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针对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发
展中所出现的矛盾问题: 一方面为促进旅游景区 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景区进行适度开发; 另 一方面,景区管理人员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景区 过度开发,忽略景区的管理,造成景区生态环境遭 到严重破坏。 本文利用可拓分析理论对旅游景区 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并进行形式化的表述,从 而为有效实施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 策支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 以迅猛发展,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 越来越大。然而,旅游业迅猛发展中出现的景区旅 游资源破坏,景区内环境污染严重、景区及其周围 地区社 会 文 化 受 到 严 重 冲 击 等 问 题 也 日 益 突 出 , 严重影响了景区的长久发展。 所以在旅游景区推 动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刻不容缓。 可拓学
[2 ]
是我国学者创立的一门新学科,可用
于解决矛盾问题, 主要研究事物的可拓性及开拓 创新的规律和方法。 可拓分析方法已被学者们广 泛使用于不同方面,并取得良好效果。 收稿日期: 2012 - 05 - 17
作者简介: 李桥兴 ( 1973 - ) ,男,广西平乐人,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研究方向: 管理 科学与工程,数量经济学,应用数学。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 / 11
总第 427 期
商业研究
COMMERCIAL RESEARCH
文章编号: 1001 - 148X ( 2012 ) 11 - 0180 - 04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李桥兴,张 婷
730000 )
( 兰州大学 管理学院,兰州
摘要: 本文以西北某旅游景区为例, 通过分析该旅游景区资源环境条件及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 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从景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方 面着手,制定相应的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物元和条件物元, 得出景区可持续发展中的矛 盾问题的可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散分析、 相关分析、 蕴含分析和共轭分析等四种可拓 分析方法,进而得出相应的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 旅游景区; 可持续发展; 可拓分析 中图分类号: F592. 3 文献标识码: B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 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 旅游开发的可能性
[1 ]
一、确定目标物元和条件物元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包含了旅游经济可持续性、 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和旅游社会可持续性三个 方面。旅游经济可持续性是指在保证另外两方面 不变的情况下,开发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促进经 济的持续性增长; 旅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指 旅游业的发展要在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 力的范围内, 合理有效利用旅游资源并保护与改 善旅游环境; 旅游社会持续性要求旅游业的发展 要能够促进社会进步, 并能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 活质量及保证旅游地社会稳定以及对当地传统文 化进行保护和宣传。 在此基础上确定某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 通过旅游开发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带动旅 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就业, 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对景区进行合理开发与规划, 做到开发与保护并 举; 加强景区环境保护管理, 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并着力提升景区品牌形象。 根据上述分析, 设定如下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 其中 G1 为景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 G2 为景区旅游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 G3 为景区环境
总第 427 期
李桥兴: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 181 ·
可持续发展指标。 G1 =
( 一) 对目标物元和条件物元的发散分析 v11 v12
[
N
旅游景区总收入 c11 旅游容量控制 c12 旅游地就业带动系数 c21 知名度 c22 管理服务水平 c23
]
=
[G ]
G11
12
从目标物元或条件物元出 利用基元的发散性, 发, 可以发散出多个基元集。 可以对物元进行“一物 一征多值、 一值多物 ”等发散, 如对上述基元 多征、 G12 , …, G12 } . . . ; F1 -| { F11 , 进行发散: G1 -| { G11 , F12 , …, F1n } . . . . ( -| 表示发散) 。 v111 ) , G112 其中 G111 = ( N, 旅游商品销售收入, = ( N,餐 饮 业 收 入, v112 ) , G113 = ( N,住 宿 收 入, v113 ) , G114 = ( N, v114 ) , G115 = ( N, 游览收入, 其他收 v115 ) . . . 入, G212 , …, G21n } 对 G21 进行发散得 G21 -| { G211 , 其中 G211 = ( N, 景区宾馆为当地员工提供的岗 v211 ) ; G212 = ( N, 景区饭店为当地员工提供的 位数, v212 ) ; G213 = ( N, 岗位数, 景区为当地员工提供的导 v213 ) ; G214 = ( N, 游岗位数, 景区为当地员工提供的 v214 ) ; G215 = ( N, 管理岗位数, 景区为当地员工提供 v215 ) . . . 的个体户岗位数, G232 , …, G23n } 对 G23 进行发散得 G23 -| { G231 , v231 ) , G232 = 其中 G231 = ( N, 人 力 资 源 状 态, ( N, v232 ) . . . 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程度, 对 G31 进行“一 物 多 征 ”发 散 得 G31 -| { G311 , G312 , …, G31n } ; 对 G31 进行 “一征多物” 发散得 G31 -| { G311' , G312' , …, G31n' } v311 ) ; G312 = ( N, 其中 G311 = ( N, 污水处理率, v312 ) ; G313 = ( N,废 气 处 理 率, 固体 废 物 处 理 率, v313 ) . . . ; G311' = ( 景 区 内 饭 店 A, 废 弃 物 处 理 率, v311' ) ; G312' = ( 景区内宾馆 B , v312' ) ; 废弃物处理率, G313' = ( 景区内游乐场所 C , v313' ) . . . 废弃物处理率, G322 , …, G32n } 对 G32 进行发散得 G32 -| { G321 , v321 ) ; G322 = 其中 G321 = ( N, 水 资 源 利 用 率, ( N, v322 ) ; G323 = ( N, 电资源利用率, 煤资源利用率, v323 ) G332 , …, G33n } 对 G33 进行发散得 G33 -| { G331 , v311 ) ; G332 = 其中 G331 = ( N, 水环境污染情况, ( N, v332 ) ; G333 = ( N, 植被破坏情况, 大气环境污染 v333 ) ; G334 = ( N, v334 ) ; G335 = 情况, 土地荒漠化面积, ( N, v335 ) . . . 声污染情况, 对条件物元 也 可 做 类 似 发 散。 以 上 经 发 散 后 所得各基元的量值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统计资料或 者所设定的目标来确定。由上述发散分析可知: 1. 为实现旅游景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要任 务是实现景区旅游收入可持续增长。 通过发散分 析得到景区旅游收入各个增长点, 主要包括特色 产品的销售收入、门票收入、旅游接待设施如宾馆 和饭店等住宿餐饮收入、 以及游客在景区的其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