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钢设备管理篇

宝钢设备管理篇

技术
三方配合 操作 点检 检修
四个支撑 人员素质 技术创新 信息网络 基础资源
五制配套 六位一体
作业长制 计划值管理 点检定修制 标准化作业 自主管理
生产 设备 检修 采购 销售 人事
19
第一章 设备管理概述 第二章 设备点检定修制 第三章 设备经济管理 第四章 设备技术管理及计量管理 第五章 设备维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协调并积极协助开展设备一生管理工作
16
2、设备管理制度架构
设备管理 条例
设备功能 精度管理制度源自设备故障 与事故管理制度
设备维修 费用管理
制度
设备点检 管理制度
设备定修 计划管理
制度
纲领
目标
主体
设备管理概述
设备使用维 护管理制度
设备检修类 管理制度
备件类管理 制度
设备技术管 理制度 手段
17
设备管理概述
11
设备管理概述
12
设备管理概述
5、设备管理的要点
⑴ 设备前期管理
⑸ 设备的改造与更新
⑵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⑹ 设备的处置
⑶ 设备的检修
⑺ 设备的基础管理
⑷ 设备的维修外协
⑻ 教育与培训
13
设备管理概述
三、设备管理体系与制度构架
1、 组织体系
⑴ 组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管理结构扁平,机构简约,运行高效、控制闭环 • 集中一贯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 区域管理重心下移 • 集中管理、功能强化 • 基层设备管理组织结构优化 • 设备维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
14
⑵ 设备系统的框架
设备管理概述
公司经理
相关职能部门
设备部部长 设备部副部长
各厂(部) 厂长、部长
设备部部长助理
各厂(部) 设备助理
采购
管理
技术
集中控管
检修系统
现场设备管理 15
设备管理概述
⑵ 设备系统的框架 • 设备部的主要职责
宝钢设备总归口管理的职能部门 • 各生产厂(部)的主要职责
具体实施其设备管理的部门 • 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职责
事后维修
日常或定期的基础保养,可 最大限度地延长其零部件的
适用于非主线的简单设备或备用设备
使用寿命
10
设备管理概述
⑵ 关键设备与一般设备的维修策略 • 关键设备采取预防维修方式,必须提供适当的资
源,在技术、资材、质量上给予充分保证。 • 一般设备采取预防、状态或事后维修等多种方式
相结合的维修策略,避免过维修和欠维修,降低维修 成本。
1、设备工作指导思想
精益运行,追求资源最佳运作; 以人为本,提升设备管理效能。
2、管理目标
完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充分发挥优势资源 能力,运行和发展“精益化、网络式、互动型的设备 系统框架”,形成有效的设备保障体系和快速响应能 力,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6
构筑互动 机制
实施体外 培训
设计职业 生涯
设备管理概述
3、设备管理的评价
⑴ 设定评价指标 设备综合效率(OEE)、设备故障时间、设备有效(日历)作
业率、设备功能投入率、精度保持率等指标 ⑵ 评价形式
周期 周
月 年 不定期
形式
主要内容
设备状态例会 检修例会
对现场设备管理实绩及存在的问题、隐患进 行评价,形成《一周设备概览》等资料下发,帮 助基层改进工作
对公司每月维修成本、设备状态管理指标及
公司设备例会 定(年)修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指出
不足,促进整改
公司设备大检查
对设备、管理状况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 整改,为确保设备状态的稳定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备专项检查
不定期开展,形成专题报告,持续改进
18
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 最低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
设备管理概述
一个核心
点 检 定 修 制
两只轮子 管理
构筑技术 创新团队
攻克设备 重大难题
引进、消 化、输出
技术创 新保障
组织保障
主线 设备一生 管理
信息化 保障
基础保障
优化设备管 理信息平台
挖掘数据仓 库信息精华
发挥网站快 速传递功能
维修成本 维修资源 战略伙伴 物料申购 运保机制 OEE的 总成本价 6σ精益
集中管控 优化
确立
管制
优化 持续推进 值最大化 管理
关键 用性强、精度高、功能复杂、无在线替代的特 设备 点,发生故障时影响生产、安全或造成重大环境
污染的设备
设 备
一般 设备
除关键设备外的所有设备
9
4、维修策略
⑴ 各类维修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设备管理概述
维修方式
特点
适用范围
预知状态维修
直接维修成本低,过维修 少,故障率低
可离线或在线进行定期或定量检测、 监测或诊断其状态劣化倾向的设备
20
第二章 设备点检定修制 第一节 简述 第二节 设备点检制 第三节 设备定修制 第四节 检修工程管理
设备管理篇
1
第一章 设备管理概述 第二章 设备点检定修制 第三章 设备经济管理 第四章 设备技术管理及计量管理
2
设备管理概述
第一章 宝钢设备管理概述
一、宝钢设备管理的演变和发展 二、宝钢设备管理的架构 三、设备管理体系与制度构架
3
设备管理概述
一、宝钢设备管理的演变和发展
1、 装备的发展
运行状态
确保了设备的功能与精度,充分满 足了产品的质量、成本、品种、交货期 和产量的需求.
代表水平
国际上70年代 中后期的水平
国际上80年代 中后期水平
世界领先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装备
设计方式
全部引进
合作设计制造
以我为主的设计制造
分期建设
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二期工程建成投产
三期工程陆续投产
时间节点
1985年9月
7
设备管理概述
3、 设备分类
⑴ 按管理对象分为生产线设备和非生产线设备
直接参加生产或服务生产过
生产线设备 程的,且安装在生产线上的
各种设备及设施
设 备
不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的或
非生产线设备 不在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及
设施
8
设备管理概述
⑵ 按重要程度分为关键设备和一般设备。
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关键作用的设备。具有专
预防维修
维修成本高、易过维修、故 关键的设备或多故障、难维修、高投
障率较低
入、无备件的设备以及安全型的设备
改善维修
一次性的维修投入高,日后 的维修成本低,可完善设备 的性能、功能与精度,或降 低故障率
需确保功能投入、提高设备精度,延 长使用寿命或先天不足的设备,以及 不能满足产品质量需求的设备
投入的维修成本较低。通过
1991年6月
1994年9月
4
设备管理概述
2、 设备管理的演变
演变过程中几项标志性的特点: ⑴ 设备管理思想—倡导系统思考 ⑵ 设备集中一贯管理体制—追求精干高效 ⑶ 设备管理手段—实现信息共享 ⑷ 设备经济管理—关注价值效应 ⑸ 检修和备件管理—构建资源保障
5
设备管理概述
二、宝钢设备管理的架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