

5. 刘基的散文体裁多样,而最出色的是散文。

6. 明初诗坛并称的“吴中四杰”指高启、杨基、徐贲、。

7. 明初“吴中四杰”中,以、的诗成就最高。

8. 被清赵翼推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的诗人是。

9. “青丘子”是的自号。

“袁白燕”指明初诗人。

10. 明弘治年间茶陵诗派的领袖人物是。

11. 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诗歌派别是。

12.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文学群体是。

13. 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文学群体是。

14. “前七子”以、为首;“后七子”以、王世贞为代表。

15. 明中叶《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编选者是。

16. 归有光的文集是《》。

17. 明中叶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是。

18. “童心说”的提出者是。

19. 明后期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是。

20. “公安三袁”指明代湖北公安县诗人袁宗道、袁宏道和兄弟。

21. 公安派在诗歌理论上提出的核心口号是“ ,”。

22. 公安派诗歌理论核心口号的提出者是。

23. 竟陵派诗人大力提倡的诗歌风格是“ ”。

24. “竟陵派”诗人的代表人物是、。

25. 公安派中,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26. 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是。

27. 明末复社最主要的领袖是,其散文的代表作是《》。

28. 大抵论明诗者,都推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

29. 明末小品文《西湖七月半》的作者是。

30. 清初著名遗民诗人,写了大量反映苏北沿海一带贫民生活的诗。

31. 清初曾参加武装抗清的岭南著名诗人是。

32. 《圆圆曲》的作者是。

33. 与钱谦益、吴伟业并称“江左三大家”的诗人是。

34. “南施北宋”指施润章、;“南朱北王”指、王士祯。

35. “神韵”说的倡导者是。

36. “格调”说的提出者是。

37. “肌理”说的提出者是。

38. “性灵” 说的提出者是。

39. 以诗、书、画“三绝”见称的“扬州八怪”之一的诗人是。

40. 在文学史上标志着古典文学时代终结和近代文学纪元开端的人物是。

41. 清后期热烈呼唤“风雷”,开一代诗风的诗人是42. 组诗《已亥杂诗》的作者是。

43. 最早从理论和创作上为“诗界革命”开辟道路的是。

44.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诗潮中著名的女诗人是。

45. 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是“ ”。

46. 南社中一位身着袈裟的诗人是。

47. “同光体”指晚清、年间的一个诗派。

48. 晚清“汉魏六朝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49. 清雍正、乾隆时期浙西诗派的主盟是。

50. 既是常州词派领袖,又是阳湖文派盟主的文学家是。

51. 清初三大散文家指侯方域、和汪琬。

52. 桐城派文家中,提出“义法”说的是。

53. 桐城派文家中,提出“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的是。

二、名词解释题1. 元诗四大家2. 铁崖体3. 《郁离子》4. 台阁体5. 茶陵诗派6. 前七子7. 后七子8. 吴中四杰9. 童心说10. 唐宋派11. 公安派12. 竟陵派13. 晚明小品文14. 《诗归》15. 梅村体16. 神韵说17. 格调说18. 肌理说19. 性灵说20. 南社21. 同光体22. 桐城派23. 阳湖文派24. 诗界革命25. 湘乡派26. 新文体27. 《古文辞类纂》28. 《骈体文钞》三、问答题1. 简述杨维桢诗歌的艺术特色。

2. 简述宋濂的散文成就。

3. 简述高启诗歌的特点。

4. 简述归有光的文学主张及散文创作特色。

5. 简述李贽“童心说”的具体内含。

6. 简述公安派的诗歌主张及其意义。

7. 简述张岱小品散文的特色。

8. 简述清初三大家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特点。

9. 简述姚鼐的文学主张。

10. 简述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歌的特点。

11. 简述黄遵宪、梁启超在改良派"诗界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12. 简述黄遵宪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13. 简述"南社"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14. 试述李贽的文学主张及影响。

15. 比较荀况的《劝学》与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

16. 评价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及其成就。

17. 举例说明陈子龙、夏完淳诗歌的风格特征。

18. 晚明小品文兴起的原因及艺术成就。

19. 比较清初"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

20. 桐城派散文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21. 分析龚自珍《尊史》中的史学观。

22. 论述龚自珍诗歌的艺术特点。

23. 论述黄遵宪进步的诗论主张。

24. 梁启超的文学主张和文学活动对晚清文学的发展有何影响?25. 分析"同光体"产生的背景。

第六编元代文学1、中国戏剧何以萌芽早而成熟晚?2、窦娥是否是反抗封建压迫、富有斗争精神的形象?3、《窦娥冤》是悲剧吗?4、王国维认为《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5、结合《救风尘》谈谈什么是喜剧与喜剧形象?6、《单刀会》的戏剧结构有何意义?7、《单刀会》如何对历史进行改编?其原因何在?8、为什么【明】徐士范说:“‘秋波’一句是一部《西厢》关窍。

”9、《西厢记》故事题材的流变。

10、为何说“《西厢记》天下夺魁?”11、《西厢记》之“化工”体现于何处?12、对比分析《董西厢》与《王西厢》。

13、对比《西厢记》与《东墙记》。

14、赏析马致远散曲【越调】夜行船•秋思。

15、分析昭君形象主题的演变。

16、分析《梧桐雨》的主题思想。

17、分析《汉宫秋》的历史剧特色。

18、分析神仙道化剧的思想内涵。

19、元剧“四大家”有不同说法: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明•王骥德《曲律》:“王实甫、关汉卿、马致远、白朴。

”谈谈你对“元曲四大家”的看法?20、“秋胡戏妻”故事的演变及其意义。

21、《秋胡戏妻》中罗梅英“要整顿我妻纲”之意义。

22、杂剧衰落的原因?23、你是否同意王国维下述观点?王国维:“余于元剧中得三大杰作焉。

马致远之《汉宫秋》、白仁甫之《梧桐雨》、郑德辉之《倩女离魂》是也。

马之雄劲,白之悲壮,郑之幽艳,可谓千古绝品。

今置元人一代文学于天平之左,而置此三剧于其右,恐恒将右倚矣。

”24、、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离魂”主题。

25、试评论下面二段话: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认为:“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

马之词老健而乏滋媚,关之词激历而少蕴藉,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

”又云:“王粲登楼第三折,摹写羁怀壮志,语多慷慨,而气亦爽烈,至后《尧民歌》,《十二月》,托物寓意,尤为妙绝。

岂作脂弄粉语者,可得窥其堂庑哉”。

26、对比分析《倩女离魂》与《两世姻缘》的艺术手法。

27、南戏的体制有什么特点?试与杂剧作一比较。

28、分析《琵琶记》主题和主要人物。

29、散曲与词比较,其形式上、风格上有何异同?第七编明代文学1、南戏与传奇之分别?2、分析《鸣凤记》的影响。

3、分析汤显祖的至情论。

4、赏析《牡丹亭•游园》:【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听生生燕语明如翦,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5、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比较。

6、试分析下面两段话:晚明王思任说:“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情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