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教学总结

课程教学总结

1、选择题20
2、填空题15
3、判断题10
4、名称解释15
5、解答题20
6、计算题20
該题涉及织物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艺。
学生成绩分布
课程成绩
成绩等级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人数
12
65
8
所占比例
14
76
10
平均值
81.43
任课教师签名:杨骏
教研室负责人签名系主任签名
课程教学中的不足方面与建议(存在的问题;今后教学应完善和改进的方面)
班上有部分文科的学生化学基础较差,对学习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和反应原理理解不透,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自己尽量改进教学方法,使其浅显易懂,让学生对印染工艺以及功能整理更感兴趣。








考核试题涉及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等知识点的覆盖面、难易程度、题目份量、所占比例等情况;
严格按教学大纲教学,选用教材为郑光洪的《印染概论》第二版,此教材为非印染专业学生学习印染工艺教材,是“十一五”规划教材。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设备图片、生产视频等方法系统介绍印染与织物的后处理生产过程。
“学”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基础、学习效果等学习情况)
学生对印染专业有较大的兴趣,因此学习积极性较高,表现在上课到课率较高。上课不迟到、早退,认真听讲。在实验课上,积极动手参与操作,对色彩的变化和自己印制的产品要求较高,能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课程教学总结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
印染与织物后处理
课程性质
考查
学分
2.5
任课教师
杨骏
职称
印染工程师
开课系部)
材料与环保学院
专业
教研室
染整教研室
修读班级
现纺121、122
考核类型
1.考式
考核方式
开卷
阅卷方式
任课老师阅卷
命题方式
自主命题








“教”方面(课程教学大纲执行情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和教学实施状况;教材选用与使用等)
2008年12月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