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光的偏振习题
一、择填空题
1、按照小说《隐形人》中所述,其主人公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喝了它以后,他就成为光的完全透明体,完全隐形了。
可是小说的作者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这位隐形人也看不见周围的东西,这是因为
(A )光束正好干涉相消;
(B )偏振光的布儒斯特定理;
(C )透明的视网膜无法吸收光线;
(D )入射光的全反射;
(E )对于不同波长的入射光,眼睛的焦距会发生变化。
答案[ ]
2、如图1所示,一束自然光入射到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2的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
已知反射光是
完全偏振光,那么折射角r 的值为。
3、(1)如图2a 所示 ,一束自然光入射在方解石晶体的表
面上,入射光线与光轴成一定角度。
这时将有 条光线从
方解石透射出来;
(2)如果把方解石切割成等厚的A 、B 两块,并平行地移
开很短一段距离,如图2b 所示,此时光线通过这两块方解石后将有 条光线射出来;
(3)在图b 中如把B 块绕光线转过一个角度,此时将有
条光线从B 块射出来。
4、将自然光入射到两个主截面互成60°角的尼科耳棱镜
上,可得到一偏振光。
若在两个尼科耳之间再放入一块偏振片,使其偏振化方向和两尼科耳的主截面各成30°角,则放入偏振片前入射光强与出射光强之比是 ;
放入偏振片前与放入偏振片后两次出射光强之比是 。
5、一单色光通过偏振片P 投射到屏上形成亮点,若将P 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一周,发图2
A B (b)
(a)
图1
i 0
现屏上亮点产生明暗交替的变化,由此,判定入射光是
A .线偏振光;
B .圆偏振光;
C .部分偏振光;
D .自然光。
答案 [ ]
6、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缝宽为a 的单缝上,在缝后凸透镜的焦平面处有一观察屏,如图3所示。
若在缝前盖上两块偏振片P 1和P 2,两块偏振片各遮盖一半缝宽,而且P 1的偏振化方向与缝平行,而P 2的偏振化方向与缝垂直,试问:
(1)屏上的衍射条纹宽度
[A] 增为两倍; [B] 减为一半; [C] 不变;
答案 [ ]
(2)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光强
[A] 增强; [B] 减弱; [C] 不变。
答案 [ ]
二、计算题
1、 线偏振光垂直入射于光轴与表面平行的石英晶片上,若入射光的振动方向与晶片的主截面成60°角,试计算透过晶片的e 光和o 光的光强之比。
2、如图4所示,一块折射率为n =1.50的平面浸在
水中,已知一束自然光入射到水面上时反射光是完全偏
振光。
现要使玻璃表面的反射光也是完全偏振光,试问
玻璃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应为多大(设水的折射率
n 2=1.33)?
3、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一方解石晶体(486.1,458.1==e o n n )上,其光轴方向垂直于纸面(图5a )。
如果晶体的厚度d =1.0cm ,自然光的入射角i =45°,求两透射光之间的垂直距离DC 。
图4图5a 图
5b 图 3
4、有一束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组成的混合光,当它通过偏振片时,改变偏振片的取向,发现透射光强可以变化7倍。
试求入射光中两种光的光强度各占总入射光强的比例。
5、如果起偏器和检偏器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
(1)假定偏振片是理想的,则非偏振光通过起偏器和检偏器后,其出射光强与原来光强之比是多少?
(2)如果起偏器和检偏器分别吸收了10%的可通过光线,则出射光强与原来光强之比是多少?
6、在两个平行放置的正交偏振片P 1、P 2之间,平行放置另一个以恒定角速度ω绕光传播方向旋转的偏振片P 3,如图6a 所示。
现有光强为I 0的自然光垂直P 1入射,t =0时P 3的偏振化方向与P 1的偏振方向平
行。
试求当自然光I 0通过该系统后,透射光强度如何变化?
7、一方解石晶体的表面与其光轴平行,放在偏振方向相互正交的偏振片之间,晶片的光轴与偏振片的偏振方向成45°角。
试求:
(1)要使λ=500nm 的光不能透过检偏器,则晶片的厚度至少多大?
(2)若两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平行,要
使λ=500nm 的光不能透过检偏器,晶片的厚度又为多少?已知晶片的折射率n o =1.658,n e =1.486。
图
7 图
6
第九章、光的偏振习题答案
一、
选择填空题 1.答案[ C ]。
2. 答案:21arctan 2n r n π=
−
3.(1)2 条; (2) 2 条;
(3) 4 。
4. 8 ; 4/9 。
5.答案 [ B ]
6.答案:(1)[A]; (2)[B]。
二、
计算题
1. 13
e o I I = 2. 1142θ′=°
3.sin 450.05cm CD BC =°=
4. 41,430
02001==I I I I 5.
(1)375.0:0=I I ; (2)304.0:0=I I 6.()031cos 416
I I t ω=− 即透射光的强度I 3是时间t 的函数,随着P 2的旋转,I 3做周期性变化。
7.(1)()42.910(cm)o e d n n λ−=
=×−; (2)()41.4510(cm)2o e d n n 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