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兜铃酸肾病研究进展

马兜铃酸肾病研究进展

1964年.吴寒松首次报道由于服大剂量木通煎剂引起急 性肾衰竭。近年来.国外学者报道服用含广防己的减肥药造 成慢性进行性肾衰竭病例,组织学证实为急进性肾问质纤维 化.此肾损害被称为“中草药肾病”。研究表明,木通、广防己 等中草药的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酸¨二1。近年,国内对马兜铃 酸肾病研究报道较多,因此学者建议把马兜铃属这一类中草 药引起“中草药肾病”改称“马兜铃酸。肾病”较为适合。马兜 铃属植物有350种,我国主要有关木通、广防己、汉中防己、 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寻骨风、威灵仙、大风藤及细辛等。 2发病机制
目前AAN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急性AAN常在短期 大剂量用药后发生,其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e);慢性ANN常在长期小剂量用药后发 生。其病理表现为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纤维化是 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此病病理 机制有多种观点和假说,近年来较多的研究支持细胞毒学说 及肾缺血假说。 2.1 细胞毒学说 (1)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或凋亡。黎磊
万方数据
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度变性、坏死、崩解,部分肾小管仅残留 裸露基膜或断裂,肾间质水肿,偶见少量淋巴及单核细胞散 在浸润,肾小球无明显病变,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免疫荧 光阴性。电镜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线粒体肿胀 及线粒体嵴消失,部分细胞器崩解,基膜裸露,肾间质水肿, 肾小球基本正常。此病变多发生在短期(甚至1次)大量服 用AA中药后。lI缶床表现主要为少尿或非少尿性急性肾衰 竭(ABF),可伴有肾性糖尿。还有肾外表现,如恶心、呕吐、 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及神经系统异常(视听力障碍、震 颤)等。除上述表现外,部分患者有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其 病理检查光镜下肾小球系膜增生,电镜见脏层上皮细胞部分 融合,此患者很可能同时伴发肾小球病变。 3.2慢性马兜铃酸肾病”o钆弘刀。 慢性AAN的主要病理 表现为分布不均的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光镜:肾间质呈 多灶或大片状纤维化,偶有少量散在或小灶状淋巴及单核细 胞浸润,肾小管呈多灶状或大片状萎缩或消失,肾小球无明 显病变或呈缺血性皱缩、硬化,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管周毛细血管损害。免疫荧光阴性。电镜:肾间质病变区有 大量的胶原纤维,肾小管基膜增厚、分层,部分肾小球基膜缺 血性皱缩、硬化。此类患者多因持续或间断小剂量服用含 AA药物后出现症状,主要为慢性肾小管一问质。肾病表现。 尿检验呈肾性糖尿及轻度蛋白尿,低比重及低渗透压尿,肾 功能呈进行损害,但进展速度不一,部分患者进展快,0.5一 1年进入终末期肾衰竭。部分患者隐袭进展,lO年以上才进 入慢性。肾衰竭。常伴贫血及轻、中度高血压。B超常发现肾 脏缩小,肾实质厚度变薄较其他非AAN慢性肾小管间质肾 病患者较早出现,且部分患者双肾大小可不对称(长径相差 l cm以上)。当慢性AAN患者若出现明显的均一红细胞血 尿,即应高度怀疑泌尿系癌症,而行相应检查。 3.3 肾小管功能障碍性马兜铃酸肾病[5。6’玩圳 此型AAN 病理改变轻,主要为肾小管变性及萎缩。光镜:肾小管上皮 细胞变性;部分崩解脱落,部分萎缩和管腔扩张,肾间质无明 显病变,有时可见轻度水肿或轻度灶状纤维化,肾小球正常, 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免疫荧光阴性。电镜:肾小管刷状缘 部分脱落,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部分细胞器崩解及脱落,肾
[11]Fan JM,Ng YY,Hill PA,矗a/.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 regulates tubular epithelial—myotlbroblast uanedifferentiation/a vitro[J].Kidney Int。1999。56(4):1455—1467.
要机制之一。国内研究认为,从与某些生长因子、细胞因
[收稿日பைடு நூலகம்]20074)44)6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安徽蚌埠233040 [作者简介]纵晓英(1970一),女.主治医师.
子、原炎症因子(如MCP—I)共同作用,可引起人类肾小管上 皮细胞(Hkc)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较大剂量的AA引起 Hkc不断细胞凋亡和转分化均逐渐加重肾小管萎缩。促进肾 间质纤维化旧’“1。对慢性AAN患者免疫组化检查,发现本 来不表达的理一平滑肌肌动蛋白(小SMA)及波形蛋白的肾小 管上皮细胞。此时出现高表达,且TGF.B1表达增强,定量分 析发现肾小管间质的a—SMA及波形蛋白表达面积与胶原
石口3于1999年提出“马兜铃酸(从)”具有“胞质毒”的特
性,长期滞留于细胞内,可以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特别 是近端小管上皮细胞。体内、外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均表
明,AA尤其短期内大剂量的从可引起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和坏死.出现急性AAN,中小剂量的AA可使细胞变性及萎 缩,发生慢性肾间质纤维化,逐渐出现瘢痕形成和问质纤维 化”…1及肾小管功能障碍型AAN,且电镜观察到AA对肾小 管上皮细胞超微细胞影响主要为核变异∞J。(2)肾小管上皮 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近年研究发现,肾小管上皮细 胞在特定条件下可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at),此 现象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一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TEMT)Lit],且此转分化可能与转化生长因子Bl(TGF.B1) 有关¨≈01,不少学者认为此转分化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重
生些堕堂堕堂垫三塑±!旦箜丝鲞笙!塑
83
【文章编号】1000-2200(2009)01-0083-03
马兜铃酸肾病研究进展
·综 述·
纵晓英
[关键词]肾疾病;药物/中毒;马兜铃酸;综述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 692:R 595.4
[文献标识码]A
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是近 年发现的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肾脏损害疾 病。主要是指马兜铃酸引起的急性、慢性肾小管一间质病 变,致急性、慢性肾衰竭和肾小管酸中毒。本文结合近年来 的文献报道,就疾病的命名、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 作一综述。 l马兜铃酸肾病的命名
l、Ⅲ面积高度相关,此结果说明了从能刺激肾小管上皮
细胞可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参与肾间质纤维化,并推测此 转分化很可能与其自身高表达TGF.131相关¨“。陈文等¨刨
认为,小剂量从反复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可激活该
细胞,甚至致其转分化,活化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释放TGF·
Bl等因子。通过细胞间“串话”(eF鸣s talking),作用于肾问质 成纤维细胞,激活后者合成及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致使肾 间质纤维化。 2.2缺血性肾损伤假说近年来有学者报道¨7J,肾间质微 血管病变,即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丢失造成的肾小管 间质缺氧性损伤是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临 床研究发现,关木通致ATN存在原发性肾间质微血管损伤, 肾小管上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表达可能参与损伤 过程,此微血管病变可能是肾小管中毒性损伤后修复不良及 病变慢性化进展的原因之一,此研究结果提示,AA对肾小球 毛细血管可能并无直接损伤,由于AAN病变,慢性化时肾问 质的纤维化组织可挤压周围血管或合并高血压而导致继发 性血管损伤,并推测AAN临床病理观察到的肾小动脉及肾 小球缺血性改变,可能主要与AAN的慢性纤维化有关¨“。 孔东等¨钊近期动物实验研究亦显示,管周毛细血管损害引 起的缺血缺氧可能是慢性AAN大鼠发生严重肾间质纤维化 的始动原因。 2.3马兜铃酸一DNA加成物(DNA-aduucts)致病假说国外 研究发现,在“中草药肾病”患者的肾标本中测到马兜铃酸的 DNA加成物,此种DNA加成物可持久的影响细胞功能,促进
疗l一2个月后病情好转或稳定,肾活检发现肾小管萎缩程
度有减轻,并有节段性上皮细胞再生。但因病例数少,糖皮
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及具体用药方案,目前尚无定论。 4.2中西医结合免疫调节治疗 薄守波等"副用虫草制剂
加泼尼松治疗14例慢性从N取得延缓肾衰竭进展的效果。
王会玲等。29J报道用甘草酸及肾十方治疗慢性AAN 26例,取
肾间质纤维化;并发现从-DNA加成物对泌尿系有致癌作 用,其致癌作用可能通过从·DNA加成物诱导p53基因突 变,导致原癌基因Ha.瑚激活而诱发肿瘤旧盈1。国内近年临床 研究发现,从及其代谢产物具有致癌性及肾脏损害忸驯。
2.4免疫反应假说有报道ⅢJ,AAN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 治疗获一定疗效,推测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但患者的肾间 质细胞浸润不明显,又很难支持这一说法,免疫机制是否参 与尚无确凿证据,但有学者认为即使是细胞浸润的纤维化阶段, 依然存在炎症过程(微炎症),此可能是激素治疗有效的缘故。 3临床及病理表现 3.1 急性马兜铃肾病"’16’圳 急性AAN的光镜下病理表现
[8】万晨旭。张金元.药典法定剂量、不同剂量的关木通对鼠肾间 质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06,6(4):174—176.
[9] 李恒,刘志红,裘奇,等.马兜铃酸I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 的实验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18(1):53—55.
[10]王会玲.张金元。周巍,等.马兜铃酸致肾小管细胞损害及释 放内皮素与血管紧张素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 病杂志。2004,5(9):501—503.
[5] 胡伟新,刘志红,程震。等.中药木通肾脏损害的临床和病理 特征[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3,12(6):504—511.
[6] 苏震,徐少伟,郑法雷,等.马兜铃酸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 分化和凋亡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2。36(5):301—304.
[7] 张晓明,郑法雷,李艳,等.马兜铃酸致大鼠慢性肾小管一问 质损伤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 (1):6—9.
小球基本正常。此型患者常于间断小剂量服含从药物后
数月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和(或)范科尼综合 征,同时伴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而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基本 正常。
上述三型AAN的表现可有一定重叠,如少数急性或慢 性AAN患者可伴随出现肾小管酸中毒;另外,此三型AAN 间也存在一定转换,最常见者为重症急性AAN向慢性转换。 4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