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例对照研究》PPT课件

《病例对照研究》PPT课件


.
3
第一节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研究示意图 研究史
.
4
第一节 基 本 原 理
一、基本原理
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 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 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 危险因素暴露史 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研究疾病与 暴露因素的关系
.
5
第一节 基 本 原 理
.
14
第二节 研究类型
三、衍生的研究类型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单纯病例研究 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病例-队列研究 病例交叉研究
.
15
第二节 研究类型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 基本原理
按队列研究方式进行 选择一队列,收集基线资料,采集所研究的生物学标 志的组织或体液标本储存备用 随访 随访到出现能满足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的病例数为止
第二节 研究类型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病例与对照匹配 衍生的研究类型
.
8
第二节 研究类型
一、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成组设计)
从设计所规定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 抽取一定量的研究对象
对照组人数≥病例组人数 选择对照没有特殊规定
.
9
第二节 研究类型
二、病例与对照匹配 匹 配/配 比(matching)
要求 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 目的 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一) 提出假设
根据以往疾病分布研究或现况调查结果并 结合文献,提出病因假设
.
32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二)明确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对照形式
原则
➢ 广泛探索病因,采用不匹配或频数匹配 ➢ 罕见病采用个体匹配 ➢ 能否以较小的样本获得较高的检验效率,1:R 的匹配法,R值不宜超过4
.
33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分类
频数匹配 个体匹配
.
10
第二节 研究类型
频数匹配(成组匹配,frequency matching)
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在对照组与病例组一致
个体匹配 (individual matching)
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
.
11
第二节 研究类型
匹配的目的
提高研究效率 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 提高检验无效假设所需的统计学功效 增加了比值比的精确度
(三)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 来源
➢ 以医院为基础的(hospital-based)
黄曲霉素作为肝癌致病因素最直接的证据
.
18
第二节 研究类型
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 study)
基本原理
研究开始时,在队列中随机选取一组样本作为对照组 观察结束时,队列中出现被研究疾病所有病例作病例组 与随机对照组进行比较
这种研究模式,可同时研究几种疾病,不同疾病有不同病 例组,但对照组都是同一组随机样本
第 五 章
济宁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学教研室
.
1
前言
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最基本、 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
是验证病因假说的重要工具
是一种由果及因的回顾性研究方式。
.
2
第一节 基本原理 (掌握) 第二节 研究类型 (熟悉) 第三节 研究实例 (了解)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理解) 第五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掌握) 第六节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熟悉) 第七节 注意的问题 (理解) 第八节 与队列研究的比较(掌握)
.
28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制定研究计划
选择病例与对照比较的方法:用匹配或成组比较法 如用匹配法,需确定病例与对照的比例及匹配条件
病例与对照的来源和选择方法,病例的诊断方法 样本大小的估计 根据病因假设与研究所具备的条件,确定调查因素的种 类,数量及其检测方法,并考虑调查因素中的混杂因素
.
29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12
匹配法
比例一般为1:1,最多不超过1:4
避免
“匹配过度
(overmatching)”
.
13
匹配的因素过多有两个弊病
对照不易找;
易发生“匹配过度”(overmatching)
➢ 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 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 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制定研究计划
调查表的设计 偏倚及质量控制措施 调查的实施与期中分析 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所需费用的概算 人员分工与需要的协作单位
.
30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二、具体实施
提出假设 选择适宜的对照形式 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 确定样本量 获取研究因素的信息 资料的收集
.
31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16
匹配
按病例进入队列的时间、疾病出现时间与性别、 年龄等匹配条件,从同一队列选择1个或数个非病 例作对照,抽取病例与对照的基线资料并检测收 集的标本
资料处理
按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处理资料
.
17
第二节 研究类型
1992年Ross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①上海地区肝癌与尿中黄曲霉素生物学标志关系 ②18244名中年男性队列中发现22例肝癌 ③每例配5或10个对照 检测研究开始时的尿样: 发现黄曲霉素B1及其代谢产物和DNA加成物的OR值经 调整混杂因素后,为3.8(1.2~12.2)。
.
19
➢ 病例-队列研究的优点
➢ 对照随机选择,代表性好 ➢ 对照选择不受时间限制,选择快 ➢ 一组对照可同时与几种病例组比较
➢ 病例-队列研究的缺点
➢ 统计效率低
.
20
第二节 研究类型
病例--队列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区别
对照是随机选取,不与病例进行匹配 对照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已选定 随机对照组中成员如发生被研究疾病,既为对照,又 同时为病例 1个随机对照组可以同时和几个病例组比较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 观察法 • 设立对照 • 回顾性:由果推因研究 • 探索检验病因假设
.
6
第一节 基 本 原 理
暴露 非暴露
暴露 非暴露
二、研究示意图
研究开始
时间
病例组
对照组
调查方向
图5-1 病例对照研究示意图(Greenberg 2002) 注:阴影区域代表暴露于所研究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对象
.
7
.
21
第二节 研究类型
病例--队列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因果关系清楚 资料可靠 论证强度高 省时省力省钱 适合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22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般步骤 具体实施
.
27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步骤
提出假设 制定研究计划 收集资料
培训调查员与预调查 实施调查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提出研究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