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认识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中,和西方法制建设开始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特色性依然很强。
西方法制是民主和法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则包括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应该保持这种特色,并致力于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完善之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统一
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提出中国特特色的构想后,各个领域的建设都被冠以这个头衔。
中国特色社会法制建设从邓小平时代开始就不断被注入新的血液和元素,在与世界逐渐融合的同时,其中国特色也愈加浓厚。
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并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经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论。
邓小平同志注重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防止出现大失误和严重错误,特别是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的历史深度来论述民主和法制的问题,强调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部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不能寄托在一两个人身上,搞人治危险得很,而搞法律才靠得住。
由于问题提得如此敏锐和鲜明,所以邓小平同志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中国的事情“还是要考法律制度,搞法制靠得住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可以说邓小平同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道路。
到江泽民时期,他提出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要求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确立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当党的领导表现为党的意志经由立法机关上升为法律法规,进而由法律法规表现的国家意志来对国家进行领导和治理后,也就把党的意志痛国家的意志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了。
这样就既确立起啦法律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也理顺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为当依法执政奠定了基础。
确立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至高无上地位,是依法治国和一个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要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法制建设方面更侧重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他先后提出“八荣八耻”“以人为本”“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全面进步”“宪法法律至上”“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尊重和保障人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制精神”等等科学命题。
这些都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更加深远拓展其影响。
中国,一个特殊的国度,这不仅表现在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陆地面积排名世界第三、还表现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世界大国中唯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国家。
在这儿,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不一样,很多的特殊性,太多的差异性。
大家都了解一国的各项体制的建成与完善,在这之中都离不了法制建设,它
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首先得有法制建设,为何呢?如果有人犯罪了,怎么办?依法照办啊,但如果没有相关法律,社会就混乱了。
就如现在中国这样,很多问题都没有相关法律可以解决,这说明中国社会乃至中国就欠缺法制建设。
再有立法机关立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如果缺少第一环节,后面都无法继续,这既是特殊性,又是决定性的,这也在社会、国家中扮演的地位。
中国法制建设由于其特殊性就是国情差别,以至于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法制建设不完善,很多时候是无法可依,但法律范围也在渐趋扩大
2.法律体系混乱,有很多是自成一体或重复表达
3.法律执行过程僵化
4.法制建设方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价值法制建设不断涌现。
如“八荣八耻”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标榜自己是‘最自由、最民主’的国家,可想而知其社会各项建设已相当完备。
确实,在美国有相当健全的法律体系支撑着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它
1.法律涉及面广,确保有法可依
2.法律完备,各种法律文件分门别类
3其他法律也日趋完善,如环保、清洁能源方面
美国和中国由于意识形态和国情的不一样法制建设也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中国的特色性也表现得如此突出。
在今后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面党和国家应该根据客观事实加强特色行和法制性的建设:
1、坚持当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
2、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有机统一
依法执政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依法执政和依法治国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从主要靠政策治国到依法治国,无疑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变革和进步。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统一
以德治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是思想建设的主要方式,主张以德教民,以德化民,以德育人。
不能一味地用法律的强制手段解决思想道德问题,要注意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
4、坚持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优秀基因与借鉴人类社会法制文明成果的统一
传统法律文化有利于特色性的建设,人类社会法制文明成果则有利于与世界国际接轨避免闭门造车。
吸取这两方面的优秀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将会取得辉煌成就。
注释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部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参考文献:《重庆社会科学院学报》《中国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