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表格模板找正方法

单表格模板找正方法

欢迎阅读单表对中法
单表对中法是将对中表架和百分表分别固定在相邻两机器的半联轴器上,然后各自转动两轴或同时转动两轴,通过百分表的读数来计算和调整对中状况。

该法的优点是:直观明确、表架简单、计算调整方便。

由于它从根本上消除了转子轴向窜动对对中读数的影响,因此对中精度较高,对大型多台单机组成的机组特别适用。

(一)单表法对中的基本程序:
1.测定对中表架(以下简称表架)的挠度,将挠度值在表架上打永久性标志。

对中时用实测值减去表架挠度。

即为表的实际读数值,底部的读数值应减去挠度的二倍,左右的读数应减挠度。

2.将相邻机器的两半联轴器沿圆周做出四等分标志(见附图5.1)
b

3.
4.b2、b3
“负”。

5.
6.
1.计算法
1)用计算法调整轴(A)支脚垫片调整量时应先测出D、Y、Z之值(见附图5.2),并用Ly和Lz分别表示前后支脚的调整量。

这种计算方法只是先将两轴找成一条直线,在实际调整时还应将各支脚处的膨胀量或收缩量考虑进去。

图5.2单表对中示意图
2)计算公式:
式中L——机器支脚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调整值,即
计算结果为正值时应加垫;为负值应减垫;水平方向只是用调节螺钉调整中心偏差而不是增减垫片。

A——两机器在垂直方向(A垂)和水平方向(A水)百分表读数的代数和;
其中:A垂=a3+b3
A水=a2-a4+b2-b4
C——调整轴(A)支脚中心与基准轴(B轴)半联轴器上百分表读数平面间的距离(Y,Z)和两百分表读数平面距离(D)之比,即Cy=Y/D或Cz=Z/D。

(见附图5.2)
B——基准轴在垂直方向(B垂)和水平方向(B水)百分表读数的代数和;
其中:B垂=b3-b1
B水=b2-b4
2.作图法
单表对中作图法是在单表对中计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最大优点是简单,直观、方向性好,尤其是在垂直面需要预留垫膨胀量及水平面上需要留出水平偏差时,这一优点更加突出。

缺点是比例不当时,误差较大。

下面以垂直方向的调整为例介绍作图法的步骤。

1)
5.3);
2
A1、A2A3和
B3
3
A4轴与A 4
B轴中心偏差=
2,A轴中心偏差=
2
把各轴中心偏差值分别标在画有安装曲线的座标纸上,得出C、D两点。

连接C、D两点成一直线并向A轴侧延长,与A轴支座处垂直线分别交于E、F两点,此DEF线(虚线)即是A轴中心调整前实际所处的位置线(见附图5.5)
图5.5调整前的实际位置曲线
5)确定支座处的调整量,在画有安装曲线的图上画出A轴的实际位置曲线后,两轴线在A轴支座处的偏差量Ly和Lz即是支座处的调整量。

经对中调整后的最终实际曲线应与对中曲线基本重合,两线的最大误差值应小于0.04mm。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进行水平位置的调整。

如果制造厂技术文件给出机组的对中曲线和各联轴器处的百分表读数值,上述步骤可简略,在座标纸上直接按比例画出冷态安装曲线和实际对中时的曲线,进行比较后即可确定支座处的调整量。

3.填表计算法
该法最大特点是适用面宽、运算层次清楚。

对于按直线对中,冷态曲线对中均适用。

计算表格见附表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