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科技(XX)股份有限公司 XX科技研发中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零一四年一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XX科技研发中心项目 (二)建设单位:XX科技(XX)股份有限公司 (三)建设单位负责人:Z(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四)项目性质:新建 (五)建设地址:Z (六)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建设科研办公楼一座,环保设备、安全卫生及消防设备等配套设备。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6905.21 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25400平方米,主要建设用于科技研发及相关配套设施。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7,500万元左右。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多渠道融资。
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XX科技(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前身为XX科技(XX)有限公司,系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013年9月,经XX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宁投外资批[2013]第08059号文件批复,XX科技(XX)有限公司改制变更为XX科技(XX)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股本总额为6,000万股。 XX科技是一家将移动通讯和移动互联网作为业务中心的,具有领先位置的软件开发外包公司。公司在嵌入式软件开发,国际化和本地化,Linux平台,Windows Mobile, Windows CE平台和JAVA平台的综合多平台测试方面,提供了广泛的外包服务。目前,公司业务主要聚焦于移动智能终端嵌入式软件专业领域,致力于向国内、国际客户提供高端软件外包服务,业务内容以行业解决方案为基础,涵盖咨询、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软件全生命周期作业,已成功开发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车载导航系统、平板电脑、电子书、多媒体一站式的全套解决方案。 自公司成立以来,在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客户遍布全球,与多家全球知名的芯片制造厂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卓越服务并获得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公司自成立以来多次获得各项荣誉,被认定为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重点企业,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协会副会长单位,连续第四年荣获“中国服务外包成长型企业百强奖”,多次入选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和软件出口企业20强;2011年、2012年荣获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中国区50强,亚太区500强等;2013年荣获中国(XX)软件谷“最具成长性软件企业”奖;成功通过CMMI4级认证。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XX科技经过七年多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将移动通讯和移动互联网作为业务中心并具有领先水平的软件开发公司。公司开发团队拥有多年的技术沉淀,在各类终端设备上都积累了深厚的开发经验,这些可以帮助客户有效地降低产品风险;拥有完整的技术链,从芯片的参考设计到底层驱动到系统的修整,到上层应用,到软件应用,具备了一站式的服务能力;熟悉多个芯片厂商,掌握了丰富的芯片技术,具备为终端客户提供产品咨询的能力。公司将始终利用并保持这一领先优势,在软件产业开发服务领域继续深入拓展。同时,公司将在新的技术领域如企业客户端、游戏开发、硬件外包等领域进行拓展,同时开发多种服务提供模式,以适应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 XX科技在承接软件开发外包项目的同时,还注重自有产品的研发,不断加大对自有产品的研发投入,不断完善自有产品类型,拓展新型合作模式。 尽管XX科技拥有着优秀的开发团队和深厚的开发经验,但因受制于开发场地和研发设备,XX科技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新的技术领域的拓展也十分有限,公司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也受到严重制约。 为适应软件行业发展的需求,发挥公司技术和团队优势,进一步拓展新的技术领域,打破公司发展瓶颈,公司拟建设自有产权的科研办公楼并配套相关开发设备等,以构建软件研发的新平台,实现更好的发展;同时,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全面提升企业科研开发水平,与相关科研机构实行横向联合,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实基础。 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科研办公楼一座,环保设备、安全卫生及消防设备等配套设备。项目建设能全面提升企业软件科研开发能力与应用水平,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项目建设是软件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实基础。 软件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也是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软件行业特别是软件外包行业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高技术产业,其实质是高新技术的竞争。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和产业规模的扩大,软件行业的竞争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从市场逐渐扩展到了整个产业发展的根基——研发能力上。随着软件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软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健。 (二)项目建设是企业自我完善和发展壮大的需要,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 软件行业是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而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核心技术的竞争。软件企业只有把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XX科技是依仗创新、研发不断发展壮大的公司。然而,在公司的发展进程中,高级创新型科技人才不足和科研手段久缺使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将成为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问题。 XX科技把实现做强做大企业的目标,锁定到新技术开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的发展方向上来,把新技术领域和新产品研发、运营作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决定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加大企业技术创新中,坚持走自主开发和合作研发相结合的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之路。把研发中心建设成为完善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平台,使企业拥有一批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以实现企业在成长壮大中自主创新、技术领先的目标。
四、可行性分析 (一)市场分析 1、软件市场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软件外包得到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的大力扶持,发展迅速,成为广受关注的新兴产业。 (1)全球软件外包行业现状及趋势 整体而言,过去十年,全球软件外包行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长远来看,软件外包已成为当今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产业转移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全球软件外包市场潜力巨大。 (2)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现状及趋势 中国政府对软件外包行业一贯采取大力扶持的政策,受中国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国内外需求市场的增长,国际性厂商与国内软件外包企业合作加深,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中国目前软件外包市场尚处于成长期,大多数软件外包企业仍集中于低端软件外包市场,而对中高端软件外包市场涉足不多、不深。这也是中国软件外包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但同时也是中国软件外包市场发展的契机;随着软件外包企业竞争加剧,软件外包市场面临洗牌、调整与整合,企业面临扩张和并购,中国软件外包将更加注重中高端软件外包市场,并在中高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可以说,中国中高端软件外包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智能终端市场分析 (1)整体分析 随着全球个人终端产品型态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最终用户将同时拥有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更多智能终端产品。为此,IDC在其报告中推出智能终端(Smart connected Device)概念,目前主要包括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三大类产品,其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占据了超过7成的比重。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诸如车载电子信息终端设备、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设备也逐渐纳入智能终端的范畴之列。 全球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信息终端设备等)及用户将持续迅速增长。随着全球消费者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内的智能终端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智能终端产品出货量增长迅速。根据IDC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球智能终端设备出货量达到12亿台,较2011年增长29.1%。 (2)智能手机 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受到全球消费者的亲睐,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根据IDC统计,2012年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7.22亿,较2011年猛增了46%。并且,智能手机在智能终端产品总出货量中所占比重最高,达到60%。 IDC预测,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44.0%,出货量将接近3亿台。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必将推动软件外包公司在智能手机(解决方案)软件外包的市场得到快速的发展。 (3)平板电脑 目前,计算机正在向微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移动智能终端也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征,这种特征除了应用在智能手机上,也广泛应用在携带方便、屏幕更大、功能齐全的平板电脑上。消费者未来打算购买的便携IT 产品中,平板电脑将成为用户的首选,选择比例会高于其他移动智能终端或其它类型的计算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笔记本电脑以及上网本的用户。目前,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众多智能终端设备商的重点发展方向。 随着平板电脑的普及,平板电脑相关的应用软件及数据服务也将随着用户群的增加呈现多样化的需求,将从现有电子书、邮件接收等传统应用的基础上向各个应用领域扩展。由于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采用基本类似的操作系统,所以平板电脑的(解决方案)软件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智能手机类似,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这也将推动软件外包公司在平板电脑(解决方案)软件外包市场上获得快速的成长。
根据IDC统计,2012年全年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1.28亿台,较2011年猛增了78.4%。并且,平板电脑在智能终端产品总出货量中的比重也由2011年7.7%增长到了10.7%。(2011年0.72亿)
(4)车载信息终端设备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而且汽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不过,中国汽车的车载信息终端装机率不高(2010年,该装机率为10%),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汽车车载信息终端的需求从多媒体娱乐向移动互联网及后台数据服务的转移,各车载设备厂商都面临着业务转型升级的压力,而业务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即是车载信息终端设备的(解决方案)软件开发。特别是随着车联网的普及与深入发展,车载信息终端设备解决方案作为车联网解决方案的重点内容将得以广泛应用,车载信息终端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