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成因
商业区(A)
住宅区(B)
工业区(C)
近
中等
远
最高
中等
最低
很陡
较平缓
最平缓
距离对商业区 距离对住宅区
距离对工业区
影响大,地租 影响较小,地
影响最小
变化大
租变化较小
•(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类型的关系。交通通达度 • 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 • 价格或地租越低。具体如下所示: •
模 •特大城市 —— 100
•(2)我国城市 •大城市 —— 50万~100 •的等级划分 •中等城市 —— 20万~50
•小城市 —— 20万人口以下
•2.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城市 等级
规模
提供职 能级别
提供职 能种类
服务范围
高
•大
•高
低
•小
•低
•多
•大
•少
•小
•3.城市等级体系的分布
分区
不断向市区外 缘移动,并趋 向于沿主要交
通干线分布
建筑质量上高级 与低级住宅区分 化;位置上高级 与低级住宅区背
向发展
市中心、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 位置
两侧、街角路口 通干线两侧
分布广泛
•城市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 一个城市能否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是否得到妥善、合理的处 理,特别是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合理组织。城市规划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各功能区之间要有便利的交通。工业区内部要有便利 的交通,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备与原材料,这些物质的 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工业用地 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布局,以降低 成本。居住区内部要有便利的交通,以方便居民生活。工业 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2)在城市建设中,要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从工业区与 城市的位置考虑:①出于经济、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考虑, 通常把一些不宜靠近居民区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的远郊;
•(3)给城市留有发展余地。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城市的建 设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虽然城市规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但城市的建设发展总会有一些现实条件下预见不到的变化, 这就要求今天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功能区的组织上要为未来 的城市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样从短时间来看好像是浪 费了城市利用空间,但却避免了后续发展中因某些功能区 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搬迁改造困难,因而符合城市发展的 长远利益,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 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如下表所示:
形 成
功能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形态
占地面积小, 集聚成片
呈点状或条状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 城市的最基本职 能,工业化后出 现分化
功能 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特征
经济活动最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 大;建筑物高大稠 密;内部有明显的
•距离市中心远近
•(主要因素)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 力
•收入导致•住宅区
•(2)社会因素 •知名度•种族 或宗教
•(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 对日后功能分区有 深 •4.发远展影变响化。: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四、不同等级的城市划分及其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等级划分 •(1)依据:•城市人口规 。
• 地、
、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2.等城不市同功类能型区。 •(1)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
•(2)主要类型 •住宅区:城市中•最广 •商业区:多位于•泛市中心 、•交通干线 两侧、或街角路口, •主要为•点 状或•条 •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 地区 捷
•①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 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②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 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E、F处): 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点):通达度较高, 地租较高。 •④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通达度较低,地 租较低。
项目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收入阶层
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面积大,质量高,有些是 面积狭小,质量
建筑质量独Leabharlann 庭院低,拥挤密集位置
多在内城,多与 多在城市外缘,多与高坡、
低地、工业区相 文化区相联系
联系
完善(如学校、医院、商
公共设施
缺乏,生活不便
店和绿地等),生活方便
环境质量
优美
较差
•3.(2007·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 曲 • 线图。读图,回答(1)~(2)题。
•答案:(1)B (2)D
• 对于城市等级与空间分布的关系,可概括为“高少远大多, 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其含义如下图分析所示:
•影响城市服务 •范围变化的因素
•4.(2009·福建高考)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 • 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 • 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下题。
B.自来水厂
• C.化肥厂
D.服装厂
•(3)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 )
• A.离城市远
B.山区多灾害
• C.靠近湖泊,湿度大 D.交通不便
•解析:(1)题,甲地位于城市边缘,近山近水 ,适合布局高 级住宅区;乙地位于市中心,适合布局商业区;丙地位于 城市边缘的交通干线附近,地价低且交通方便,适合布局 仓储批发区。(2)题,丁地处于河流下游、与盛行风向垂直 的郊区,在题目的四个选项中最适宜布局化肥厂。(3)戊地 环境优美,建大型疗养中心是合适的,但是从图示中可以 看出,其与市区的交通联系不便。
•答案:D
•2.影响该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 C.交通
D.政治
()
•解析:影响该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答案:B
•读德国城市体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城市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 • A.慕尼黑的服务范围最大 • B.慕尼黑的服务范围与罗森海姆相同 • C.罗森海姆的服务范围大于肯普滕 ••D解.罗析森:海图姆中的慕服尼务黑范城围市包等括级慕最尼高黑,服务范围最大。
•一、城市形态
•1.概念:每个城市都占据一定的•空
• •轮廓形状 。
间
,有着特定的外部
•2.与环境的关系 •(1)平原地区:城市用地较为•规整 ,多形成•集中 发展的城
• 市形态。 •(2)山区或丘陵地区:城市用地比较•破
碎 • 的城市形态。
,形成•分 散
发展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政府机关 用 •住宅用地
• 不大
• C.山区城市用地比较集中,往往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
态
• D.沿河谷发展的城市往往形成条带状的格局
•解析:城市形态往往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一般 来说,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 形态,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往往形成分 散发展的城市形态。河谷地区城市受地形的影响,其发展被 迫沿河谷延伸,形成条带状格局。 •答案:D
•(1)等级高的城市数目•较 ,相距较远;等级低的城市数
•
目较多,距离•较
少 。
近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 的。
套
• 读西宁市的城市略图。回答1~2题。
•1.从城市的地域形态看,与西宁市同属一类的是 ( )
• A.重庆市
B.成都市
• C.北京市
D.兰州市
•解析:从图中可知西宁市的地域形态为条带状,兰州 市也属于条带状。
•②对城市有一定污染、占地多、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 路运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城市边缘;③在城区及居住区 内,可安排一些污染小、用地少、无需铁路运输或运输量 不太大的工业。从工业区与河流、风向的位置关系考虑: 严重污染大气的企业一般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季风 的垂直风向和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严重污染水体的企业一 般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3)特点:无明确•界线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
式
• 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含义: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 ,也叫
• 城市地域结构。 •2.主要模式:•同心圆 模式、•扇 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形
•交通便捷程度
•影响地租的因素
•(1)经济因素
•(1)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 B.交通通达度提高
•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 D.城市规模缩小
•(2)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 ()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1985年的地价 分布规律是由市中心向郊区呈递减趋势,但2005年在郊区 形成一个地租次高峰,所以影响这种地价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交通通达度。第(2)题,甲处地价较高,因处于郊区,说 明该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适宜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 且高新技术开发区付租能力较强。
•2.右图为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据此
回
• 答(1)~(3)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
• 功能区是
()
•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