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与产品摄影
《贝壳》将摄影视觉延伸到了事物 的内三度空间。 一枚司空见惯的鹦鹉海螺在复杂的 光线过度下,其表面与内在空间曲折 交替,具有强烈的形式美。
《贝壳》威斯顿 摄(1930)
在画面中能清楚地看到被摄体的正面、侧面和顶 面,它的立体感较差。 对于大多数静物和产品,宜采用略俯而又稍侧一 点的拍摄角度,以求表现出物体的“多面”,再 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深度。尤其呈纵深排列的静物 及产品,使用略俯的拍摄角度,有助于表现好它 们的前后层次。
假若用它拍摄电镀产品、金银器皿,由于 产生的光斑很乱,也不够理想,不如采用: “帐篷照明法”。 有不少的静物和产品摄影师,仍然喜欢用 连续发光的灯具(包括很小的灯具)拍摄 静物和产品。
生动,是要表现好被摄体的形状、质感、 色彩关系、明暗效果。 统一,是指照明光线的方向性要统一,光 线效果要完整,避免纷乱的投影。
(4) 摄影台和衬底
静物和产品照片往往要求简 洁的背景,不显露桌面和墙壁 的接缝,因此,最好用可弯曲 而又平整的衬底铺设在拍摄台 上。衬底可以是白色的、黑色 的、灰色的,以及其他颜 色的。
第二节 构图的安排
静物和产品摄影的构图包括两个方面: 被摄体的组织安排和照相机的拍摄角度。
(1)被摄体的组织安排
第四节 表现好质感
静物和产品的质感包括两方面: 一是它们的物质属性,比如,是玉制的、绢制的、 玻璃的、金属的等等; 二是它的表面结构,如粗糙的、平滑的、闪光的、 无光泽的等等。 对于静物与产品摄影来说,只有很好地表现出这 两方面的质感,才会使我们队被摄体有一个具体 的认识,照片才能够使我们感到亲切、生动。
另一类是无情节性的静物和产品,如生产 和生活用具、果品、蔬菜、饰物等。 这类物品的构图安排主要在于画面的变化、 统一与均衡。
《青椒30号》的拍摄对象 是再平凡不过的青椒。 威斯顿用了七天七夜的时 间拍摄完成。
《青椒30号》威斯顿 摄(1930)
他将青椒放在一个锡制铁皮罐中反复进行拍 摄,最终拍摄出这张画面。 画面利用单纯却富有表现力的照明,极度鲜 锐的聚焦,以极端精确细微的曝光,将青椒 的外表皮的的柔滑细腻与细小斑纹表现的淋 漓尽致,富有强烈的质感。画面具有一种特 殊的美感,令人联想起雄劲刚健的男性后背 与脊梁。
细致,是要求严格选择照明光线的性质(直射光 或散射光)、强弱、投射方向、照明范围。 装有柔光箱的电子闪光装置,是当今摄影者很喜 欢用的照明灯具。但它毕竟是一种散射光灯具, 不见得对任何一种静物和产品摄影都十分理想。 比如,在拍摄酒类产品,如果在照相机前方一左 一右用两只柔光箱照明,肯定要在酒瓶上形成两 条光斑,就非常难看。
第一节 摄影器材
虽然任何照相机和胶片和胶片都可以拍 摄静物和产品,但毕竟这类摄影体裁在表 现技巧上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对所有的摄 影器材也提出了一定的选择标准。
(1) 照相机
大多数静物和产品照片,主要依靠被摄体 的形状和质感打动人,被摄体的基本形象、 细部纹理和线条、质感、层次、色彩,都 要表现的比较鲜明、具体、细腻,而不能 模糊不清,失去细部。 所以,假若条件许可,应该尽量使用底片 画幅大一点的照相机拍摄。
《静物》罗杰.芬顿 摄(1858)
以水果和花卉为主体,配以光 芒闪烁的玻璃器皿,画面可谓琳琅 满目,光彩照人。 芬顿拍摄的静物作品画面构图 精巧,纹理丰富,风格华丽,品味 高贵,制作精美,艺术性很强,极 受英国上流社会的欢迎。
(2) 照相机的拍摄角度
照相机的拍摄角度是影响静物和产品摄影构图 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已经布置好的静物,从不同的角度上去拍摄,其 形象会得到不同的表现。因此,无论在拍摄方向 上、拍摄高度上,摄影者都要经过仔细观察,反 复比较,选定最能体现被摄体外形特征的拍摄角 度。 静物和产品多是立体的,因此,在选择拍摄角度 时,要注意表现出被摄体不同的“面”。
(2)机背取景
静物和产品的构图与用光要求比较考究, 最好使用大画幅机背取景的照相机,以便 在磨砂玻璃取景器上比较准确地看到被摄 体在画面里的位置安排,主体、陪体及背 景的空间关系,被摄体各部位的光线效果, 影调和层次的区分,质感的表现等等。
(3) 三脚架
拍摄静物和产品,为求影像尽量清晰,光 线效果细致,质感表现得好,经常要在照 相室内进行,通常都需要使用三脚架。 另一方面,静物和产品摄影,多数要从较 近的距离上拍摄,由于物距近,景深也就 小。为了获得足够的景深,经常要用小光 圈和较慢的快门速度,也必须将照相机安 装在稳定的三脚架上。
静物和产品摄影所拍摄的对象,原来多半 是一些孤立的、个别的产品,如工艺品、 玩具、生活用品等等。 对于能够形成一定情节的静物和产品,可 以通过我们的精心构思和巧妙的安排,尽 量使它表现出某种生活情景,增加趣味性, 甚至表现出特定的主题。
针对不同静物设计适当情节,使画面生动起来。
针对不同静物设计适当情节,使画面生动起来。
有些静物和产品照片,是采用鸟瞰角度由 上而下垂直拍摄的,主要表现被摄体顶面 的造型。 这种完全俯射的角度只能再现被摄体顶部 的一个面,不宜表现包括侧面在内的被摄 体的多面,不利于再现被摄体的立体感。
第三节 光线处理
对于静物和产品摄影来说,被摄体的形态、 质感、色彩表现的如何,与光线的照明处 理是否恰当有很大的关系。拍摄静物和产 品时的照明处理比其他体裁的摄影有更为 严格的要求。 总的来说,应该做到三点:一要细致,二 要生动,三要统一。
(1) 粗糙表面的照明
表面粗糙的被摄体,其质感依靠亮面和阴影面 的明暗反差表现出来,因此,若要强调它的质 感,这类被摄体的照明应该用直射光的聚光灯, 并且尽量使用侧光照明。灯具发出的光束越窄, 效果越明显。
(1) 粗糙表面的照明
灯光的投射角度要低一些,投射角度越低,产生的投影 越宽。不过,灯光的高度也不能太低,免得使阴影又投 射到亮面去,造成明暗反差的混乱。 采用侧光照明 拍摄粗糙表面,被摄体亮面与阴影面的 “光比”控制,可以根据被摄体的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要强调粗糙质地,光比可稍大些;假若不打算过于 强调粗糙表面的质地,光比则不要太大。