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
毕业论文浅谈开平碉的楼建筑与文化
系别:艺术系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完成日期 2011 年 4 月 18 日
吉林大学XX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选题浅谈开平碉的楼建筑与文化
院系艺术系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本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随着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申遗成功,开平碉楼慢慢地得到全世界的关注与重视,开平碉楼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开平也开始向国家旅游城市转型,虽然至今为止,交通、宣传力度等各方面仍然不足,但是也因为这样,使得碉楼也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其原始性质。
在未来的日子里,碉楼将会勇于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不断的寻求发展。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碉楼背后的文化背景与建筑特点,包括碉楼的建筑风格与工艺、内部的摆设及其意义。
研究方法、手段及步骤:
通过实地考察、参考文献等各种手段收集资料,根据自己的论文要求进行选材。
在导师指导下整理和丰富提纲,根据所收集资料,综合自己的观点扩展论述,最后成文。
参考文献:
[1] 李羡堂.南楼七壮士[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04
[2] 张健人,黄继烨.开平立园[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1
[3] 张国雄.赤坎古镇[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02
[4] 余沛连.心像•影像•开平碉楼[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09
[5] 黄继烨,谭伟强.申遗之路[M].XX:XX出版社,2003.02
[6] 武旭峰.开平碉楼与村落[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7.06
摘要
开平碉楼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产物,它的历史使命本应完结,但随着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使它再次从田野间的沉睡中苏醒过来。
开平碉楼充分地体现出华侨之乡对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主动吸纳不同文明的特点。
它的基础施工、墙体建造、表面装饰、顶部结构等,都结合着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体现着开平人民的建筑创新精神。
这是中外文化交流与人类文明交融的结果。
塘口镇是开平碉楼数量最多的一个镇,拥有着疑幻似仙的云幻楼、神秘诡异的鬼楼,华侨园林一绝的立园等众多蜚声国际的碉楼。
真所谓一座碉楼一个故事,身临其中,你会被它特定的文化气场所吸引,就好像穿越了时光隧道一样。
开平碉楼所表现出的并不单单是物质上的观赏性,更表达出华侨在外辛劳创业、思念家园,勇于创新的一种精神。
它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它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关键词:开平;碉楼;华侨
Abstract
kaiping castle as a product of the historical times, its historical mission should be end. But as kaiping castle and village declare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 make it awaken from sleepping field
again. Kaiping castle fully embody the overseas Chinese township of opening inclusiveness, inclusive of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activ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It will often successful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element and decorative parts, and sports a variety of materials and different building technologies. It fully reflects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 result of human civilization blend of peace. Human cultures and create mutual exchange, promote and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long history and charming achievement. Kaiping castle showed what is material is not only the view, the more express overseas Chinese toil entrepreneurship and miss home abroa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a kind of spirit. He broke the regional restriction, his influence is immeasurable.
KEY WORDS:Kaiping;Diaolou ;overseas Chinese
前言 (5)
1 开平碉楼的历史文化背景 (5)
2 开平碉楼的建造 (7)
2.1 开平碉楼的基础施工 (7)
2.1.1 “排木桩” (7)
2.1.2“三星锤” (7)
2.1.3“睡桩” (7)
2.2开平碉楼的墙体类型 (7)
2.2.1“夯土”墙 (7)
2.2.2砖墙 (8)
2.2.3钢筋混泥土墙 (9)
2.2.4混合墙体 (10)
2.3碉楼的表面装饰 (11)
2.4碉楼顶部的精雕细琢 (12)
2.4.1柱子 (12)
2.4.2拱券 (12)
2.4.3穹隆顶 (13)
3 碉楼王国-塘口镇 (14)
3.1疑幻似仙云幻楼 (14)
3.2“鬼楼”“鬼屋” (16)
3.3中国华侨园林一绝——立园 (17)
3.3.1别墅区 (18)
3.3.2园林区 (19)
3.3.3小花园区 (20)
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开平碉楼,顾名思义就是有碉堡的楼。
它是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它的分布范围很广,整个开平地区的每个乡镇、村落几乎都有,现存1833座,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文艺长廊”。
从现在开始,通过对碉楼的建筑构造、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将为你呈现出华侨用血汗所建成的无坚不摧的城堡。
图1 开平碉楼分布图
1 开平碉楼的历史文化背景
最早建造的开平碉楼,据说有四百多年历史。
但是那个时候碉楼并不普遍,建筑工艺和技术还没有成熟,建筑风格也都没有明确,而大量地表现了西洋建筑风格、使用水泥建筑的碉楼,是在20世纪的初叶到30年代。
这个时期是开平碉楼建造的鼎盛时期。
当年清朝政府日益腐败,加上客家人同土著人的械斗,使开平社会动荡不安。
那时正值美国西部发现金矿,华人便涌向那里当劳工。
那时候从美国回来的南方侨乡都被称作“金山伯”或者是“花旗客”。
这些人就是现在所说的“华侨”。
“华侨”的英文翻译为:OVER SEAS CHINESE,中文直译为“越过海洋的中国人”。
以前的人,把前往美国叫作“去金山”或者“去花旗”,出过洋的人被称作“金山伯”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比较富有。
但是,其中人生道路的坎坷和苦楚就只有这些归来的“金山伯”才知道,为了这份血汗钱,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旁人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