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美术史复习题简答题

中外美术史复习题简答题

二简答题1、如何看待艺术和观念艺术?在缤纷的现代艺术天地里,在20世纪的巨大变化的确令人感慨万千, 观念艺术认为艺术品是艺术家的观念和思想的物化形态和艺术是艺术与自然结合,探求艺术创造材料的无限性.艺术已发展到面向所有人,反映当代社会每一个方面,同人类生活和空间环境密切结合的境地,艺术开始走向生活,走向过程,也走向观念.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是什么?这是操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所得,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理论基石,‘师造化’不是单纯模仿自然,必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反之‘得心源’也非凭空而得,一味以意为之,而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二者协调,便会有好的作品产生。

3、简述淳花鸟画在题材、表现、技巧方面的特色。

淳是明代水墨写意花鸟画大师。

他的花鸟属文人隽雅一路,在题材上不求奇花异草、珍禽怪石,而多表庭院和自然中普通的花草、动物, 并借助于题诗,寄寓着高洁洒脱、有幽香自赏、超然绝尘的人格理想。

在表现上,不贵浓装艳饰,而尚简率的笔情墨趣和闲适的意趣。

在技巧上的突出贡献是他进一步发挥了水墨的功能,打破了明初以来宫廷所主导的工整妍丽的花鸟画风格,将写意花鸟画推向了新的阶段。

传世作品有《松菊图》、《牡丹图》、《设色花卉》等。

4、洪绶人物画有何特点?洪绶人物画与当时画坛流行的以描绘贵族仕女闲适生活的作品不同,人称其“放浪形骸,性行骇俗”、“磊落不羁”。

他笔下的人物或是官场失意落魄不羁、或是满腹才学不为时容、或不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爱情、或不与时俗同流而退隐山林,以及草莽英雄绿林好汉,构成其人物画容基调。

他为文学作品创作的木版画插图,手法简练,形象夸,衣纹线条古拙挺拔,设色古雅沉着,很有装饰趣味。

与当时北方子忠并称为“南北”。

5、简述“八怪”的艺术特色。

(2004年清华美院)“八怪”是泛指清中期活动在地区的一批画家,有燮、金农、黄慎等人。

他们在商品社会的生存竞争中,恪守文人的文化情操和文人画的传统,以梅、兰、竹、菊、松、石等为主要庙会对象,除了表现诸如清高、孤傲、绝俗等思想外,还通过题诗写文,赋予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容。

在艺术上,八怪发挥水墨特长,以简括手法塑造物象,笔墨纵横,锋芒显露,直抒胸臆,打破了成法约束,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恽寿平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之为“怪”。

这些画家形成了反映时代变化的新风貌,发展了文人写意画。

6、宋徽宗佶的艺术成就.北末年,身为皇帝宋徽宗佶不仅仅是最高统治者,也是绘画艺术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艺术创作是他帝王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却是一个有相当艺术修养和艺术才能的艺术家重视翰林图画院,经常参与艺事活动,他的花鸟画,有不少作品流传,且风格多样,可以看出他对传统花鸟画兼收并蓄的迹象.佶的艺术思想、绘画风格以及书体对后世都有影响。

书法诸体皆能,精于正,行和小楷.晚年创立“体”.开启一代文人画的新风,在画坛上颇有“古意”而独具丰采的画风,他提出艺术“复古”之实质是要开创新的画风,书画等同,主积极实践与艺术思想一致.山水画体现文人于简中求繁的意趣和对清幽淡远的境界的追求.花鸟画从工笔重彩向水墨写意过度的新画风.对元四家的影响很大.7、兵马俑的艺术特点.①这些兵马俑,阵列有序,军容严整,是“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王朝军的缩影,以宏伟浩大的气魄歌②兵马俑的塑造手法是非常写实的,将士、战马与真马、真人相当,服饰、装束都很逼真,容貌神情各不相同.③不同的容貌神情又是统一在全军威武雄壮的气势之中,无数自立静止的重复,给人以整齐一律之感,构成了俑丰富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美学特点.帝国的威力在艺匠的手下表现得无以复加.8、试述公麟的绘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成就及其在宋代绘画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艺术特征:线条健拔却有粗细浓淡,构图坚实稳秀而又灵动自然,画面简洁精练,但富有变化;题材广及人物、鞍马、山水、花鸟,既有真实感,又有文人情趣,而且所作皆不着色,被称作“白描大师”。

艺术成就:公麟是一个卓越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大师。

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尚有待更细致的分析,他创造了富于概括力的真实而鲜明的艺术形象,他掌握极优美的提炼形象的能力和表现技巧。

9、简述黄公望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黄公望是元代最负盛名的山水画家,是“元四家”之首。

他的山水画艺术大致有两种风格类型,一种为浅绛,山头多岩石,点线兼并,笔势雄伟而潇洒。

《富春山居图》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另一种风格是作水墨,皴纹极少,笔意简远。

《九峰雪霁图》是这类风格的代表作。

10、孟覜的绘画特色(2005年清华美院)孟覜是元代画坛上的中心人物,其绘画功力深厚,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无所不能,水墨、青绿、工笔、写意诸体兼备。

他在艺术主上标榜“古意”,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从文人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画,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反对南宋院画过分追求形似和纤巧;他又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认为“书画本来同”,将书法用笔引进绘画之中,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11、王曦之的书法主要作品及其在书法发展中的贡献.行书《兰亭序》《快雪时晴贴》,草书《初月贴》.精研笔法体势,博采众长.增损古法,载成新意,一变汉朴质书风,创始了妍美流变的新体,被后世誉为“书圣”,善行,草,字势雄强多变,为历代学书者所追随.12、吴道子的绘画技法有何特点?(2004年华南师大学)吴道子是唐代最富盛名的画家,在释道人物画上成就突出。

他以状如兰叶或莼菜条的笔法表现人物衣褶,圆转而有飘逸之势,被后人称之为“吴带当风”。

其独创的图像样式被称为“吴家样”,是僧繇的“家样”之后一种更加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

他又以焦墨勾线,薄施淡彩,后世谓之“吴装”。

13、唐代人物画的代表作品及特征(2005年清华美院)初唐杰出人物画家阎立本的传世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线描健劲,设色沉着,人物表情生动传神。

画圣吴道子的作品今已无一存世,但从传为其作品是为宋人所绘的《送子天王图》中仍可感受到“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的笔法特点。

唐代仕女画偏重描绘上层妇女生活的情趣,尽力刻画贵妇雍容华丽的仪容风度。

人物面部丰满、体态丰厚壮健,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

代表作有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挥扇仕女图》。

14、简述唐代仕女画的特征(2006年清华美院)唐代仕女画在题材上突破了汉至六朝时期贞女、烈女的藩篱,偏重描绘上层妇女生活的情趣,尽力刻画贵妇雍容华丽的仪容风度。

人物面部丰满、体态丰厚壮健,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

仕女画家著名者有萱与周昉。

15、唐代绘画在哪些方面有新的发展?2)山水画在严明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开始划分青绿与水墨、疏体与密体,奠定了宋元以后山水画主要表现手法的初基。

3)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之后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开花鸟画兴起之先河。

4)石窟、陵墓壁画创造出清新鲜明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的羁绊,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洋溢着时代精神。

5)唐代的绘画实践显示了唐代美学的实绩,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显示了唐代美学的深度。

16、展子虔《游春图》有何艺术特色?展子虔,唐画之祖,《游春图》是其留存下来的唯一作品,描写风光明媚、春色宜人的郊原,画面有‘远近山川、咫尺千里’之感,其特点是:山的描绘用单线勾勒,填以青绿山脚用泥金,金碧富丽;近处的树勾出树干,作上叉如鹿角的树枝,松身不画鳞,直接以赭石填染,松枝不画细针,只用石绿沉点,人物用笔点成后,加重色于上勾线分出衣折,全画面树木排列尚少穿插变化,表现了山水画从南北朝到唐代的过渡情况。

17、思训父子在山水画方面有何贡献?思训继承并发扬了展子虔的画法,用笔工致严整,得色浓烈、沉稳,画面格局宏伟、堂皇、华丽,装饰性很强,确立了山水画‘青绿金碧’一派的风格风貌,被后人推为‘北宗’或青山绿水画派之祖。

(代表作《江帆楼阁图》)昭道的画‘变父之势,妙又过之’,并首创海景山水,其作品《明皇幸蜀图》是一幅以山水景物为主的历史故事画。

18、《太白行吟图》(2006年湖美)南宋人物画大师梁楷的简笔画代表作品,以飘逸洒脱的用笔,简赅地勾画出诗人高洁超脱的气质。

梁楷在人物画艺术手法上的大胆变革,丰富了我国传统人物画的技巧。

19、何为“马一角”“夏半边”?(2004年华南师大学)南宋画家马远、夏圭的山水由于大胆剪裁,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因而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

这种“边角之景”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濛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

马、夏的边角之景是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把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加以突出,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诗意,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

20、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特征(2004年清华美院)宋代院体花鸟画强调深入观察动植物形象情状,讲求“形似”,重视“法度”,亦提倡新意、巧思与诗情,形成了精神完备、“高洁为工”的风格特征。

宋代院体花鸟画中既有精工富丽、设色浓重,表现宫廷中奇禽名花的黄氏体,也有清淡疏朗、淡彩着色,描写败荷凫雁的白体,但都工细写实、精妙入微。

21、简述清初画坛的基本格局。

清初画坛流派林立,山水诸派各自师承、地域相别,呈现出风格技法的多样性与不同的趣味。

但若从大处论及,可将诸画派归为两类:固守传统的“正统派”与破格创新的“创新派”。

以“四王”和吴历、恽寿平为代表的“正统派”注重对前人笔墨技法的沿袭和研摹,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由于过分泥古,使前人的技法规则变成了束缚自己的清规戒律。

以清初“四僧”和龚贤为代表的“创新派”,继承了明中叶以后兴起的突破传统的解放思潮,在艺术上敢破敢立,强调个性解放,提倡“借古开今”,反对泥古不化,利用和改造传统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真实的生活情感。

他们的艺术对清代和后世影响很大。

22、清初“四僧”的绘画有何共同特点?(2004年华南师大学)画寄托亡国之痛,抒发心的强烈情感。

四僧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限于临摹,不囿于挪用古法。

以个性鲜明的艺术,突破了四王派所表现的情感容。

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就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密切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

艺术风貌虽各不相同,在当时都是十分新颖大胆的创造。

23、谈谈海派的艺术特色海派即画派,指清末民初在兴起,以之谦、任颐、吴昌硕等为代表的绘画流派。

海派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24、岭南画派的主要艺术特点如何?(2006年美院)岭南画派以“二高一”,即高剑父、高奇峰和树人为代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