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环节。
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征。
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课例打磨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预设。
主要做法如下:
一、分工是为了更好的合作
自主与合作是统一的,以自主为前提,合作为目标,在小组中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
因此,合作必须要有一定预设和合理的分工。
分工是为了更好的合作。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我们预设了个人自己读课文,找出问题后进行交流,再由小组汇总,汇总之后进行讨论解决的问题是否完整,再由小组成员共同探究。
先出发言人,在班上进行交流。
二、学生都要有发言的机会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小组合作也不例外。
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好的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这时就需要我们这些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
我们班的小组合作是这样规定的: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
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
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三、教师参与到学生们的小组合作中去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我们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应是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组汇报时,我们教师应先将多年来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
”让各小组成员们明白:他们是一个集体,成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共同钻研。
同时还可以尝试设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具有团体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