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酯》——酯的教学设计
王光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酯的概念、命名,同分异构体以及物理性质;
(2)根据酯的组成与结构的特点,理解酯的水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酯的水解反应原理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会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探究法等方法研究问题;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养成团结合作的品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关注自身生活实际,体会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分析以及重、难点的处理
本节课的重点是酯的同分异构现象以及酯的水解反应,同时酯的水解原理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在课程处理上,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羧酸、酯化反应等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归纳酯的结构特点以及分子组成,顺利导入到酯的定义和饱和一元酯的分子通式;通过对酯的分子通式观察分析,学生自然而然的联想到饱和一元羧酸的分子通式也是C n H2n O2,从而得出饱和一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在处理本节的难点——酯的水解反应原理时,针对学生对酯化反应的理解(可逆反应),结合学生在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以及选修4中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有知识体系,由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入手,分析发现酯的水解反应是酯化反应的逆过程,根据平衡移动的基础知识推测能够使平衡逆向移动的因素,然后小组讨论、设计验证实验方案,然后学生动手实验验证酯在不同的条件下的水解程度,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原有的知识,并在实验中得出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的结论,顺利构建了酯水解反应原理的新知识。
通过学生自主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将难点通过学生的参与与实践,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从而顺利的完成本节课程的三维目标。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并进式实验教学法,比较分析教学方法等。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情境:展示水果(图片)珍珠奶
茶让同学回答,为什么会有香
味?
【引入】含有酯,这些香味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类有机物——酯。
【板书】酯【同学思考并回答】
创设情境,增强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
让学
生感到化学就在生活
中,生活处处有化学。
【问题设疑】同学们,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的酯类物质?
【同学回答】生活中的各种空气清新剂、蔬菜、鲜花
以及食品中,还有上节课学到过的乙酸乙酯等
让学生以生活的有
心人出现在课堂上,培
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能从生活角度来体味化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前复习】
1.什么是酯化反应?写出乙酸、甲酸分别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中浓H2SO4的作用是什么?
2.写出一元羧酸和一元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通式表示羧酸和醇)?
RCOOH+HOR'
RCOOR'+H2O
3.酯化反应的过程中,羧酸和醇脱水的规律是怎样的?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思考、回答并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CH3COOH+HOCH2CH3 CH3COOC2H5+H2O
HCOOH+HOCH2CH3 HCOOC2H5+H2O
2.酸脱羟基、醇脱氢。
回忆旧知识酯化反
应,为接受新知识酯的
水解反应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
思维能力,由个别上升
到一般的认识。
【板书】一、酯的概念、命名和
通式
1.酯的概念:酯是羧酸分子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简写为RCOOR′。
根据前3个化学方程式给酯下定义,学生之间互相补
充,最后教师小结。
引起学习兴趣,变被动
学习为主动学习。
【板书】酯的命名
“某酸某酯”
课堂练习
写出下列酯的名称:(1)HCOOCH3
(2)CH3COO CH2CH3
做课堂练习;互相矫正得答案。
(1)甲酸甲酯
(2)乙酸乙酯
及时巩固、提高。
【板书】2、饱和一元酯的通式及
同分异构体
(1)通式:
结构通式
组成通式:C n H2n O2
【设疑】与哪类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1)由结构通式归纳出组成通式为:
可表示为:C n H2n O2
(2)思考并回答:与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3)学生练习C5H10O2的各种同分异构体。
对饱和一元羧酸和
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有
全面认识,并培养学生
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练习及时巩固、
提高,从而达到学以致
【举例】写出C4H8O2的各种同
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用。
【引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
映结构,通过对乙酸乙酯结构的
分析来进一步学习酯类物质的性质。
【板书】二、性质
1.物理性质联想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教师可展示样品得出
培养学生思维的拓
展能力,学会“由个别
到整体”,“由特殊到共
性”的研究方法。
【引入】观察乙酸和乙醇酯化发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引发学生思考乙酸乙酯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板书】2.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难点攻克】根据学生已有的化学平衡移动的基础知识,让同学思考有什么措施可以促使平衡尽量向逆向——酯的水解反应方向移动?
【引导探究】设计对比实验:探究乙酸乙酯在中性、酸性、碱性并加热的条件下的水解速率。
将学生按照作为分为小组,讨论,分析,总结得出实验设计方案。
【动手活动】由学生自主选出同学来进行实验演示。
向装有少量乙酸乙酯的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约5ml的蒸
馏水、稀硫酸溶液以及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三支试管放
入70-80℃的水浴中加热,加热3min,观察实验现象并完
成下列表格
序号反应速率实验现象
1试管
2试管
3试管
结论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思考问题,合作解决问
题的能力,在小组讨论
中,设计合理的实验方
案。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
能力、观察能力和得出
结论的能力,让学生感
受和体验获取知识的过
程。
掌握乙酸乙酯在中
性条件不水解,在酸性
和碱性条件下能够水
解,且碱性条件下水解
程度大。
【板书】【小结】乙酸乙酯在酸性、
碱性中的水解方程式
【讲解】书写酯水解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随堂练习】根据所学知识,你能尝试写出两种酯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水解产物?
酸性条件:酯+ H2O 羧酸+ 醇
碱性条件:酯+ NaOH 羧酸钠+ 醇
学生做课堂练习;互相矫正得答案。
及时巩固、提高。
【对比与提高】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完成酯化反应与酯水解反应的对比
【投影】酯化反应与酯水解反应的比较
(见右表)填写表格
酯化反应与酯水解反应的比较
酯化水解
反应关系
催化剂
催化剂的
其他作用
加热方式
反应类型
培养学生用比较的
方法学习和掌握化学知
识。
布置作业【学生课外拓展课题】现在的珍珠奶茶品种特别多,有各从生活实际出发,让
1、P63—1、3题
2、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了解香精对人体的利与弊。
种各样口味的,有很多做法,但更多的是用各种香精冲的,
而香精的成分有的就是某种酯。
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上
网搜索相关资料,同时也查一查这些香精对人体究竟有无
害处。
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源
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通过布置课外活动——
上网搜索相关文献,了
解香精对人体有无害
处,让学生认识到学习
化学的好处,进一步激
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