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论文正文、参考文献、致谢样本

10论文正文、参考文献、致谢样本

1 引言
配电作为电能发变送配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电力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规模的两网改造结束后,配电网的布局得到了优化,但要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还必须全面实现高水平的配电网自动化。

2 供电区域配电网概况及配网自动化规划功能和目标
该区共10km2,区内110kV
进线2回内桥接线,分别引自上级
电阻接地。

二次设备原采用常规继电保护和远动,仅有遥测、遥信送往上级调度中心,通信通道为载波和扩频,备有商用电话。

3 对原配电网改造的主要内容
3.1 由于该110kV 统具备完善的“四遥”功能和微机保护功能,并能与调度中心、上级配调中心、本级配调中心、客户端RTU/FTU 等进行通信 3.1.1 后均以2 在每个企业的降压变加装网采用手拉手环网方案,可以在线路故障时就近的断路器自动跳闸,动作时间短,不依赖主站,对系统无冲击,避免了开环系统需开关多次跳合判断故障而带来的弊端。

3.2 接地方式的改变及接地电阻值的选择
采用闭环方式运行的配电网系统必须采用断路器,具备光纤通信信道,配置具有状态差动保护功能的FTU ,才能实现秒级恢复供电的要求,几个要素缺一不可。

5.2具有状态差动保护功能的FTU
态差动保护功能的FTU
5.3 与开环运行方式的结合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在一个供电区域内全部采用闭环运行方式,甚至有的区域主要采用开环运行。

因此,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DMS)必须考虑兼容闭环和开环运行方式。

这对DMS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在系统设计时在底层考虑,否则所打补丁很难与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SuperDMS-2000在设计开发阶段即考虑了这些因素,故能完全满足这方面需求。

6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对配电网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自动化也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闭环运行的配电网自动化是一个创举和突破,也是配电网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秒级的故障恢复时间满足了绝大多数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技术在发展,需求也在提高。

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近期与远期、全局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设计开发出先进、通用、标准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电力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空2行
参 考 文
空1行
[1] 《配电自动化系统》倪建立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 [2]
《城市电网中性点经电阻的研究》周莎编著,《贵州电力技术》,2000.1 [3] 《电路基础》刘健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
[4] 《电机学》赵军有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第二版 [5] [6] …… [7] …… [8] ……
空2行
致谢
空1行
在写论文的时候,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帮助,并与我单位的老师傅进行了技术上的请教,帮助我解决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细节性的问题,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了很有效的作用。

在此,仅向指导老师和在论文写作中给我以帮助的人们致以深深的感谢。

(致谢词各人自写,不得雷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