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病毒感染性疾病
第十五节艾滋病
一、学习要点
㈠掌握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艾滋病(AIDS)的传染源是艾滋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通过性接触、注射途径、母婴及
器官移植等医疗行为进行传播;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为
高发人群。
㈡掌握艾滋病的临床特征
艾滋病毒(HIV)感染人体后经2~10年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在临床上分为四期:急性感
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艾滋病期。在艾滋病期临床谱十分广泛,
主要表现有①体质性疾病;②神经系统表现;③机会性感染;④继发肿瘤;⑤免疫缺陷并发
的其它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㈢掌握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主要依靠检查抗-HIV来建立实验室诊断,常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做初筛试验,而以免
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做确诊试验。在某些情况下可用检测P 24抗原、用Northern blot 或
RT-PCR法检测HIVRNA来明确HIV感染。
㈣熟悉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CD4+T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
导致细胞免疫缺陷,由于其他免疫细胞均不同程度受损,因而促使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
染和肿瘤发生。
二、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母婴传播
2.肺孢子虫肺炎
3.卡波氏肉瘤
名词解释答案:
1.母婴传播:已感染HIV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或喂奶等将HIV传
播给婴儿,此称之为母婴传播。
2.肺孢子虫肺炎(PCP):由肺孢子虫引起的肺炎,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及短期发热,呼吸
急促和紫绀,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部少有罗音,X线胸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痰或支气管
灌洗液等检出肺孢子虫可作出诊断。
3.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是HIV与人庖疹病毒8型共同感染所导致的恶性肿瘤,
常侵犯皮肤或黏膜。
(二)填空题
1. HIV感染后使人体CD4+T细胞的受损的方式及表现有①-------------------------②
----------------------------------③-------------------------------------④-------------------------------
2. 艾滋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的受累系统和器官通常是①----------------②----------------
③-------------------④------------------⑤------------------
3. 目前抗HIV的药物可分为三大类①-----------------②-------------------③-----------------
填空题答案:
1.HIV感染后使人体CD4+T细胞的受损的方式及表现有①病毒直接损伤②非感染的CD4+细
胞受累③HIV感染干细胞④免疫损伤。
2. 艾滋滋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的受累系统和器官通常是①肺部②胃肠系统③神
经系统④皮肤黏膜⑤眼部。
3. 目前抗HIV的药物可分为三大类①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②非核苷类逆转录
酶抑制剂③蛋白酶抑制剂
(三)选择题A型题
1.HIV下列哪些成分与CD4分子结合而进入靶细胞?
A.RNA B. P24 C. gp120
D. gp41 E. RNA逆转录酶
2. HIV感染主要导致下述哪种损害而并发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A.细胞免疫 B. 体液免疫 C. 非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 E. B淋巴细胞
3.在我国现阶段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措施是:
A.打击卖淫嫖娼 B.禁止同性恋 C. 避免输血
D.应用疫苗 E. 防止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和注射针头
5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是:
A.禁止HIV感染者结婚 B.提倡自然分娩
C.鼓励母乳喂养 D.替婴儿注射疫苗
E.母亲在妊娠期及围产期、婴儿在出生后应用抗HIV药物
6 评估HIV感染者预后的常用实验室指标是:
A.抗-IV B.P24抗原 C.HIVRNA定性试验
D.CD4+T细胞绝对值记数和HIVRNA定量(病毒载量) E.微球蛋白
7.HIV下列哪些成分与CD4分子结合而进入靶细胞?
A.RNA B. P24 C. gp120
D. gp41 E. RNA逆转录酶
8. HIV感染主要导致下述哪种损害而并发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A.细胞免疫 B. 体液免疫 C. 非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 E. B淋巴细胞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E
E
D
D
C
A
(四)问答题
1. 艾滋病是通过哪些方式传播的?
2. 艾滋病毒感染后其自然病程可分为哪几期?艾滋病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3. 如何建立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问答题答案:
1. 传播途径①性接触传染,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主要的传播途径;②注射途径传播,这在
我国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药瘾者共用针头,血友病患者应用第Ⅷ因子和注射含HIV的血和血
制品,均可传染;③母婴传播,感染本病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或喂
奶等传播给婴儿;④其他途径,包括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进行移植,人工受精等。此外医
护人员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皮肤受污染有可能受感染。
2. 艾滋病毒(HIV)感染人体后经2~10年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在临床上分为四期:急性
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艾滋病期。在艾滋病期临床谱十分广泛,
主要表现有①体质性疾病;②神经系统表现;③机会性感染;④继发肿瘤;⑤免疫缺陷并发
的其它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3. 主要依靠检查抗-HIV来建立实验室诊断,常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做初筛试验,而以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做确诊试验。在某些情况下可用检测P 24抗原、用Northern blot
或RT-PCR法检测HIV RNA来明确HIV感染。
(五)病例分析
某男40岁,教师职业,低热伴乏力、钠差及消瘦月余。因血友病有多次血制品输注史。体
查见唇周苍白,口腔黏膜布满白色膜状物,四肢大关节畸形。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2.3×
109/L,HGB78g/L。
1. 本病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病 B. 伤寒 C. 艾滋病
D.钩体病 E. 疟疾
2. 本例患者首先应做何实验室检查建立病因诊断
A.X线胸部检查 B.血细菌培养和抗-HIV C.咽拭子涂片找真菌
D.淋巴结活检 E.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
3. 患者口腔所见提示有
A.口腔毛状白斑症 B.鹅口疮 C.牙周炎
D.麻疹 E.白喉
病案分析答案:1. C 2.B 3.B
试题分析:患者以长期低热为主要表现,其临床经过与伤寒、钩体和疟疾不符合;而结核病
少见有鹅口疮及血白细胞低下,加上既往有血制品的反复输注史,故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艾
滋病。因不能除外并发真菌败血症,病因检查须同时作血培养和抗-HIV试验。
(长沙医学院:周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