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液相色谱课件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分配色谱
• 正相分配色谱: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 • 反相分配色谱: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 化学键合相色谱 反相:固定相:C18, C8 流动相:水,甲醇,乙腈等极性溶剂的混合溶剂 适合极性小的芳香族化合物 正相:固定相:-CN, -NH2 流动相:烷烃,异丙醇,四氢呋喃等的混合溶剂 适合于极性差异大的化合物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2.3.3 液相色谱柱的保养
(1)柱易被极细的颗粒堵塞,因此必须将流动相仔细地蒸馏、过滤。在流 动相贮槽与柱之间,使用0.5μm孔径的过滤器。 (2)在水溶液流动相(如缓冲液)中,细菌容易生长,可能堵塞筛板。防 止细菌生长的办法是加入抑制剂,如0.01%NaNO3。显然,抑制剂不能 干扰分离和测定。 (3)在恒定压力下,发现流量减少,柱子可能部分堵塞。堵塞最容易发生 在极窄的入口接头处以及入口、出口筛板处。堵塞后需要仔细拆洗,清除 堵塞物,但必须防止较强的机械震动,防止用热手接触柱子,致使柱内的 固定相层被扰动,使柱效发生变化。 (3)柱子的实际操作压力应低于填装时的最高压力,最好在最高压力的一 半以下。实际操作压力过高,易使入口的固定相层下沉,形成一个空穴。 若空穴形成,应重新装柱。在空穴中加入新的匀浆或玻璃微珠,也无法恢 复到原来的柱效。 (4)应该用进样阀进样,而不用注射器进样,以防止注射隔膜碎屑集聚在 柱入口。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下列优良/常规实验操作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维修费用:
清洁仪器, 流动相和样品;如果必要, 进行过滤。 保证溶剂的相溶性。
仪器使用完毕,冲洗整个系统,去掉盐份,防止污染。
对仪器的维护和保养进行记录。 定期使用异丙醇冲洗系统。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一般为填充柱,内填液相色谱固定相。不同类型的固定相可以实现 不同类型的分离方法和分离效果。具有特定手性的固定相还可以对 不同手性构象的底物进行分离。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2.3.1 固定相材料
按材料分类 刚性固体固定相:硅胶及表面改性硅胶 硬胶固定相: 按孔隙类型分类 表面多孔型: 实心玻璃珠外覆盖一层多孔材料( 如硅胶) 全多孔型: 由10 nm的硅胶微粒制成, 表面多孔型 全多孔型 各种树脂
•
• • •
液-固吸附色谱 (Liquid-solid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LSAC)
离子交换色谱(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空间排阻色谱(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亲和色谱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三、液相色谱的定性定量方法
外标法
仪器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法的一种。与内 标相比,外标法不是把标准物质加入到被测样品中, 而是在与被测样品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单独测定,把得 到的色谱峰面积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面积进行比较求 得被测组分的含量。外标物与被测组分同为一种物质 但要求它有一定的纯度,分析时外标物的浓度应与被 测物浓度相接近,以利于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外标法在操作和计算上可分为校正曲线法和用校正 因子求算法。
混合器:体积不宜大,靠动力学特性而混合
脉动阻尼器:种类多,都有一定容积和弹性 压力测量装置:电子压力控制器流量 测量装置:电子流量计 脱气装置:除掉溶于流动相中的各类气体,以保证柱 效能。根据不同需要可采用通氮脱气、超声脱气、自 动脱气机脱气等。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2.2 进样装置
内标法是将一定质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到一定 量的被分析样品混合物中,然后对含有内标物的样品 进行色谱分析,分别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 (或峰高)及相对校正因子,即可求出被测组分在样 品中的百分含量。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三、液相色谱的定性定量方法
计算方法
1: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内标物,分别配成溶液。精密量取各溶液 ,配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取一定量进样,记录色谱图。 用含对照品和内标物的对照溶液所得色谱峰响应值,按下式算出校 正因子(f):
f= (As/ms)/(Ar/mr)
其中As和Ar分别为内标物和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ms和mr分别 为加入内标物和对照品的量。 2:取含有内标物的待测组分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再根据含内标物 的待测组分溶液色谱峰响应值,计算含量(mi):
mi=f×Ai/(As/ms)
其中 Ai和As分别为待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或峰高,ms为加入 内标物的量。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2.5 液相色谱检测器
• 紫外吸收检测器(Ultraviolet Visible Detector,UVD) 目前在HPLC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包括: 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VWD)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 荧光检测器(Fluorescence Detector,FD)
2.4.2 溶剂过滤
不干净的溶剂或在溶剂瓶中长菌的溶剂会阻塞溶剂过滤器,降低泵 的操作性能。
遵从下列建议可以提高性能,延长溶剂过滤器的寿命: 使用无菌溶剂瓶避免溶剂长菌。 用滤膜过滤溶剂去除微生物。 每两天更换或过滤溶剂。
避免溶剂瓶直接日照。
向溶剂中加入0.0001-0.001M的叠氮化钠。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Agilent HP 100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2.1 高压输液系统
2.1.1 高压泵
(1) 往复恒流泵
15 ~ 35 MPa 脉冲小 流量稳定可调 耐腐蚀性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2.3.2 主要分离柱类型
• 分配色谱:
液液分配色谱(Liquid-liquid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化学键合相色谱(Chemically bounded phase chromatography, CBPC) 反相离子对色谱
流路中为高压力工作状态,通常使用耐高压的六通阀进样装置。另外 可以安装自动进样器实现自动化大批量样品处理。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2.3 分离柱
柱体为直型不锈钢管,内径1~6 mm,柱长5~40 cm。发展趋势是减小 填料粒度和柱径以提高柱效。按照柱子的用途可以分为用来进行大量样 品分离的制备柱和用来进行痕量样品分析的检测柱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一、液相色谱原理介绍
液相色谱法开始阶段是用大直径的玻璃管柱在室温和常 压下用液位差输送流动相,称为经典液相色谱法,此方 法柱效低、时间长(常有几个小时)。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 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 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 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 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又因 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法(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HSLP)。也称现代液相色谱。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2.4 液相色谱的流动相
流动相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纯度将直接影响到色 谱系统的:
• 固定相的稳定性 • 分离效率 • 分离速度 • 检测灵敏度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2.4.1 流动相的选择原则:
为了保持色谱柱的稳定性,要求: 1) 与固定相不互溶 2) 不发生不可逆吸附 3) 有合适的pH值(需注意与另一溶剂混合后不析出固体) 化学惰性——不与样品及固定相发生反应。 适用于所选择的检测器 对样品有很强的溶解力。 清洗与更换方便:可减少更换溶剂时的间隔时间。 低价、毒性小、纯度高。 低粘度。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a) 排除物理性质不合适的溶 剂(沸点、粘度、紫外吸收 等); b) 选择洗脱强度适当的溶剂 (k’在1~10或0.5~20之 间);
c) 选择分离因子合适的溶剂 (α>1.05)。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二、液相仪器及其结构
外标法
要求仪器重复性很严格,适于大量的分析样品,因为 仪器随着使用会有所变化,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曲线校 正。在液相色谱中用的最多。
内标法
要求对于内标物的选择要严格,操作较复杂,适于分 析样品量较少的情况。在标准方法中用的最多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三、液相色谱的定性定量方法
内标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与方法》
三、液相色谱的定性定量方法
校正曲线法(标准曲线法):
用已知不同含量的标样系列在相同的液相条件下进行 进样分析,然后做出响应信号与含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也就是校正曲线(标准曲线)。定量分析样品时,在测 校正曲线相同条件下注入待测样品,从色谱图上测出峰 高或峰面积,再从校正曲线查出样品的含量。
利用两台(二元 泵)或四台(四 元泵)高压输液 泵,将两种或四 种不同极性的溶 剂按一定的比例 送入梯度混合室, 混合后进入色谱 柱。溶剂比例可 依照需要进行改 变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