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怎么阅读名著一、记忆作者。
中国作家:记忆作家姓名、笔名、原名、字、号、身份、代表作;外国作家:记忆作家姓名、国别、身份、代表作。
二、略读名著。
读名著,要趁热打铁,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容易忘情节,正常阅读速度每分钟500字左右,追情节,忽略细节,了解故事梗概。
三、品读名著。
忽略情节,琢磨细节,掌握人物形象,主要事件,写作特点。
四、摘抄精华。
摘抄笔记,记诵部分精华语段,写作中灵活运用。
五、研究名著。
研究名著内容的各种关系和背景,提高对作品的理解。
六、讲述名著。
讲述名著中精彩片段,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思考作者留给读者的问题。
七、练习巩固提高。
通过练习巩固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内容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散文集。
文集生动地记录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这段时期的读书和生活经历。
《狗?猫?鼠》记述了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
《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保姆长妈妈的淳朴善良。
《二十四孝图》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进行了抨击。
《五猖会》回顾了儿时一次看庙会的经历。
《无常》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乡间迎神赛会时的活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了纯真快乐的童年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日子。
《父亲的病》在叙述父亲生病长期治疗的过程中,对庸医误人表示出了深深的愤慨。
《琐记》记述的是作者去南京读书的经历。
《藤野先生》怀念日本留学期间的老师藤野,并记述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
《范爱农》回忆和悼念了青年时代的挚友范爱农。
一、填空(未标为基础题)1.鲁迅,原名_______ ,字_______,_______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家和_______家。
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l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体裁)集,共10篇。
3.《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
4.他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_ 。
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6.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________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7.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_______。
8.有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_______。
9.《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10.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文章有________和________。
11.《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_______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_______》。
12.下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
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_;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拓展题)二、单项选择题(未标为基础题)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不重视自己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D、学医太难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A.一件B.两件C.三件D.四件4.《朝花夕拾》中,阿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5.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提高题)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6.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7.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A、《五猖会》B、《琐记》C、《父亲的病》D、《无常》8.《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A、《琐记》B、《无常》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9.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10.“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提高题)A、孔乙己B、范爱农C、藤野先生D、寿镜吾老先生三、判断题(基础题)1.《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
()2.《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3.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对中国人的轻视。
()4.《无常》是对保姆阿长的回忆。
()5.鲁迅是借《狗.猫.鼠》一文来表明他为什么那么讨厌猫的。
()四、阅读语段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
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选段文字选自。
(基础题)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提高题)3.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高题)4.读过这段文字后,你受到什么启示?(拓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周树人;豫才;浙江绍兴;文学;思想;革命2.回忆性散文3.弃医从文4.范爱农5.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6.《狗.猫.鼠》 7.范爱农 8.阿长;衍太太9.《无常》;《五猖会》10.藤野先生11.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范爱农;琐记;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以上8篇写出一篇篇名即可) 12.呐喊二、选择题D C C C D A B B D B三、判断题1.×2.√3.×4.×5.×四、语段阅读1.《狗.猫.鼠》2. 答: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 答:作者是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4.抓住《狗.猫.鼠》文章主题来回答:文章表述了他们“对弱者尽情折磨”、“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就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慨,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愤恨。
(大意对就可以)命题者:大田六中田民业审核者:武陵中学杨启赐仅供个人参考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 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