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
年级:科目:语文执笔:审核:
课题:多一些宽容课型:新授课学生姓名: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课时编号: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2、理解文章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教学重点、难点
1、对宽容和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
2、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林则徐自题联的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学生说下联:壁立千仞,无
欲则刚。
这幅对联16个字,气势磅礴,表现了林则徐磊落的胸襟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课文3段,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
三、学习第二段
思考:作者按照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段有5个层次,先总说后分说,分说的内容由轻到重,安排十分讲
究。
第一层(开头2句)是总述。
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
“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要求。
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以下
四层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第二层谈互谅。
第一句话先说什么是互谅。
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要的角度说明
为什么要互谅。
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
第三层谈互让。
在说明什么是互让之后,着重阐述互让的意义。
运用了对比说
理的方法。
第四层谈互敬。
先说什么是互敬,再运用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互敬。
第五层谈互爱。
在说明什么是互爱之后,着重说互爱的意义。
运用一个排比句从正加以论述。
这一段四个并列的层次之间,写法大体一致又有一定的变化,使文章思路严谨而不
呆板。
四个层次的顺序,也安排得十分恰当。
“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
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四、探究活动
1、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宽容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如果你
觉得你周围的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对这些人进行劝说。
劝说时要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
学生讨论、交流
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现象的分析和思考,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加深对主旨的理解。
要有独特的见解,不求统一。
2、搜集有关宽容的名言、故事等
小组合作、交流
有关宽容的名言,如下:
①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孔子家语》
②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毛泽东
③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法国)笛卡儿
④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俄罗斯)屠格涅夫
⑤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黎巴嫩)纪伯伦
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⑦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薛渲
⑧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
(俄罗斯)斯宾诺莎
五、小结
本文通过有力的透彻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
怎么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探究练习二
3、练习册P、59 1、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