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站水工建筑物 日常检查实施细则
一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站水工建筑物日常检查观测及运行管理,确保四级站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根据水电部有关管理要求,结合我站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水电站水工建筑物,包括拦水坝、厂房、引水建筑物(包括压力管道、引水渠道、拦污栅、前池)、排砂设施及以上建筑物的地基、边坡和附属设施;及以上水工建筑物设置的相应闸门及其启闭设施。 第三条 本细则主要内容包括检查项目内容、检查方法和要求。 二 水工建筑物日常检查分类 第四条 日常检查分为日常巡视检查、年度详查、专项检查、特别检查(包括水下检查)等四类。现场检查人员应当比较全面地了解我站水工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及可能发生的地方,在检查过程中应掌握导致事故的一些主要原因和主要的不安全因素等。 第五条 日常巡视检查由当班人员对电站水工建筑物进行日常性的巡视或巡回检查,发现异常迹象或变化要详细记录,同时对巡视或巡回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要及时报告,发生大风、暴雨、暴雪、较大洪水和其他异常情况,要增加观测的次数和项目;日常巡视或巡回检查的次数或周期为周或旬;月度检查可结合日常巡回检查进行。 第六条 年度详检是每年年末或年初由我站组织专人对渠道进行的详细检查。 第七条 专项检查是每年汛前、汛中、汛后和冰冻较严重、发生地震后,由电站负责人组织对电站拦水坝、渠道、厂房等水工建筑物及水工金属结构、水工设施进行全面或专门检查,检查周期一般每年不少于四次。 第八条 水下检查是指利用停水机组检修机会进行水下部分专项检查。我站利用停水机会对渠道、尾水渠、蜗壳、闸门门槽、引水隧洞、压力钢管等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并根据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上报水电部、部门研究处理。 第九条 特别检查是指当遭遇到暴雨、大洪水、地震等情况,水工建筑物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出现危险迹象时,电站负责组织进行的检查。 (一)本站或区间遭遇长时间连续大雨或暴雨时; (二)上游河道涨水较大时;
三 日常检查项目和内容 一、拦水坝检查。拦水坝检查应着重于坝基损坏情况,混凝土裂缝,伸缩缝,流态及下流河床淘刷等,拦污栅堵塞情况,闸墩等气蚀、磨损、空蚀,主要检查项目、内容如下: (一)进水口(渠):进水口、渠边稳定,水量控制; (二)拦污栅:堵塞、损坏; (三)泄水槽、闸门:冲刷,闸门正常使用,漂浮物堵塞,正常排水; (四)消能设施(包括消力池、鼻坎、护坦、二道坝): 接缝破坏,磨损、冲刷,鼻坎消力戽振动气蚀,基础冲淘,漂浮物,流态不良或恶化; (五)下游河床:冲刷、冲坑,危及基础的淘刷; (六)工作桥、交通桥:是否有不均匀沉陷、裂缝、断裂、变形等。 第十条 泄洪闸(孔、道)检查。泄洪闸(孔、道)检查应着重于过水面损坏情况,闸孔气蚀、磨损、空蚀,伸缩缝,流态及下流河床淘刷等,主要检查项目、内容如下: (一)进水段(引渠):有无坍塌、崩岸、淤堵或其他阻水障碍,流态是否正常; (二)堰顶或闸室、闸墩、胸墙、边墙、溢流面、底板:有无裂缝、渗水、剥落、露筋、磨损、空蚀、错台等,门槽金属结构有无锈蚀、脱落、变形、损坏; (三)消能设施(包括消力池、鼻坎、护坦):接缝破坏,磨损、冲刷,鼻坎消力戽振动气蚀,基础冲淘,漂浮物,流态不良或恶化; (四)下游河床:冲刷、冲坑,危及基础的淘刷。 第十一条 引水隧洞(管)、明渠、渡槽。引水隧洞(管)、明渠、渡槽的检查主要着重于过水面损坏、磨损、空蚀、漏(透)水,结构缝完好,管道脱空、裂缝等,主要检查项目、内容如下: (一)引水段:有无堵塞、淤积、崩塌; (二)进水塔(调压井):有无裂缝、渗水、空蚀、变形,构架是否稳定等; (三)洞(管)身:有无裂缝、空蚀、漏(涌)水、冲淘、围岩崩塌、掉块、淤积、结构缝、沉陷缝、排水孔是否正常,有无沉积物:管道裂缝、鼓胀、扭变;漏水及混凝土破坏。脱空、膨胀现象;钢管焊缝开裂、渗水、扭变、锈蚀,伸缩是否良好,出水口阀门是否良好,漏水,管墩完好等; (四)明渠、渡槽:明渠渡槽边墙是否稳定,开裂、漏水,近渠两岸山体是否有坍塌、沉陷、滑坡;渠槽内有无杂物、堵塞物;槽构架有无变形,稳定,出口段水流形态是否正常,安全防护、防雷设施及警示标志完好等; (五)压力前池:池壁四周有无裂缝、开裂、坍塌,山体四周有无渗水、透水,是否有坍塌、沉陷、滑坡,池内有无漂浮物;安全防护、防雷设施及警示标志完好等。 第十二条 闸门及启闭机检查。闸门及启闭机的检查主要对各溢流坝、各泄流孔洞、冲砂闸(孔)、进水口的闸门及其控制设备运行进行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内容如下: (一)闸门、阀门:检查有无表面涂层剥落,门体有无变形、锈蚀、焊缝开裂或螺栓、铆钉松动;支承行走机构是否运转灵活;止水损坏、老化、漏水,止水装置是否完好;闸门振动、空蚀等; (二)启闭机:检查是否运转灵活、制动准确可靠,有无腐蚀和异常声响;钢丝绳有无断丝、磨损、锈蚀、接头松动、变形;零部件有无缺损、裂纹、磨损及螺杆有无弯曲变形;油路是否通畅,油量、油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润滑是否良好等; (三)机电设备、电源:检查是否正常,接头是否牢固,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可靠,指示仪表是否指示正确,接地是否可靠,绝缘电阻值是否符合规定;电源容量、可靠性、备用电源是否完好;自动监控系统是否正常、可靠,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四)启闭机房:是否完好,有无渗水、裂缝,构架是否稳定、变形等。 第十三条 发电厂房检查。发电厂房检查应重点检查各层裂缝及施工缝渗漏水、析出物,地面排水、地漏、厂房柱梁结构、屋面防水防雨等,主要检查项目、内容如下: (一)排水(交通)廊道:裂缝及施工缝、剥(脱)落、隆起、膨胀,露筋,伸缩缝开合,渗(冒)水,渗水量、颜色变化,浑浊度,钙质离析(析出物); (二)地面排水:基础排水、排水沟、地漏堵塞; (三)厂房结构:柱梁结构变形、稳定,裂缝、渗漏水等; (四)厂房屋面:结构变形,屋面渗漏水、开裂; (五)各辅助设施:照明、通风、通讯、安全防护、防雷设施及警示标志完好等; (六)各孔(管)洞:有无外水渗入,各对外阀门是否可靠,门洞、电缆孔封堵是否严实; (七)其它异常现象。 第四章 检查方法和要求
第二十三条 现场主要检查方法: (一)常规方法:用眼看、耳听、手摸、脚踩等直观方法,或辅以锤钎、钢卷尺、放大镜等简单工具对工程表面和异常部位进行检查。 (二)特殊方法:采用开挖探坑(槽)、探井、钻孔取样、向孔内注水试验、潜水员探摸、水下摄影、录像等方法,对工程内部、水下部位或坝基进行检查。 第二十四条 日常检查工作要求: (一)及时发现不正常迹象,分析原因、采取防护或工程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事故扩大,保证工程安全; (二)巡视检查应由专业人员或专业管理人员参加,人员应相对稳定,检查时应带好必要的辅助工具、照相设备和记录本,做好相应检查记录; (三)每次巡视检查均应作好记录,对已发现的异常情况,除详细记述时间、部位、险情和绘出示意图外,必要时应测图、摄影或录像; (四)现场记录应及时整理,并将每次巡视检查结果与以往巡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有问题或异常现象,应及时复查; (五)日常巡视检查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上报主管部门;年度巡视检查和特别巡视检查结束后,应提出检查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根据设计、施工、运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处理方案,上报主管部门;各种巡视检查的记录、图件和报告等均应整理归档; (六)日常巡视检查表在实施检查后2天内上报主管部门,专项检查、特别检查相关表格及检查报告要在现场工作结束后5天内上报主管部门,年度详查相关表格及检查报告要求在在现场工作结束后15天内上报主管部门。
三 厂房 目测 3次/月 1 排水(交通)廊道 检查裂缝及施工缝、剥(脱)落、隆起、膨胀,露筋,伸缩缝开合,渗(冒)水,渗水量、颜色变化,浑浊度,钙质离析(析出物)。 目测 3次/月 2 地面排水 检查基础排水是否顺畅、排水沟、地漏是否堵塞。 目测 3次/月 3 厂房结构 检查柱梁结构变形、稳定情况,砼裂缝、膨胀,露筋,伸缩缝开合,渗漏水、析出物等现象。 目测 3次/月 4 厂房屋面 检查结构变形,屋面渗漏水、开裂等情况。 目测 3次/月 5 各辅助设施 观测、照明、通讯、安全防护、防雷设施及警示标志完好等。 目测 3次/月
6 各孔(管)洞 有无外水渗入,各对外管阀门是否可靠,门洞、电缆孔封堵是否严实。 目测 3次/月 四 引水建筑物 目测 3次/月 1 进水口、引水渠 有无堵淤、裂缝、损伤。 目测 3次/月
2 进水口拦污栅 设备运行情况,杂物、漂浮物情况。 目测 3次/月
3 明渠、前池 是否漏水,近渠两岸山体是否有坍塌、沉陷、滑坡。 五 泄水建筑物
1 泄洪道 闸墩、边墙、门槽、溢流面等有无裂缝、冲淘气蚀、磨损,工作桥有无开裂、损坏等情况。 目测 3次/月
2 消能设施 鼻坎、护坦、二道坝等有无冲淘冲坑、破坏和淤积及流态不目测 3次/月 良情况。 3 下游河床 下游河床有无冲淘、冲坑、破坏和淤积等情况。 目测 3次/月
八 闸门及金属结构
1 闸门 门体有无变形、裂纹、焊缝开裂、锈蚀;导向装置卡阻、变形;止水封磨损、开裂损坏、老化;闸门振动、卡阻等情况。 目测 3次/月
2 启闭机 设备无变形、裂纹、焊缝开裂、锈蚀、润滑不良、制动失灵、钢丝绳打绞、断丝,运行有无异常响声等、油位情况。 目测 3次/月 3 电气、电源 启闭设备电机有无异常、控制回路是否可靠,电源供电是否正常。 目测 3次/月 4 电缆 电缆有无损坏、发热、接头锈蚀、老化等情况。 目测 3次/月 4 电缆 仪器、电源、通信等电缆有无损坏、接头锈蚀、氧化等情况。 目测 3次/月
十 开关站 地面有无开裂和不均匀沉降、地面排水是否畅通;边坡是否稳定。 目测 3次/月 本次检查总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