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析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疗程,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标签: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是指由于前屈伤力导致椎前体前柱压缩,脊柱后部的椎弓出现轻度牵拉损伤[1]。
其致病原因主要是创伤造成的,同时,出现在老年患者中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也多为压缩性骨折。
其多发于下胸段和上腰段,若压缩程度严重,脊椎的后柱棘突会出现损伤甚至出现局部畸形或肿胀瘀斑。
单纯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为稳定性骨折,一般无神经损伤症状[2]。
本文探究了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
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经CT 扫描检查,所有患者损伤均为屈曲型单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合并脊神经症状,椎管形态完整。
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0.2±3.5)岁,病变部位为:T11 12例,T12 10例,L1 20例,L2 8例,L1、2、3 5例,L2、3 1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39.8±3.8)岁,T11 13例,T12 11例,L1 18例,L2 7例,L1、2、3 4例,L2、3 12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传统的快速过伸复位后石膏背心外固定术法治疗,又称为Watson-Jones法。
1.2.2观察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法,主要方法步骤如下。
1.2.2.1牵引疗法患者保持仰卧姿势位于平板上,在受伤的椎棘后方垫上高约4~15 cm的枕垫,枕垫高度逐步增高。
利用患者的腰椎进行腰椎、胸部、骨盆等牵引,牵引的重量保持在约为体重的1/4,持续3~7 d,每天持续2~3 h,约为1 h/次。
1.2.2.2运动功能锻炼一般在结束手术后3~7 d等患者全身状况改善后,可
逐渐进行运动功能锻炼。
主要包括五点式、三点式、飞燕式。
五点式:患者俯卧于床板上,用头部、双肘部及足跟支撑全身使脊柱延伸,腰部腾空,达到拉伸锻炼的效果[3]。
三点式:不用双肘,仅有头部及足跟支撑身体做脊柱延伸活动。
飞燕式:抬头挺胸,双臂后伸使胸部离开床面,双腿并拢延伸翘起离开床面。
坚持反复交替练习3~4次/d,每次30~40下,按照具体情况增加次数,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同时坚持进行腰背部肌肉锻炼3~6个月,一般在2个月后可逐步进行下地活动,此时还需加强床下锻炼。
1.2.2.3预防治疗一般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还常发生于老年患者,因为他们年龄较大,情况特殊,容易发生并发症,所以还需做好预防治疗。
切记要定期及时给患者进行腰背部按摩,防止发生褥疮,有条件还可以使用褥疮防治垫。
指导患者做四肢关节、肌肉主被动训练,防止出现肌肉萎缩和下肢静脉血栓等[4]。
1.2.2.4综合物理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主要包括磁疗、超短波、中频电疗、磁振热治疗、红外线治疗等。
1.3判定疗效显效: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脊柱活动基本正常,日常活动及工作不受限制,X线片显示压缩椎体高度恢复>90%;有效: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脊柱活动不受限制,X线片显示压缩椎体高度恢复>70%;无效:临床病症及X线片均无变化甚至加重。
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为73.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0%,显然,观察组的疗效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是指由于前屈伤力导致椎前体前柱压缩,脊柱后部的椎弓出现轻度牵拉损伤[5]。
其致病原因主要是创伤造成的,同时,出现在老年患者中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也多为压缩性骨折。
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采取保守治疗,主要是口服止痛和抗骨质疏松药物并加以支持治疗[6]。
而综合康复治疗法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明显提升。
其主要包括:牵引疗法、运动功能锻炼、预防治疗及综合物理治疗等。
运动功能锻炼主要有五点式支撑法、三点式支撑法及飞燕式支撑法,有助于患者恢复。
物理疗法可以减轻疼痛、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的愈合,还能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预防骨质疏松。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疗程,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Fairbank JC,Couper JB,etal.Theoswestry low back paind is ability question naire[J].Physio therapy,2012,66(8):271-273.
[3]饒书诚.脊柱外科手术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8):202.
[4]王和鸣.中医伤科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3(4):190.
[6]董扬,王永刚,王哲军,等.保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3(12):185-186.
[7]吴向武,潘宏武,夏永法,等.垫枕法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J].中国骨伤杂志,2012,4(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