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拓展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拓展练习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拓展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5分)身高1.6米的小明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当他站在点C处时,他头顶端的影子正好与旗杆顶端的影子重合在点A处,测量得到AC =2米,CB=18米,则旗杆的高度是()A.8米B.14.4米C.16米D.20米2.(5分)如图,小明想利用阳光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当他站在C处时,此时他头部顶端的影子正好与旗杆顶端的影子重合,并测得小明的身高为1.7m,AC=2.0m,BC=8.0m,则旗杆的高度是()A.5.1m B.6.8m C.8.5m D.9.0m3.(5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发展了“重差术”,用于测量不可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比如,通过下列步骤可测量山的高度PQ(如图):(1)测量者在水平线上的A处竖立一根竹竿,沿射线QA方向走到M处,测得山顶P、竹竿顶端B及M在一条直线上;(2)将该竹竿竖立在射线QA上的C处,沿原方向继续走到N处,测得山顶P、竹竿顶端D及N在一条直线上;(3)设竹竿与AM,CN的长分别为l,a1,a2,可得公式:PQ=+l.则上述公式中,d表示的是()A.QA的长B.AC的长C.MN的长D.QC的长4.(5分)如图所示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苗圃,由一个正方形花坛和两块直角三角形的草皮组成.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斜边长分别为4米和6米,则草皮的总面积为()平方米.A.3B.9C.12D.245.(5分)《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成书于约一千五百年前,其中有首歌谣:今有竿不知其长,量得影长一丈五尺,立一标杆,长一尺五寸,影长五寸,问竿长几何?意即:有一根竹竿不知道有多长,量出它在太阳下的影子长一丈五尺,同时立一根一尺五寸的小标杆,它的影长五寸(提示:1丈=10尺,1尺=10寸),则竹竿的长为()A.五丈B.四丈五尺C.一丈D.五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6.(5分)如图,在一面与底面垂直的围墙的同侧有一根高10米的旗杆AB和一根高7米的电线杆CD,它们都与地面垂直.某一时刻,在太阳光照射下,旗杆落在地面上的影子BF的长为10米,落在围墙上的影子EF的长度为2米,而电线杆落在地面上的影子DH的长为5米,则落在围墙上的影子GH的长为米.7.(5分)如图1,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B=90°,小明想从中剪出一个以∠B为内角且面积最大的矩形.经过多次操作发现,当沿着中位线DE、EF 剪下时,所得的矩形的面积最大,随后,他通过证明验证了其正确性,并得出:矩形的最大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的比值为,在图2中,△ABC的边BC=a,BC边上的高AD=h,矩形PQMN的顶点P、N分别在边AB、AC 上,顶点Q、M在边BC上,则矩形PQMN面积的最大值为.(用含a,h的代数式表示)8.(5分)如图,一油桶高1m,桶内有油,一根木棒长1.2m,从桶盖的小口处斜插入桶内,一端插到桶底,另一端到小口,抽出木棒,量得棒上浸油部分长为0.48m,求桶内油面的高度.9.(5分)如图,火焰的光线穿过小孔O,在竖直的屏幕上形成倒立的像,像的长度为2cm,OA=60cm,OB=15cm,求火焰的长度AC.10.(5分)如图是一个常见铁夹的剖面图,OA,OB表示铁夹的两个面,C是轴,CD⊥OA,垂足为D,DA=15mm,DO=24mm,DC=10mm,且铁夹的剖面图是轴对称图形,求A,B两点间的距离.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11.(10分)如图,一个学生在运动场上D处玩要,在他前面2米远的O处有一小块积水,他看到了旗杆AB的倒影.若旗杆底端到积水处的距离为40米,该生的眼部高度为1.5米,求旗杆的高度.12.(10分)如图,x轴表示一条东西方向的道路,y轴表示一条南北方向的道路,小丽和小明分别从十字路口O点处同时出发,小丽沿着x轴以4千米时的速度由西向东前进,小明沿着y轴以5千米/时的速度由南向北前进.有一颗百年古树位于图中的P点处,古树与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3千米和2千米.问:(1)离开路口后经过多少时间,两人与这棵古树的距离恰好相等?(2)离开路口经过多少时间,两人与这颗古树所处的位置恰好在一条直线上?13.(10分)如图,在相对的两栋楼中间有一堵墙,甲、乙两人分别在这两栋楼内观察这堵墙,视线如图1所示.根据实际情况画出平面图形如图2(CD⊥DF,AB⊥DF,EF⊥DF),甲从点C可以看到点G处,乙从点E可以看到点D处,点B是DF的中点,墙AB高5.5米,DF=100米,BG=10.5米,求甲、乙两人的观测点到地面的距离之差(结果精确到0.1米)14.(10分)数学实践小组想利用镜子的反射测量池塘边一棵树的高度AB.测量和计算的部分步骤如下:①如图,树与地面垂直,在地面上的点C处放置一块镜子,小明站在BC的延长线上,当小明在镜子中刚好看到树的顶点A时,测得小明到镜子的距离CD =2米,小明的眼睛E到地面的距离ED=1.5米;②将镜子从点C沿BC的延长线向后移动10米到点F处,小明向后移动到点H处时,小明的眼睛G又刚好在镜子中看到树的顶点A,这时测得小明到镜子的距离FH=3米;③计算树的高度AB;解:设AB=x米,BC=y米∵∠ABC=∠EDC=90°,∠ACB=∠ECD∴△ABC∽△EDC∴=……请你根据材料中得到的测量数据和计算步骤,将剩余的计算部分补充完整.15.(10分)如图,某同学想测量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1.5米,在同时刻测量旗杆的影长时,因旗杆靠近一楼房,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他测得落在地面上影长为21米,留在墙上的影高为2米,求旗杆的高度.《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拓展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1.(5分)身高1.6米的小明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当他站在点C处时,他头顶端的影子正好与旗杆顶端的影子重合在点A处,测量得到AC =2米,CB=18米,则旗杆的高度是()A.8米B.14.4米C.16米D.20米【分析】因为人和旗杆均垂直于地面,所以构成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比解题即可.【解答】解:设旗杆高度为h,由题意得=,解得:h=16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投影知识,解题时关键是找出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2.(5分)如图,小明想利用阳光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当他站在C处时,此时他头部顶端的影子正好与旗杆顶端的影子重合,并测得小明的身高为1.7m,AC=2.0m,BC=8.0m,则旗杆的高度是()A.5.1m B.6.8m C.8.5m D.9.0m【分析】因为人和旗杆均垂直于地面,所以构成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比解题即可.【解答】解:设旗杆高度为h,由题意得:=,解得:h=8.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投影知识,解题时关键是找出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3.(5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发展了“重差术”,用于测量不可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比如,通过下列步骤可测量山的高度PQ(如图):(1)测量者在水平线上的A处竖立一根竹竿,沿射线QA方向走到M处,测得山顶P、竹竿顶端B及M在一条直线上;(2)将该竹竿竖立在射线QA上的C处,沿原方向继续走到N处,测得山顶P、竹竿顶端D及N在一条直线上;(3)设竹竿与AM,CN的长分别为l,a1,a2,可得公式:PQ=+l.则上述公式中,d表示的是()A.QA的长B.AC的长C.MN的长D.QC的长【分析】由AB∥PQ,可得=,即=,推出AQ=•a1﹣a1,由CD∥PQ,可得=,即=,可得AQ=×a2﹣a2﹣AC,推出•a1﹣a1=×a2﹣a2﹣AC,可得PQ=+l,延长即可判断;【解答】解:∵AB∥PQ,∴=,∴=,∴AQ=•a1﹣a1,∵CD∥PQ,∴=,∴=,∴AQ=×a2﹣a2﹣AC,∴•a1﹣a1=×a2﹣a2﹣AC,∴PQ=+l,∴d=AC,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5分)如图所示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苗圃,由一个正方形花坛和两块直角三角形的草皮组成.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斜边长分别为4米和6米,则草皮的总面积为()平方米.A.3B.9C.12D.24【分析】先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AMB∽△CBE,故可得出=的值,设CE=x,则BC=2x,在Rt△CBE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故可得出CE,AB=BC,AM=2AB的值,再根据S草皮=S△CBE+S△AMB,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MDE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AB=∠BCE=90°,∠M+∠ABM=90°,∠ABM+∠CBE=90°,∴∠M=∠CBE,∴△AMB∽△CBE,∴=,∵MB=6,BE=4,∴===,∵AB=BC,∴=,设CE=2x,则BC=3x,在Rt△CBE中,BE2=BC2+CE2,即42=(3x)2+(2x)2,解得x=,∴CE=,AB=BC=,AM=AB=,∴S草皮=S△CBE+S△AMB=××+××=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时关键是找出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5.(5分)《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成书于约一千五百年前,其中有首歌谣:今有竿不知其长,量得影长一丈五尺,立一标杆,长一尺五寸,影长五寸,问竿长几何?意即:有一根竹竿不知道有多长,量出它在太阳下的影子长一丈五尺,同时立一根一尺五寸的小标杆,它的影长五寸(提示:1丈=10尺,1尺=10寸),则竹竿的长为()A.五丈B.四丈五尺C.一丈D.五尺【分析】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竹竿的长度为x尺,∵竹竿的影长=一丈五尺=15尺,标杆长=一尺五寸=1.5尺,影长五寸=0.5尺,∴,解得x=45(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熟知同一时刻物髙与影长成正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6.(5分)如图,在一面与底面垂直的围墙的同侧有一根高10米的旗杆AB和一根高7米的电线杆CD,它们都与地面垂直.某一时刻,在太阳光照射下,旗杆落在地面上的影子BF的长为10米,落在围墙上的影子EF的长度为2米,而电线杆落在地面上的影子DH的长为5米,则落在围墙上的影子GH的长为3米.【分析】通过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解答即可.【解答】解:过点E作EM⊥AB于M,过点G作GN⊥CD于N.则MB=EF=2,ND=GH,ME=BF=10,NG=DH=5.所以AM=10﹣2=8,CN=7﹣GH,由平行投影可知:,即,解得:GH=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只要把实际问题抽象到相似三角形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解即可.7.(5分)如图1,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B=90°,小明想从中剪出一个以∠B为内角且面积最大的矩形.经过多次操作发现,当沿着中位线DE、EF 剪下时,所得的矩形的面积最大,随后,他通过证明验证了其正确性,并得出:矩形的最大面积与原三角形面积的比值为,在图2中,△ABC的边BC=a,BC边上的高AD=h,矩形PQMN的顶点P、N分别在边AB、AC 上,顶点Q、M在边BC上,则矩形PQMN面积的最大值为.(用含a,h的代数式表示)【分析】由中位线知EF=BC、ED=AB、由=可得;=PQ 由△APN∽△ABC知=,可得PN=a﹣PQ,设PQ=x,由S矩形PQMN •PN═﹣(x﹣)2+,据此可得;【解答】解:∵EF、ED为△ABC中位线,∴ED∥AB,EF∥BC,EF=BC,ED=AB,又∠B=90°,∴四边形FEDB是矩形,则==,故答案为:;∵PN∥BC,∴△APN∽△ABC,∴=,可得PN=a﹣PQ,=PQ•PN═﹣(x﹣)2+,设PQ=x,由S矩形PQMN最大值为,∴当PQ=时,S矩形PQMN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学会构建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5分)如图,一油桶高1m,桶内有油,一根木棒长1.2m,从桶盖的小口处斜插入桶内,一端插到桶底,另一端到小口,抽出木棒,量得棒上浸油部分长为0.48m,求桶内油面的高度.【分析】因为油面与桶底平行,所以△ACD∽△AB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油面高DE的长度.【解答】解:∵CD∥BE,∴△ACD∽△ABE,∴=,∴=,∴=,解得:ED=0.4,答:桶内油面的高度为0.4米.【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解题时关键是找出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9.(5分)如图,火焰的光线穿过小孔O,在竖直的屏幕上形成倒立的像,像的长度为2cm,OA=60cm,OB=15cm,求火焰的长度AC.【分析】连接AC、BD,可证明△AOC∽△BO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代入相应数据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连接AC、BD,∵CA⊥AB,DB⊥AB,∴∠CAO=∠DBO=90°,∵∠COA=∠DOB,∴△AOC∽△BOD,∴=,∵BD=2cm,OA=60cm,OB=15cm,∴=,解得:AC=8cm,答:火焰AC的长度为8c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10.(5分)如图是一个常见铁夹的剖面图,OA,OB表示铁夹的两个面,C是轴,CD⊥OA,垂足为D,DA=15mm,DO=24mm,DC=10mm,且铁夹的剖面图是轴对称图形,求A,B两点间的距离.【分析】连结AB,延长OC交AB于H,如图,Rt△OCD中,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OC=26,再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CH⊥AB,AH=BH,接着证明OCD ∽△OAH,然后利用相似比计算出AH=15,从而可得AB的长.【解答】解:连结AB,延长OC交AB于H,如图,在Rt△OCD中,OC===26,∵铁夹的剖面图是轴对称图形,∴CH⊥AB,AH=BH,∵∠DOC=∠HOA,∴△OCD∽△OAH,∴=,即=,∴AH=15,∴AB=2AH=30(mm).答:A,B两点间的距离为30mm.【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的性质求物体的长度.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11.(10分)如图,一个学生在运动场上D处玩要,在他前面2米远的O处有一小块积水,他看到了旗杆AB的倒影.若旗杆底端到积水处的距离为40米,该生的眼部高度为1.5米,求旗杆的高度.【分析】因为学生和旗杆平行,且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有一组相似三角形,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即可解答.【解答】解:∵CD⊥BD,AB⊥BD∴∠D=∠B=90°又∠COD=∠AOB∴△ABO∽△CDO∴=,∵OB=40米,OD=2米,CD=1.5米,∴=∴AB=30米.答:旗杆的高度是30米.【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时,只要是把实际问题抽象到相似三角形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旗杆的高度,体现了转化的思想.12.(10分)如图,x轴表示一条东西方向的道路,y轴表示一条南北方向的道路,小丽和小明分别从十字路口O点处同时出发,小丽沿着x轴以4千米时的速度由西向东前进,小明沿着y轴以5千米/时的速度由南向北前进.有一颗百年古树位于图中的P点处,古树与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3千米和2千米.问:(1)离开路口后经过多少时间,两人与这棵古树的距离恰好相等?(2)离开路口经过多少时间,两人与这颗古树所处的位置恰好在一条直线上?【分析】(1)设离开路口后经过x小时,两人与这棵古树的距离恰好相等.根据P A=PB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设离开路口经过y小时,两人与这颗古树所处的位置恰好在一条直线上.作PE⊥OB于E,PF⊥OA于F.根据tan∠BPE=tan∠P AF,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设离开路口后经过x小时,两人与这棵古树的距离恰好相等.由题意P(2,3).A(4x,0),B(0,5x),∵P A=PB,∴(2﹣4x)2+32=22+(3﹣5x)2,解得x=或0(舍弃),答:经过小时,两人与这棵古树的距离恰好相等.(2)设离开路口经过y小时,两人与这颗古树所处的位置恰好在一条直线上.作PE⊥OB于E,PF⊥OA于F.∵B,P,A共线,∴∠BPE=∠P AF,∴tan∠BPE=tan∠P AF,∴=,解得:y=或0(舍弃),答:离开路口经过小时,两人与这颗古树所处的位置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点评】本题考查动点问题、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10分)如图,在相对的两栋楼中间有一堵墙,甲、乙两人分别在这两栋楼内观察这堵墙,视线如图1所示.根据实际情况画出平面图形如图2(CD⊥DF,AB⊥DF,EF⊥DF),甲从点C可以看到点G处,乙从点E可以看到点D处,点B是DF的中点,墙AB高5.5米,DF=100米,BG=10.5米,求甲、乙两人的观测点到地面的距离之差(结果精确到0.1米)【分析】首先由题意可证得△ABG∽△CDG与△DAG∽△AEF,又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与点B是DF的中点,墙AB高5米,DF=100米,BG=10米,即可求得CD与EF的高,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BG=∠CDG=90°.又∵∠AGD为公共角,∴△ABG∽△CDG.∴=.∵DF=100米,点B是DF的中点,∴BD=BF=50米,∵AB=5.5米,BG=10.5米,∴=,∴CD≈31.69(米).又∵∠ABD=∠EFD=90°,∠EDF为公共角,∴△ADB∽△EDF,∴==,∴EF=2AB=11(米)∴CD﹣EF≈20.7(米)答:甲、乙两人的观测点到地面的距离之差约为20.7米.【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几何知识,再由几何知识解题,还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4.(10分)数学实践小组想利用镜子的反射测量池塘边一棵树的高度AB.测量和计算的部分步骤如下:①如图,树与地面垂直,在地面上的点C处放置一块镜子,小明站在BC的延长线上,当小明在镜子中刚好看到树的顶点A时,测得小明到镜子的距离CD =2米,小明的眼睛E到地面的距离ED=1.5米;②将镜子从点C沿BC的延长线向后移动10米到点F处,小明向后移动到点H处时,小明的眼睛G又刚好在镜子中看到树的顶点A,这时测得小明到镜子的距离FH=3米;③计算树的高度AB;解:设AB=x米,BC=y米∵∠ABC=∠EDC=90°,∠ACB=∠ECD∴△ABC∽△EDC∴=……请你根据材料中得到的测量数据和计算步骤,将剩余的计算部分补充完整.【分析】根据题意得出△ABF∽△GHF,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BC的长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设AB=x米,BC=y米.∵∠ABC=∠EDC=90°,∠ACB=∠ECD∴△ABC∽△EDC∴=,∴=,∵∠ABF=∠GHF=90°,∠AFB=∠GFH,∴△ABF∽△GHF,∴=,∴=,∴=,解得:y=20,把y=20代入=中,得=,解得x=15,∴树的高度AB为15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正确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15.(10分)如图,某同学想测量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1.5米,在同时刻测量旗杆的影长时,因旗杆靠近一楼房,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他测得落在地面上影长为21米,留在墙上的影高为2米,求旗杆的高度.【分析】过C作CE⊥AB于E,首先证明四边形CDBE为矩形,可得BD=CE =21,CD=BE=2,设AE=x ,则=,求出x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过C作CE⊥AB于E,∵CD⊥BD,AB⊥BD,∴∠EBD=∠CDB=∠CEB=90°,∴四边形CDBE为矩形,∴BD=CE=21,CD=BE=2,设AE=x,∴=,解得:x=14,∴旗杆的高AB=AE+BE=14+2=16米.【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物长:影长=定值,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第22页(共22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