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体育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一年级体育下册教案全册

第二学期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二年级按课程标准要求,学习水平划分为水平一。

教材内容以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即走、跑、跳、投掷的能力,穿插韵律活动、基本体操、小球类等内容,教学方式以游戏式、主题式为主,精讲多练,多示范、多练习、技术要求不高,旨在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

二、教学目标运动参与: 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运动技能: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运用运动技能,并能安全的进行体育活动;身体健康: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的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正确的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三、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体育课的目的、要求有了初步认识。

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集体意识逐步建立,比较喜欢体育活动;在进行游戏、竞赛时安全意识较弱;独自完成简单技术动作的能力需要锻炼加强,展示自己的意愿强,记忆仍以机械记忆为主,课时:第2课时批注或反思学习内容:吃饭要定时、定量,不偏食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生长发育中所需要的营养常识;2.初步懂得什么是良好的和不良的进食习惯及其简单道理。

3.通过学习能改掉不良进食习惯。

教学重点:食物中的各类营养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课堂常规教学;2、引言:谈话进入:同学们跟老师说说平时自己的进食习惯,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3、同学们正处在长身体最快的时期,必须从各种食物中全面、合理地吸取营养,身体才能充分的生长发育。

那么、同学们知道我们生长发育中所需要的营养是从哪里获得的吗?——每日吃的食物中4、食物包括有:谷类、肉、禽、鱼、奶、蛋类、蔬菜、水果类,油脂和糖类等。

5、同学们由于在用餐上还缺乏知识,因此存在一些不良习惯,那么,什么是良好的进餐习惯呢?二、学习新课良好的进餐习惯:1、吃饭要定时食物消化的时间规律:人的胃像钟表一样,在有规律的工作,食物进入胃后,大约要停留5个小时左右才被消化,然后排入小肠,养料不断被身体吸收,胃就处于休息状态,所以两餐之间相隔5小时为宜。

因此每日安排早、中、晚三餐为宜。

违反规律的危害:如果不按时,什么时候想吃就吃,胃内就会经常积存一些食物,胃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而得不到休息,日子长了就会引起胃的消化功能紊乱,造成胃不舒服、疼痛、胃酸水等胃病;而且还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还会影响学习。

一日三餐的大体时间:早:6点半左右;中:11点半左右;晚:17点半左右。

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基本部分二、游戏块块集合规则:1、必须按信号散开,集合站队时要迅速。

2、分散和集合队伍时不准堆人,拉人,冲撞他人。

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

1、教师将游戏规则。

2、教师做示范。

3、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1、学生认真听游戏方法和规则。

2、学生练习比赛。

3、分组比赛。

结束部分一、放松;二、小结;三、下课组织: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情绪饱满。

2、下课。

场地设计教学回顾课时:第4课时学习内容: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批注或反思学习目标:1.使儿童知道游戏(主要指体育活动游戏)是一种体育的形式;2.理解教材中提到的游戏的几点好处。

3.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言,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对游戏好处的理解和认识,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表述做游戏可以“全面锻炼身体”和“调节大脑疲劳”的涵义;教学目标:一、导入新课1、课堂常规教学2、引入新课:用谈话式导入师:1)同学们有没有不喜欢做游戏的?2)你们都喜欢做什么游戏?3)你们都在什么时候做游戏?在课间,在体育课上,在课余生活中,几乎一有时间都做游戏,游戏咸成了我们离不开的好朋友。

二、学习新课师:那么,同学们知道做游戏有什么好处吗?讨论得出结论:1、做游戏可以全面锻炼身体;2、做游戏可以使大脑灵活;3、做游戏可以培养优良品德;4、做游戏可以使心情愉快;5、做游戏可以感受乐趣和调节大脑疲劳。

三、巩固强化1)师:提问刚才都讲了哪些做游戏的好处,2)我们该怎样坚持(讨论)3)鼓励学生坚持做游戏和正确做游戏。

四、课后小结思考在做游戏中要注意什么?要遵循什么才能让我们受益。

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基本部分重点:各节的动作要领及要求。

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大方有节奏感。

三、队列;排纵队,横队要求:排头要迅速到位,其余学生看齐边找好间隔距离。

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

1、教师讲站队的要求。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3、教师评定。

4、精神饱满动作轻松整齐一致1、学生认真听讲要求。

2、学生练习。

3、分组练习。

2/3 9 中结束部分一、放松;二、小结;三、下课组织: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情绪饱满。

2、下课。

1 3 小场地设计教学回顾课时:第10、11课时教学内容:原地三面转法批注或反思教学目标:1、掌握原地三面转的方法,正确运用原地三面转法。

2、让同学们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3、通过练习使学生的反应力提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原地三面转的转法教学难点:向后转的方向容易搞错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检查学生的服装,安排好见习生。

要求:声音洪亮、精神饱满组织队形:全班成四列横队○代表女生●代表男生★代表教师★○○○○○○○○○○○○○○○○○○○○●●●●●●●●●●●●●●●●●●●●2、复习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练习。

二、基本部分1、新课内容(1)向左转口令:向左——转,以左脚跟为轴,左脚跟和右脚尖同时用力向左转90度,重心在左脚上,右脚向左脚靠拢,转体时两脚挺直,两臂贴住体侧,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2)向右转口令:向右——转,以右脚跟为轴,右脚跟和左脚尖同时用力向右转90度,重心在右脚上,左脚向右脚靠拢,转体时两脚挺直,两臂贴住体侧,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3)向后转口令:向后——转,按向右转的动作要领向后转180度。

教法:1、教师讲解向左、向右、向后的动作要领,并做出示范,学生试着做动作;2、先集体练习,后分组练习;3、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纠正。

2、游戏“黄河与长江”游戏方法:全班成两路纵队在操场中间站好,一路纵队叫黄河,另一路纵队叫长江,两纵队之间距离1米,两路纵队背后各距离15米。

游戏规则:教师叫哪对,哪对就马上向前追,另一队向后15米处跑去,中间被抓住的同学,奖励下蹲5次。

组织图形X X黄X X长河X X江X X15米 X X 15米三、结束部分(1)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让我们学到了原地三面转的方法,在原地三面转时要注意预令和动令,向后转要特别注意转时的方向。

(2)作业布置课后自行练习原地三面转法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基本部分二、游戏:(障碍赛跑)规则:1、游戏者应在比赛中完成所规定的动作。

2、由小裁判评定动作正确与否。

3、每个队员的比赛次数相等。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4、找学生表演。

1、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2、学生练习比赛。

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4神饱满动作轻松整齐一致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2、学生练习比赛。

3、分组比赛。

2/3 9 中结束部分一、放松;二、小结;三、下课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2、下课。

1 3 小场地设计小垫子20块四个标志物四个小圆圈教学回顾课时:第14、15课时教学内容:1.游戏“投沙包”批注或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单手肩上投沙包需要合适的出手角度,2、技能目标:发展投掷能力和准确性,提高灵敏素质和躲闪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投包队员互相配合,寻找有利时机攻击;躲闪队员判断对方意图,及时躲闪。

教学流程:一、开始部分1、整理队伍2、师生问好,检查人数。

3、宣布本次课教学任务及要求4、整理服装、安排见习生。

教学要求: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做到快、静、齐。

二、基本部分1、绕操场慢跑;广播操《七彩阳光》。

2、复习投沙包1)学生六个人一组,面对马赛克墙进行练习,要求学生投出的沙包砸在马赛克墙上所画的线上下。

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的出手角度和发力方向。

2)完整动作练习,并观察学生动作,对做正确予以表扬,对错误动作予以指出纠正。

3、游戏“投沙包”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在场地上画两个8米长、6米宽的长方形。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两队,每队再分成甲乙两组。

甲组在长方形内,乙组站在两端线外,发令后,乙组用小沙包投击甲组队员,甲组队员在场内机智地躲闪,如果被击中,就退到界外;甲组队员如接住投来的沙包,则可救回一个退出场的同伴。

游戏进行到一定的时间,甲乙两组交换位置。

最后,以被击中少的组为胜。

2)游戏规则:投掷队员不得进入场内投掷,里面的队员也不能出界;场内队员可以接投来的沙包。

接住后,可以救回一个被击中的同伴;如没有接住,则算被击中,应退到场外。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可参与其中。

法制渗透点:《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二)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对于不按要求,不听指挥造成他人伤害的,可以给予相应处罚,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结束部分1、整理放松;2、小结本课;3、表扬课堂表现好的学生4、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课时:第16课时内容游戏课:端水平衡比赛;障碍赛跑;目的1、通过本次游戏课的学习,使学生锻炼学生平衡能力和坚强意志。

2、培养学生在游戏中锻炼保持平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1、队列:原地三种转法。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