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阅读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纸质图书、报刊已经不再成为阅读的选择,网络资讯、电子图书等等数字媒介都成为阅读的新选择、新模式和新趋势。
显见在多元媒体的资讯时代,正发生着一场彻底的阅读革命,传统的读书在网络形态下正演化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的生动形态。
作为青年群体,大学生更易接受新生事物,也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为其自身心理不成熟,容易产生某些不稳定甚至不良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肩负着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各类阅读资料和实行阅读指导的职能。
面对资讯时代复杂的阅读生态,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分析大学生的阅读倾向,有针对性的展开各项阅读服务,以便协助大学生适合新的阅读环境,形成准确的阅读习惯,进而掌握准确的阅读方法。
【实践过程】
1.设计调查问卷
这次实践的主题是“大学生阅读习惯调研与经典阅读推广”,木星途观团队着重在对南京高校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高校图书馆馆刊普及情况的调查,针对这两项他们设定了问卷的基本方向。
队员们一方面希望知道如今的大学生们是如何读书的,不同学校的学生在阅读上是否也存有众多不同之处,更想探寻大学生素质与阅读习惯之间互相牵扯影响的因素与水准。
另一方面,对于图书馆馆刊,即使是南京大学本校图书馆之馆刊,自己也十分不熟悉,以至于在第一次听到馆刊这个名词的时候特地去查阅了众多资料,以使自己总有一个基本的感性的或理性的认知。
所以,参与设计这样一份调查问卷同时也是在调查自己,如同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在教育自己,作为一个良好的契机,使自己同时获得兴趣上的满足与知识上的充实。
2.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调研采访
将问卷分为纸质与问卷星两种方式分别在高校与网络中发放能够
采问更多的人,得到更多的信息,甚至能对网络用户与高校学生之间
的异同实行有趣的对比,使得数据更有普及性与针对性。
团队成员们
坐上了地铁奔波于各大高校之间实行纸质问卷的发放。
在实地调研的
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二。
第一,发问卷时,
很多人不愿意花时间填写问卷,导致问卷的样本数在一开始的时候较少。
于是队员们回去实行了讨论,对问卷的问题数实行了精简,缩小
至14题,并且以选择题为主。
为进一步扩大样本数,还采取填问卷送
明信片的方法,也吸引了很多人填写。
第二,写问卷的时候,有很多
乱填或者缺填的现象,导致样本调查的结果不准确,直接影响了调查
结果。
对此,队员们采取在受访者填问卷的时候观察受访者,时不时
实行诱导式的提醒,或者委婉指出缺填处并实行提问。
这样一来,问
卷的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升。
3.分析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显示,关于阅读的源动力,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是因为
阅读能够汲取精神食粮,也能够无聊打发时间,提升学习成绩,可见
绝大部分的受访者的阅读动机是提升自我,或打发时间。
关于阅读的
地点,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宿舍、教室这些阅读氛围比较好的地方。
关于去图书馆的频率,绝大部分人是一周去2~3次,或者一周都不去
图书馆。
关于去图书馆的目的,大多是读书和自习。
当问到所在学校
有没有图书馆馆刊,一部分人回答有,令人吃惊的是很大一部分的人
并不知道图书馆馆刊的存有。
关于图书馆馆刊的内容,一般都是图书
推荐之类。
关于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倾向,绝绝大部分人都喜欢纸质书。
关于阅读文献的频率,绝大部分是一个月一本,阅读量较小。
关于读
书的种类,一般都是小说杂志教辅,可见看书的功利性还是很强。
关
于看电子文献的频率,很多人表示不怎么看电子文献。
【结论】
阅读动机仍以增长知识、完成学业为主。
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有其
目的和动机。
鼓励大学生去阅读的主观原因,是其内部愿望的实现。
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