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优转差工作计划班主任培优转差工作计划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培优转差工作计划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对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培优重在拔尖,转差重在提高,在课堂上有意识给学生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课外转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转导训练。
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不管是优等生或是学困生,现已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时为别人,而是为自己;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通过学校开设青春期知识讲座,心理健康咨询课,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自身,看待别人,提高他们的自尊心。
为此,本学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转化观念各科任课教师的热心配合。
在工作过程中,观念能积极转化,注重优生的转导,对差学困生有歧视的心理,“恨铁不成钢”,急功近利的心态转变为能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当成一个人来看待,以培养学生素质的提高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在工作过程中能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学生的优点、缺点、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
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别人。
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使各科任老师能热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逃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
2、在班级里能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前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
3、在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环境。
努力把班级集体建设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过程。
如试行“今曰我当家”干部轮流制度,让每一个学生中的一些问题放给学生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相互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
4、实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
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活动时间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教师一次持续性讲课控制在10分钟以内。
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及至调节教学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5、开展心理健康咨询课。
心理常识讲座,讲座的基本模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小结课后测试,行为作业。
6、建立家校教育“互联网”。
7、培优培优,我认为重点不在优生上,而应放在抓中等生教育上面,使中等生向着前进的方向发展。
因为,中等生在班上占的比例最大,他们进可以成为优生,退则可成为差生。
一般说来,中等生与老师的接触机会较少。
他们在品行上没有突出的优缺点表现,会很少受到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学习上,成绩不上不下,也无需开“小灶”。
时间久了,中等生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自己在班上可有可无,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
这样,一些中等生就会裹足不前,学习滑坡。
要把他们培养成优生,就必须重视他们,对他们委以重任,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班上重要的一员。
我班上的小组长用的都是中等生,以月为一周期,选各方面进步明显的中等生担任。
我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月末由老师和学生一起,根据每人的工作表现和记录情况评出不同的等级,给予一定的鼓励,特别优秀的给予连任的荣誉。
实践证明,他们完成的情况普遍比优生好,得到了老师、学生的好评。
同时,我在班组的“一帮一”助学活动中,调整原来的“优对差”的固定方式,增加了“中对差”这个活动。
我给他们明示只有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才有资格帮助别人。
因此,他们感到了身上的压力,改变了以往的闲散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中等生一进步,就减弱了优生在班上的优势,增加了优生的学习紧迫感。
同时,带动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班级学风的进一步改善,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8、转差转差就是转化后进生,现在的后进生中有智力障碍的学生少之又少,多的是日常行为表现偏激,行为习惯差的后进生。
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我做到从情感上去感化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情像清泉,可以浇灌干涸的土地;情像阳光,可以温暖冷缩的心灵。
”我们班有个学生,头脑很聪明,体育成绩也好,但是经常打人,进电子游戏厅,还无故旷课。
这些不良行为导致了他的学习成绩也差。
他家和我家离得较近,我就常和他一起走路上学、回家,在路上,我就问他一些家里情况,抓住时机展开说服教育,让他明白班上的同学就像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体会到他与班集体是密不可分的。
他父母在外打工,我又经常同他父母电话联系,希望他们多关心孩子。
经过一段时间教育,这名学生变得爱学习了,成绩也上升了,还担任了班上的体育委员。
经常采用“走出去请近来”的办法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家仿或将家长请到学校来参加座谈会,了解学生背后的实际情况,沟通家校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每取得的一分进步都及时告知家长,争取家长们的配合。
我们相信只要学校的支持、老师的配合,我们“培优转差”工作一定做好的。
高二年二班林小军20xx/8/28扩展阅读:初三班主任培优转差计划初三班主任培优转差计划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和初中进行划片招生的实行,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有些问题确实要认真对待。
为使素质教育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班主任在教育观念上也要不断更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胜任工作,把德育工作做好。
初三的学生则显得比较成熟,他们面临升学的压力,此时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多进行一些方法指导,使他们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必能成功。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努力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有人说过: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之分,何况是竞争激烈的学生人群。
在任何一个班级中,即使是在最优秀的班集体之中,学生也是有差异的。
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就是要通过耐心的德育工作,使学生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发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使班上的后进学生向积极方面转化,使中等学生向优秀转化,使优秀学生能转化为出类拔革的特优学生。
在做学生的转化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最难做。
这些学生虽人数少,但活动能力强,对班级的影响也大。
他们很少是智力因素造成的,大部分是思想品德或学习习惯造成的成绩和纪律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
他们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
老师不应该歧视他们。
所以我在接班的第一次开场白中总要说:“我是从发展的观点看人,从智力发展的角度看同学们,现在的情况只能是以前的总结,不能代表将来,不能说明将来谁高谁低,现在学习好的同学和学习暂时不好的同学在qAR.人格上和要求进步上都是平等的。
我认为现在落后的学生到将来不一定还是落后学生,这要根据各人的努力程度,到最后才能看出结果来。
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促进每个同学发展进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觉到,班主任关心着全班的每一个学生,即使是后进生老师也不丢掉你,只要你努力。
要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一定要把握住他们各自的特点,弄清他们落后的原因。
要想使转化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靠班主任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经验对其实施“对症下药”。
这些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缺乏内动力,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自我管理的能力差,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低,学习不积极,不主动,方法不得当。
②生活、学习习惯差,情绪不稳定,办事没有计划性,处理问题时时间观念淡漠。
学习没有紧迫感,听之任之。
③学习方法有问题,基础差,接受能力也差(这部分学生人数少)。
④受家庭环境影响,父母教育思想不一致。
不管是哪种原因造成的,班主任自己都要有信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抓住最佳机遇对其进行教育。
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讲究批评的艺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转化。
对于基础差、接受能力也差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分析他们的优势,经常鼓励,只要自己努力,相信他们能够取得成功。
在学习方法上多给以指导。
如我们班的符珂同学,我接班的第一次考试中,她的数学仅考了12分。
平常上课很少听讲,经常和周围的同学说话,后来大家不愿和她说了,她就自己乱写、乱画,还做小动作。
上课几乎头都不抬。
我第一次和她谈话,只谈了一个问题,就是上课让她把头抬起来,眼睛踉着老师转,把精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
谁知她却说:“我从小上学就不爱抬头看黑板,不抬头也可以听见老师讲课。
”看她的态度不佳,我并没有生气,就半开玩笑地说:“平常你在家看电视节目,你是否把电视打开后,躲回房间关上门听电视呢?”她无言以对,不好意思地笑了。
此时,我认真耐心地批评教育她,我说话的态度是诚恳的,语气是平和的,最后我向她提出要求:第一,上课不能不听课,干一些与上课无关的事。
第二,要尽力交作业(因为开学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见她交过作业,组长每次向她收作业时,她总是以各种理由不交)。
果然,谈话的第二天上课时她能抬头看黑板了,听老师讲课了。
但是还不能坚持,作业照样不交。
我又问她为什么不交作业。
她说:“你让我上课抬头听讲,没有说让我交作业!”她还感到很委屈地掉了眼泪。
看来我是有点操之过急了,对这样的学生做工作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要求也不能过高。
所以当时我还表扬了她,说她说话算数,上课能听讲就是进步,但要坚持。
期中考成绩一下来,她看到自己考的分数很低,竟伤心地哭了,主动找我问,她该怎么办?我让她自己谈她的学习情况,再让她与别人比一比,她很准确地找到了自己学习差的原因:基础太差,自己还不想学,接受能力又不如别人,并且上课老想着下课怎么玩儿,不想写作业。
对她的这些缺点,我没有严厉地批评她,反而说她能主动找老师谈话很好,并且分析问题的原因也很客观,不是接受能力差,而是数学课本身的特点是课程前后联系比较紧,前面的知识没有学好,影响到现在的学习了。
我又告诉她应该怎样学数学,鼓励她期末要争取考60分。
她表示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学习。
在元旦到来时,她给了我一张精美的贺年卡,卡上说我是第一位真诚关心她的老师,并表示一定要把数学学好。
通过努力,在期末考试时她考了58分,离60分及格只差2分的距离。
她更有信心了,她说:照这样下去,到初三时,一定能赶上大家,说不定还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将来上大学。
对于那些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后进学生,班主任老师不仅要耐心说服,还要以真情感化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