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组织变革与发展
组织改革阻力的调查与分析
9、 组织是否把水平基准瞄准世界先进的企业? 10、所有员工都了解客户的需要吗? 11、组织是否奖励个体和群体冒险及寻找问题的
根源? 12、组织有灵活性和合作性吗? 13、管理层是否与各层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 14、组织是否曾成功地实施过其他改革方案? 15、员工中否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6、组织决策快吗? 调查结果总分愈高, 客观上支持改革的动力越大 , 反之则低。
变革的动力
员工性质 技术 经济冲击
变革的动力
竞争 社会趋势 世界政治
有关概念
改革(change) 使事物或情形变得有所 不同。
改革措施(change plans) 有计划地采取的行动以 促使事物或情形有所变 化。
改革者或改革推动者 (change agent) 充当改革的催化剂并负 责处理改革事务的人。
一个新型风险团队是一家大公司内部的一家 小公司。对于象AT&T这样的巨型公司,新型风 险团队对于将有创造力的人从官僚体制中解放出 来尤为重要。 AT&T公司创立了11家风险公司, 其中一家开发了Pixel Machines ,该产品提供了一 种突出功能,即可以在计算机终端上生成高对比 度的图片。这些风险公司经营细心谨慎,并从AT &T的官僚体制中获得自主权。
–机制2:个人应有机会检验其他一些重要的人 ,是否接受和承认新态度和新的行为方式,从 而稳定自己对变革的态度,保持变革积极性。
给现状解冻
理想 状态
现状
遏制力 驱动力
给现状解冻
1. 驱动力:引导行为脱离现状的力量 2. 遏制力:阻碍偏离现有平衡状态活动的力量
知己知彼,因势利导之操作案例
-要戴防护眼镜吗?
变革阻力的克服
解决变革抗拒的策略 Tactics for dealing with resistance to change: • 教育与沟通(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 分享(Participation) • 促进和支持(Facilitation and support) • 谈判(Negotiation) • 操纵与收买(Manipulation and cooptation) • 强制(Coercion)
原状 不戴防护眼镜
驱动力:支持戴的理由 .保护眼睛 .应与企业合作 .按规定办事
目标 戴防护眼镜
遏制力:不支持戴的理由 • 眼镜太重 • 不美观 • 应自己决定
小范围推广之案例:风险团队
风险团队是用来在组织内授予自由创作能力的 最新技术。风险团队往往被配于独立的场所和设 备,以便于不受组织过程约束。这种风险团队保 持较小规模,以拥有自主权,不出现官僚主义。
群体惯性
组织改革阻力的调查与分析
➢ 1994年,斯瓦特(T. A. Stewart)提出如下组织改 革阻力调查问卷。(P344) 是 3 有点是 2 不是 1 1. 是否由最高领导人发起改革的? 2. 各层次的管理者都拥护改革吗? 3. 组织文化是否鼓励冒险? 4. 组织文化是否鼓励和奖励连续改革? 5. 高级管理层是否清楚地表达了改革的需要? 6. 高级管理层是否清楚地描绘了积极的憧憬? 7. 组织是否用具体的测量方法进行业绩评估? 8. 改革是否支持正在组织进行的其他主要业务?
组织发展的观念与目标
组织发展(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这个术语包括了建立在人本 主义的民主价值观基础上的 有计划变革的干预措施的总 和,它寻求的是增进组织的 有效性和员工的幸福。
❖外显的和即时的:言语抱怨, ❖含蓄的和延迟的:丧失员工忠诚和工作动机, 提高错误,失误,缺勤率
抗拒是改革的反馈与报警系统。
个体抗拒改革的原因
选择信 息加工
习惯
安全
对未知 的恐惧
经济 因素
组织抗拒改革的原因
对已有资 源分配的 威胁
对已有权 力关系的 威胁
对专业知 识的威胁
结构 惯性
有限的 变革点
有计划改革的目标: ✓提高组织适应环境变 化的能力 ✓改变员工的行为。
有效变革计划的特征
无意识的
抗拒变革的人
隐蔽的
幸存者
破坏者
可恶的人
不同意见者
有意识的
公开的
(来自:O'Coonor,1993)
上述四种人对于变革会有什么样的作用? 应该如何对待他们?
抗拒变革的方式
➢外显的或含蓄的(overt & implicit) ➢即时的或延迟的(immediate & deferred) ➢言语的或行动的(speech & action)
要不要进行改变还决定于需要变革的各种因素的乘积 要大于变革所花的代价, 否则就没有经济意义。
变革的内容
组织结构
工
技
作
任
务术人员列源自特变革的程序勒温三步模型(P339、347)
解冻
移动
重新冻结
变革的程序
• 解冻阶段
–机制1:目前的行为或态度必须真正地予以否 定,或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得到巩固。
–机制2:这种否定必须形成足够强的,能产生 对现状的内疚感或焦虑感。
–机制3:通过减少变革的障碍,或者减少对失 败的恐惧感来创造心理上的安全感。
变革的程序
• 移动阶段
–机制1:学习一种新观点或态度最有效的方法 是观察别人采用这种观点或态度的效果如何, 然后把那个人当作自己的榜样。
–机制2:审视环境,从中找到与变革相关的信 息。
变革的程序
• 再冻结阶段
–机制1:个人应有机会检验新的态度或新的行 为是否确实与改革初衷相符合,是否与实践的 效果相一致。
变革的征兆
➢ 决策的形成过于缓慢或时常做出错误的决策,以 致常常坐失良机;
➢ 组织沟通不良,造成不协调、人事纠纷; ➢ 组织的主要功能已无效率或得不到正常的发挥; ➢ 组织缺少创新,没有新的或良好的办法出现,致
使组织停滞不前。 格莱彻尔提出了公式: C=(abd)>x
C指变革, a指对现状不满程度, b指对变革后可能到 达情况把握, d指现实起步措施, x指变革所花代价。
第十三章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组织变革 组织发展 当代组织变革
煮蛙效应
• 将一只青蛙放在大锅里,里头加水再用小 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外界温度 慢慢变化,却因惰性与没有立即必要的动 力往外跳,最后被热水煮熟而不自知。
• 组织(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 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 环境之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组织 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 淘汰了仍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