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百题知识竞赛试题

(完整版)《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百题知识竞赛试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百题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涂黑)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 )通过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C.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 )。 A.1989年2月21日 B.1989年9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3.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 )为主的方针。 A.治疗 B.控制 C.预防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5.艾滋病属于( )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6.( )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7.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需由( )根据情况制定。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地方政府 8.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是由( )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 B.各级政府 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 9.( )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10.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应当设立预防保健组织或者人员承担( )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A.本单位 B.责任地段 C.本单位和责任地段 11.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 )规定的卫生标准。 A.国际 B.国家 C.地方 12.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 )。

A.任何工作 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 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 13.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保藏、携带、运输,必须按照( )的规定严格管理。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际卫生组织 C.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14.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 ) 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B.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 C.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2

15.同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家畜家禽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由( )负责。 A.各级政府 B.各级政府卫生防疫机构 C.各级政府畜牧兽医部门 16.狂犬病防治管理工作,应由(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分工负责。 A.各级政府卫生防疫机构、畜牧兽医 B.各级政府畜牧兽医、卫生部门 C.各级政府畜牧兽医、卫生、公安部门 17.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 )报告。 A.政府卫生部门 B.公安部门 C.附近的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 18.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 )。

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政府报告疫情 C.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立即对病人进行观察治疗,并报告附近医院 19.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 )

A.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 B.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C.隔离治疗 20.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A.鼠疫、霍乱 B.艾滋病、炭疽 C.肺结核、百日咳 21.流行性感冒属于( )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22.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 )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A.地方范围 B.责任范围 C.指定范围 2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首先在( )发现。 A.北京 B.广东 C。内蒙古 2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 )的一个变种引起的。 A.流感病毒 B.冠状病毒 C.乙型脑炎病毒 2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以( )传播为主的传染病。 A.消化道 B.呼吸道 C.皮肤接触 26.“非典”主要通过( )途径传播。 A.近距离空气飞沫 B.食用不洁食品 C.蚊虫叮咬 2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 )为首发症状。 A.头疼 B.腹痛 C.发热 28.“非典”病人的体温一般为( )以上。 A.36度-37度 B.37.5度 C.38度 29.“非典”病人的咳嗽为( ) A.干咳无痰 B.咳嗽有痰 C.时咳时停 30.“非典”病人的潜伏期约为( ) A.3-5天 B.4-10天 C.2-12天 3

31.预防“非典”室内应保持( ) A.通风 B.关紧门窗 C.使用空调 32.如有发热病人应首先( ) A.戴口罩 B.吃退烧药 C.去医院 33.预防“非典”要勤洗手,洗手应用( ) A.盆水 B.流动水 C.热水 34.预防“非典”要勤洗手,洗手时间不应少于( ) A.8秒 B.15秒 C.30秒 35.预防“非典”应避免受凉感冒,要( ) A.多加衣服 B.少加衣服 C.随时增减衣服 36.如有从疫区回来的亲戚,你将采取( )措施。 A.隔离 B.留宿 C.到朋友家中去 37.从疫区回来人员按规定应该至少隔离( ) A.7天 B.10天 C.14天 38.从目前情况看,“非典”病人传染性主要在( ) A.急性期 B.恢复期 C.治愈期 39.现在许多家庭养庞物,你认为为防“非典”应该( ) A.无所谓 B.可以继续养,但要注意卫生 C.坚决祛除 40.有人说大范围严格消毒,因为查不到“非典”根源,根本不管用。你认为( ) A.对 B.不对 C.要按规定、用科学的方法消毒 41.使用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时,重点注意( ) A.随便 B.防火、防腐、防爆 C.不用防护用品 42.你个人认为由“非典”引起的心理恐慌应该( ) A.可以理解 B.不必恐慌 C.综合和科学对待 43.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 A.县级以上地方政府 B.市级以上地方政府 C.省政府 4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对违反了有关规定的最高判( ) A.十年以下徒刑 B.死刑 C.三年以下徒刑 45.泰安市收治“非典”病人定点医院有( )。 A.88医院、中心医院、中医院 B.中心医院、中医院、泰医附院 C.泰医附院、中心医院、88医院 46.各级政府部门对“非典”预防工作应( ) A.重视 B.高度重视 C.不管不问 47.标志着我国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民法》 48.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是( ) 4

A.食物中毒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传染病事件 49.负责组织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的是(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C.县级人民政府 50.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遵循( )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A.救治 B.诊断 C.预防 51.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和( )有关部门组成。 A.法院 B.各级政府 C.军队 52.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暴发、流行;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 )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 B.2 C.3 53.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其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甲类传染病的,由( )决定。 A.全国人大 B.各级政府 C.国务院 54.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①早发现 ②早治疗 ③早隔离 ④早报告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5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条例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行政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 )。 A.开除的行政处分 B.追究刑事责任 C.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 56.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的应当在(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2 B.3 C.4 57.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这种制度是( ) A.应急报告制度 B.举报制度 C.信息发布制度 58.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采取( )。 ①就地隔离 ②就地观察 ③就地治疗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59.应急预案启动前,( )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做好必要的应急处理、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A.市级 B.县级 C.省级 60.下列行为中不正确的是( ) A.各医院要设立专门的“发热门诊” B.有针对性收治病人,及时发现疫情、防止交叉感染 C.医院拒绝接收特困疑似病人 61.全市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是关键,( )是根本意识。 A.强化防控、治疗 B.治疗、强化防控 C.强化防控、控制传染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